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精絕國之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09日 14:50 來源:CCTV.com

  導視

  人稱死亡之海的沙漠腹地,

  埋藏著一個神秘的王國,

  這裡流傳著一種形似驢唇的古文,

  這裡擁有大量燦爛的織錦,

  千百年後,當人們再次叩開古老的國門,

  時間好似突然停止,人們仿佛剛剛離開家園,

  這是一個怎樣的神秘國度?它又為何被遺棄?


  開場

  【引子】

  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深處,尼雅河下游有一片綠洲,《漢書?西域傳》中曾這樣記載,這裡離長安有八千八百二十里,住著四百八十戶人家,養著士兵五百人,這就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這個遙遠的精絕,有官有民,有兵有將,儼然是絲綢之路上機構完整的要塞。

  兩千年來,精絕國卻掩埋在茫茫沙海中,它的輝煌和廢棄也成為不解之謎。

  【談話】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歷程》節目,在被人們稱之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腹地有大片古老王國的遺址,據史書記載在西漢時期這裡一共大大小小林立著36個王國,其中在尼雅地區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國家,但是到了公元四世紀左右這個國家突然神秘地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當中,那麼它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又為什麼會神秘地消失,在西方世界人們為什麼會把它稱之為是東方的龐貝呢,今天我們就請到了考古專家王炳華先生來為我們追尋這個古老王國的神秘之處。

  發現尼雅廢墟

  【短片1】

  王炳華,原新疆文物考古所所長,曾多次深入沙漠腹地考察消失的西域古城。其中,尼雅遺址因為路途險峻,人跡罕至,這裡更成為中西方探險家神之以往的地方。十九世紀末,一位歐洲探險家的偶然闖入,才讓沉寂了千年的古城浮出沙海。

  【談話】

  主持人:當年西域36國是非常知名的,可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無非也就是像樓蘭、像龜茲,比較典型的這幾個文化,什麼時候我們才開始真正關注尼雅呢?

  王炳華: 1900年,英國有個考古學者,叫斯坦因,他從印度出發,到了新疆,到了和田,然後從和田往東邊走,他自己宣稱,他是玄奘的信徒,他非常敬仰玄奘的精神,他沿著玄奘走的路,認識玄奘的思想,認識中國的文化,到了和田以後,到了尼雅,尼雅那時候還不是一個縣,就是一個普通的,就是今天的民豐縣,當時還是個小巴扎。

  主持人:巴扎就是一個村嗎?

  王炳華:巴扎是一個小的集市,小的村子。當時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皇俄國跟英國都非常希望用自己的政治經濟的力量,把中國西部邊境的這塊土地分佈出去,希望北部擴大我國勢力範圍,天山南部塔克拉瑪幹沙漠這一片為英國範圍,從斯坦因這個計劃的提出,最後英國政府、印度政府,給了大筆的錢,讓他進行全面的對新疆地區的考察活動,實際上有這樣大的一個政治背景存在。他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就聽人們盛傳,就説沙漠裏面曾經有個非常繁榮的城市,後來在一場大的風暴裏面被淹沒了,當時聽了這個情況以後,他引起了注意。

  【短片2】

  西漢時期,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有三十六個綠洲國家,正是這些國家連接起了繁盛的絲綢之路。但要確認傳説中的王國究竟是哪個西域國,必須要有明確的文字記載。斯坦因開始四處宣告,他要以重金求購古代寫本。當地村民紛紛尋寶而來,幾天后,一位年輕人拿來的一種奇特的木板文書,讓斯坦因暗自欣喜。

  【談話】

  王炳華:有一個,就是磨坊工,他曾經撿了一些?盧文的木犢,所謂的?盧文,【?盧文畫面】是在公元初到公元四、五世紀,流行在印度巴基斯坦的北部,主要在阿富汗境內,在貴霜王的境內的文字。帶回來覺得沒什麼用處,在路上丟了兩塊,有些留著給自己小孩玩,丟掉兩塊,丟者無意,見者有心,有一個人把它撿起來以後,拿給斯坦因,希望賣給他。斯坦因他自己身上是有比較好的文化素養,對古文字他多少也懂,他看了以後,覺得是非常珍貴的文字,?盧文,他多少能夠辨識,他多少有印象,多少有認識,所以他覺得這個東西非常珍貴,所以他立即改變了他自己的行程,決定要請這個人介紹,把原來是到沙漠裏面探險的磨坊組找到,然後跟他了解情況,給他很優惠的條件,希望他把自己帶到發現?盧文木牘的這個地方去,當嚮導,後來這個事情當然就一下子一拍即合,很自然就成了。

  王炳華:就沿著尼雅河向北進發,走了幾天以後,就到了廢墟裏面,這個廢墟呢,在這個之前,就是從公元四、五世紀廢棄以後,一直到斯坦因進了這個地區,是沒有任何一個考古學者進入的,他是第一個。

  主持人:就是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到後期的斯文赫定他們,誰都沒有去過那裏。

  王炳華:誰都沒有,斯坦因是第一個。

  尼雅廢墟就是精絕國

  【短片3】

  斯坦因欣喜的闖入古城遺址,然而眼前的一切,令他百思不得其解:在廢棄的遺址中,當年的文書還完好的封存在屋內,儲藏室裏厚積的穀子還有橙黃的顏色,房廳屋宇的門還是關著的……時間看似停止,人們仿佛剛剛離開這裡。

  【談話】

  王炳華:有大量飾品,有銅鏡,有漢王朝的錢幣,有陶器,有當地有風格的椅子,箱子,各種木雕的東西,消滅老鼠的打鼠器,就是日常生活的所有的東西,遺棄在房子地面的一些東西,他幾乎能方便帶走的他都帶走了,所以對他有一個稱呼,就是“東方的龐貝”,在那裏面消失了,你把…進入了以後,你旁邊人的生活情況可以完整地顯示在你的面前。而現在,他到的遺址,只要你把上面的沙塵,輕輕地撫掉以後,它展示給你的,就是當年精絕王國貴族的普通農民,他們生活的情況,所以他大喜過望了。

  主持人:我們知道,龐貝也好,尼雅蘭也好,都是毀於一場著名的唯斯維火山的爆發,而恰恰正是因為火山的噴發,得以讓我們在今天還能夠看到,那個時代人的生活場景,那麼什麼原因也導致了像尼雅古城能夠像龐貝那樣,在幾千年後,還能給我們展示出最原始的風貌呢?

  王炳華:新疆地區,大家都有一般的了解,像在天山以南,崑崙山以北,這樣50多萬平方公里的一個盆地裏面,30多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尼雅遺址,尼雅河下游一個聚落,它基本上周圍都是沙漠,一般人很少能進得去,這是它保存的很好的因素之一,另外沙漠周圍是非常乾燥的,所以很多有機物,樹木也好,紡織品也好,日常用品也好,它都可以借這樣乾燥的氣候環境,得以保存下來,這樣子的自然條件,人們很少能干擾它的一種保存狀況,所以使它能夠比較好的保留當年的歷史文化面貌。

  主持人:正因為它是地處沙漠腹地,所以他這些東西就得以完好的保存下來,等於是今天早晨這個國家的人都出門了,晚上斯坦因就來了,中間沒有任何的造訪者。

  王炳華:有造訪者,就是偶爾去,希望撿寶,因為有這樣一些傳説,就是説沙漠古城充滿了金銀珠寶,當然沒什麼金銀珠寶,最珍貴的應該這些文字的資料,以及當時表現人們生活形態,衣食住行,各方面情況的一些物質文化遺存,這些在尋寶者的眼睛裏面不是什麼東西,所以他們不會破壞這些,也不會拿走這些,因此精絕王國的故址,呈現在斯坦因面前,應該就是當年主人離開以後的情況,基本上應該是這個情況。但是這1500年裏面,有風沙的侵襲,有沙塵的覆蓋等等,這沙塵覆蓋,只會對文物的保護,而不會是破壞,所以斯坦因是個非常幸運的一個考古學家。

  【短片4】

  斯坦因無疑是幸運的,眼前的這片廢墟是不是就是漢書中的西域王國,斯坦因想在?盧文中找到答案。遺憾的這種形似驢唇的木牘,並沒有任何關於王國地名的記載。他決定不放過任何一處可以發掘文書的機會。

  1931年,斯坦因背著監管人員不得動土的指令,讓隨從廢墟中挖掘出26枚漢代木簡,這是當時中原王朝通用的書寫形式,就是在這樣的木簡中,他終於找到了讓他期盼以久的記載,“漢精絕王承書從……”這7個字直接清楚的肯定了,木簡出土的廢墟確實就是漢書精絕王的住地,尼雅就是《漢書?西域傳》中的精絕國故址。

  精絕國小民寡,沒有自己文字,為了適應絲綢之路交通和內部管理的需要,中原的漢簡和遠東的?盧文才先後在這裡出現。精美的木雕、奢華的飾品,訴説著一千七百年前的精絕國的輝煌,但這也為古城帶來了災難。

  【談話】

  王炳華:本來這個遺址應該是很完整的可以表現,當時精絕王國廢棄的時期的歷史面貌狀況是怎麼樣的,他進去帶了一批人,像是一批農民,他處理這批農民工人的辦法,就是我用你一天,付你一天的工資,這是固定的,常態的,但是如果説,你在遺址裏面給我找出來,特別有價值的文物,我另外給你獎賞,你每天拿到我的帳篷來交給我,那我就立馬給你賞銀。

  王炳華:就是這種情況下面,是導致這些對考古文化一點沒有了解的,當地的農民,就是為了取得獎賞,就在遺址裏面,無序的進行破壞性的挖掘。

  95科考的目的

  【短片4】

  斯坦因1901年闖入尼雅,西域和精絕文明在西方考古界引起強烈反響,但令人費解的是,在斯坦因的考古報告中,只記載了西漢時期,精絕國盛行的、西方文明,而這個隸屬於中原的西域古國擁有的東方文化卻很少提及,難道這是斯坦因有意所為?

  相隔近一個世紀,1995年,新疆考古所所長王炳華任中方隊長,聯合日本小島康譽先生,組建了一支中日聯合科考隊再次深入尼雅河流域,這是繼斯坦因之後又一次大規模的尼雅科考。縈繞在人們腦海中一百年的尼雅之謎,能否得到一次逼近真實的詮釋?

  【談話】

  主持人:據説這是據斯坦因之後,又一大大型的發掘,當時您為什麼會去那兒?

  王炳華:尼雅這個遺址,在國外,從1900年斯坦因進去,1900年到1901年,他在那裏工作,進去以後,西方世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他的報告裏面提了這麼樣一些結論性的東西,他認為在塔克拉瑪幹盆地裏面,古代應該是印度文明、波斯文明跟中國文明有交匯的地方,這個結論,幾乎是統治了西方全世界的一個不可動搖的結論。

  王炳華:我們在看到報告的時候,有一個很強烈的感覺,就是斯坦因作為一個學者,他對西方的文化是非常熟悉的,因此出現的文物,凡是跟西方文化有聯絡的地方,他都可以把它充分地散發出來,把它介紹出去,但是對於東方文化,對中國的文化,實際上他了解的是不深的,介紹過程裏面散發的也不夠,因此對漢王朝統治下的西域,具體講,比如説,36個王國之一的精絕王國,它的歷史文化面貌,實際上是在分析過程裏面,有意無意是並不全面,並不深刻的。

  主持人:就是從某些方面講,把它和其實當時對於它的從屬國的國主,漢朝給忽略掉了,跟他的無論是文化歷史的聯絡。

  王炳華:他會講到這一點,但是他有意無意地在沖淡著這一點。

  主持人:就是回避這些,您那回去,是基於什麼樣的目的去?

  王炳華:作為在新疆地區考古工作者,當然非常希望能夠有機會,對尼雅這個遺址,保存這麼多年,進行全面的調查,這是一個目的,另外一個目的,當年我有一個課題,就是希望通過考古全面地考古工作,能夠認識塔克拉瑪幹周圍,這些古代城鎮,一會兒興起,一會兒廢棄,就是這樣子變化過程裏面,到底它內在的質因是什麼,內在的根絕是什麼,而這個問題,對於我們今天的新疆地區,做戰略性的投資,做長遠的城鎮建設,這樣佈局,將會提供一個歷史的經驗,會有意義。

  科考隊迷路

  【短片5】

  塔克拉瑪幹本意就是進去出不來的地方,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記》有過這樣驚恐的描述:進入沙漠,沙則流漫,人行無跡,遂多迷路,四野茫茫,見到以往來者的遺骨成為指示道路的路標,這並不是聳人聽聞的傳説。科考隊在尼雅古河道的紅柳沙包間蜿蜒曲折,越走沙丘沙包越高大,景色愈來愈荒涼淒寂,恐懼也隨之而來。

  【談話】

  王炳華:完全是黑風暴,這種黑風暴實際上是很厲害的,我見過一次,一旦颳起黑風以後天昏地暗,大白天都看不見,有時候小孩在外邊,來不及回家的時候,會刮出好幾公里,有東西把他擋住了下來了,有些就埋了就死了,非常可怕的。

  主持人:有沒有找到,就是在精絕裏面有沒有找到動物的遺骸?

  王炳華:有。

  王炳華:在沙漠地區,地貌標誌非常不清楚,容易迷路,非常容易迷路,尼雅遺址的東南方向,我們進去的地方,有一大片的胡楊林,一大片沙丘,那個沙丘上面,都是很陌生的,交織在一起,路很難走,大型的車輛不進去的話,知道進不去,水啊、帳篷啊,各種儀器都進不去,所以必須要找出一條比較理想的路,找了個嚮導第一次,雖然走了兩天,整個轉了圈走不進去,最後只能徒步進去,徒步進去,當然體力消耗非常大,你只能帶上幾瓶水,你一天有時候就消耗三四瓶水,後面人背著水往進,要不然的話,就支撐不下去,這個相當困難。

  王炳華:我們那時候沙漠車不多,就用駱駝,用駱駝就靠駝工。有一次體驗,我們想看看尼雅遺址最西邊,它的一些比如説古代的陵代、河流到什麼地方,我自己領個駝隊往前走,因為這個隊,它跟周圍古代王國的關係是跟遭人家訴語。回來以後,下午要往回走的時候,就明顯感覺這個駝工走的方向不對,當然帶子有GPS,但是在那個情況下,我們不太相信GPS,相信他,因為駝工很熟悉,充分地信任他,他走著走著,總感覺不對勁,就問他你走的對不對,一問他以後,就明顯感到他心裏面很發虛,他不是那麼很實,有個老頭,絕對是沒問題的,跟著我走就完了,你路上閉目養神就可以了,他不成,後來GPS,就跟我們應該走的方向非常不一樣,這裡面告訴我們一個情況,在沙漠裏面是非常容易迷路的。

  主持人:就是很危險。

  王炳華:很危險,一旦迷路以後,是有危險的,人家找不到你,你自己也説不清楚,它沒有任何的參照物。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短片6】

  沙漠腹地,危機重重。考察隊在沙海中緩慢前行,突然,一塊暴露出沙土的木材引起人們的好奇,這裡好像經過人為加工,王炳華意外的發現這裡完整的木材,不只是一座古墓,而是一處完整的居民區!水池、窯池、葡萄園、寺院,甚至還有西漢時期最早的古橋遺址,完整的勾勒出精絕國人富足的生活場景。更出乎意料的是,王炳華在一具精絕王夫婦合葬墓中發現了一塊奇特的織錦。

  【談話】

  王炳華:當時呢,因為這個棺材,大家都好奇,也充滿了誘惑力,這麼完整的棺木,上面躺著什麼什麼,就悄悄打開看一下,發現胳膊上有一塊錦。

  【紀實】

  主持人:衣服上,外頭還是裏頭?

  王炳華:它是為了辨析觀念大袖子,他便是把袖子要綁緊,這塊錦為了綁衣服綁得緊一點,用了一塊錦料,不大的一塊錦料,仔細觀察上面的銘文非常清楚,

  【紀實】

  王炳華:五星出東方立中國這幾個字非常清楚,當時非常激動,以後就不敢動了,就重新把它覆蓋起來,因為為什麼呢,因為害怕錦,有些其它的錦袍,或者一些其它的出土文物經過了一千多年,怕它保存質地不是很好,因此要準備一些東西,趕快把它重新封起來。

  主持人:看到關於這個五星出東方立中國這句話的時候,不少人,引起了一些遐想,認為這就是一種圖振,一種祥兆,古人很厲害 ,西漢時期就已經預見到了,後來會有一顆閃亮的紅星,五星照耀在中國的大地上空,這話能不能這麼理解?

  王炳華:不能,這是完全的想像,從漢代開始一直到隋唐時期,從封建統治者,他一直利用觀測天象來判定,比如説,…是不是要換了,人要出兵的話,有利沒有利,星佔,就是金木水火土五星,當時東漢的時候是在洛陽,如果在黃昏下雨能看到的話,同一片這樣的小範圍內能看到的話,這個對旱澇造福是非常有利的。

  主持人:就是説這是一個吉祥的天兆。

  王炳華:吉祥的天兆。他利用這個天兆,做重大的軍事行動。我舉個例子講。你比如説當時漢代政府要徵發,一個老將,趙春富,他就感覺出兵不是個好的時間,緩一緩,但是政敵,這麼一支部隊領著,按兵不動,什麼意思,緊催他,中間這個事情裏面,紙的話裏面就有,金五星出東方立中國的徵兆,這麼好的天兆,你怎麼就還是按兵不動,像他是看整個的,因為你跟遊牧民打仗,如果秋天,草正好,馬正肥的時候是非常不利的,你應該利用,對他形式不好的季節來打,對漢朝的部隊是非常有利的。將軍的前線反而有這些體驗,王朝的這些最高統治者,有時候他不一定有這樣的體驗。

  主持人:那個時候,就是天象對於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對一個國家的政治活動,那麼就是我們知道,在漢代的時候,甚至連漢族這個説法,本身並不是很明確,那麼中國這兩個字,它更加特殊化,並不是指著現在我們意義上的中國。

  王炳華:它也不是指當時漢族的政府,它是指皇后的核心地區,國土之中,叫中國,當然後來我們認識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國家的稱號了,那個時候不是國家的稱號。

  【短片7】

  這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織錦面積不大,除去文字之外,藍色底于上,用鮮艷的白、紅、黃,綠織出豐富的花紋。從文字上看,簡直就是現代的漢語語法結構。不可思議的中原的文字為什麼會出現在遙遠的西域人的織錦上?

  【談話】主持人:如果説既然它是一個天象的表述,怎麼會把一個天象描述的東西繡在一個綁錦緞上,然後作為纏繞胳膊的一塊絲帕呢?

  王炳華:當年精絕王國的統治者到老百姓,他對這些錦文含義,包括五星出東方立中國的含義,由我們今天,或者漢朝中央政府的設計人員,設計這個錦面的人員,或者是組織一些戰爭的人員,有那麼深的理解,他拿到錦就是好看,他不這麼處理,一件袍上面有時候錦文可以有兩種,褲子上面,褲腿是一種錦文,上面是一種錦文,就是他把這個錦料,他只作為一種布料,他並沒有進一步推敲後面的含義,在漢朝的織錦,從他的圖案設計,到它的一些吉祥用語,都有非常特別的含義,這些含義呢,對於我們來講,對於漢朝政府來講,對於當時的絲綢工匠來講,他是知道的,但是對於他真正給這些匈奴,新疆地區的一些王子,他並不一定有那麼深的理解。

  主持人:就是説這些絲綢,其實並不是他們自己産的?是從中原地區過來的。

  王炳華:對,中原地區,這是非常典型的象徵,從五星出東方立中國,實際上後面,經過一些研究,現在後面還有三個字,就是五星出東方,立中國,討南羌。這個討南羌把這個斷開了,但是從它的組織,從它的整體圖案應該是一致的,後來把它復原平和了。

  主持人:後面那三個字是什麼?

  主持人:討南羌,征討之南羌,羌族,就是五星出東方,立中國,討南羌。

  主持人:就是金木水火土出現在天空的東方的時候,利於中國去征伐羌族。

  王炳華:看起來,這塊織錦,應該是服務於征討南羌的軍事行動特殊設計的,而且在軍事行動裏面,很有可能動員了漢朝政府需要的這些附屬國,其中包括精絕,給你這樣的織錦,實際上表示一種吉祥,一種預兆,利於你鼓舞勢氣,讓你更勇敢地投入這樣的戰役。


  尼雅消亡──突變説

  【短片8】

  從黃沙中出土了大量紡織品,尤其是織錦上的圖案讓科考隊吃驚,西方的幾何圖形,中原靈動曼妙的線條,還有賦有韻味的方塊字,天南海北的文化特色一股腦都出現在這裡的,是什麼力量讓尼雅保留了迥然不同的文化遺存?這就是絲綢古道。西漢時期,精絕綠洲扼守著絲綢之路南道的要衝,這裡曾經不知迎送過多少西去東來的使節、商旅,然而東漢以後的歷史文獻中,以很少有精絕國細節的記載。曾經具有高度文明的精絕國為何會從歷史的記載中一下消失呢?

  王炳華回憶起在路途中經歷的黑風暴,相傳尼雅發生了特大風災,一夜積沙3~4米,會不會是颶風導致整個城市突然消亡?同行的駝工還告訴科考隊這樣一個傳説,據説最早來尼雅遺址的人,曾發現城中心佛塔周圍有不少僅穿內衣的人,抱著塔死在那裏。難道尼雅真的像傳説中那樣,是毀於一場可怕的突變嗎?

  【談話】

  王炳華:是個傳聞,沒有。

  王炳華:他們一般的傳説,普通的傳説什麼樣子啊呢?就是有人得罪了,就是上帝吧,既是胡大也可以是佛,因此上帝降下災難來了,就是刮上非常大的風,七天七夜的黑沙,然後就把一個城市毀滅了,中間出來人,只有個別的非常虔誠的信徒四天多的日照他可以出來,這種傳説呢,在塔克拉瑪幹南苑沙漠周圍的一些居民裏面是很普通存在的,在尼雅這個遺址裏邊我聽的最多的也是這種傳聞,因此他們就去找寶,這個古城被埋在裏邊了,就很多金銀財寶在那個地方,要去找寶,找寶這種動力跟這個傳聞有關係。

  在尼雅接觸了這麼一個現象,一個就是尼雅最後廢棄,(斯坦人)進入那個地方他也知道,就很多當年,你比如你是個官員,經手的一些文書,一些公文應該辦的,或者你是有錢的,一些契約關係的文書,他都不帶著,他把這些文書藏在一個陶罐裏邊,就埋在自己的院子裏沙子底下。那説明什麼呢,就是説這個主人他離開是充滿著,當時他還希望重新回來,他重新再處理這個事情。

  主持人:就是你現在告訴我的是指的是一種突然變化,就是類似于説打仗,如果敵軍攻到我跟前了,我作為一個情報官員,一個長官,我要迅速地把我一些相關的地圖、情報、文件銷毀,或者是就地掩埋。

  王炳華:是這個現象,它這個因素除了與這個互相呼應的現象還有不少,在一處房子裏邊,我發現了相當多的糧食,在沙漠地區糧食實際上是很珍貴的,一年就能剩那麼一點點,但是你如果緊急情況下逃難的話,你帶很多糧食是行動不了的,帶一點糧食,其他糧食放在這一個地方,這也是一個現象,文書匆匆掩埋這是個現象,整個遺址,我們一直到現在我們進去看,見不出來一場非常大的災難,比如火燒,一場戰爭很多人被殺,沒有這種情況,它非常完好地存在著,房子也完好地存在著,就是説人離開了,因為迫於一種外在的壓力,異己的力量侵略過來了,我無法抗禦,我要走。但是實際上最後並沒有發生一幫可以想像的大的災難,沒有這樣去想,另外在那個?盧文書裏邊做了解析以後,發現這種情況,就是當時他命令著,那個崑崙山裏邊一個古代的民族叫蘇毗,這樣子的一個民族侵迫,文書裏邊講説我的奴隸誰誰現在被…掠走了,我現在非常危險,希望你能派一些騎兵過來幫助保護我這個地方,諸如此類等等,那説明什麼情況呢,就是在尼雅遺址廢棄以前確實他們感受到來自於崑崙山的一支山地民族的侵迫,侵擾。根據這些現象糧食存在著,文書沒有轉移,房子也沒被破壞,沒有大量死亡的人員什麼這些情況,好像忽略推算,在一個大的侵迫,外在的壓力他自己轉移了。轉移到他自己認為更安全的地方。

  主持人:可是這個轉移有點太突然了,如果説這個力量還沒有達到,只是讓人有感知的話,那麼這種走有點不太合理呀。

  王炳華:他是有組織撤退啊。

  主持人:有組織撤退糧食應該帶走啊。

  王炳華:是啊,又是有組織撤退,但是又帶不了那麼多,負重那麼不了多,在他的感覺裏邊,這種來的一種社會壓力,外在的壓力,實際上是很快會消失的,他還可以回來,文書被掩埋在那個地方。

  尼雅消亡──漸變説

  【短片9】

  在所有的遺址中,歷歷在目的房屋,不僅沒有燒燬、砍砸等人為破壞的跡象,更見不到橫屍遍野般的戰爭跡痕。相反,沒開封的?盧文書還整齊的封存在屋內,儲藏室內的米也沒帶走,種種跡象表明人們撤離時很從容。

  王炳華開始尋找新的證據,在出土的?盧文木簡中發現了這樣的條款“砍伐活樹,罰一匹馬,砍伐樹杈,罰母牛一頭”精絕國開始用法律手段保護樹木,是不是暗示著尼雅綠洲的生態已經開始惡化,精絕國的廢棄會不會與自然條件的逐漸惡化有關?

  【談話】

  主持人:就是您看(樓蘭),樓蘭關於它的消亡有很多很多種説法,那麼比較佔上風的一個就是兵亂説,再一個有人找到文字的證據説是環境漸變,因為它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什麼糧食也得一箱節省,以及周濟吧,以及節省吧這麼一句話。據説當時是因為羅布河逐漸的乾涸,改道,導致它不行,那是否您在尼雅地區也發現過類似的東西呢,哪怕説一點文字上的,零星的證明,説我這兒出什麼事了,我要跑,或者是我這兒天地大變,乾旱了,沒水了。

  王炳華:沒有,但是他對水的管理對水的珍惜這有。對水,如果説你偷我的水,本來是規定你是可以灌溉一天,然後第二天又在我這個地方來,你如果偷偷地都灌溉了,延誤了我的灌溉那是要懲罰的,水是很珍貴的,這些東西作為一個背景資料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這些綠洲王國的消亡,精絕也好,羅蘭也好,其他的一些王國也好,我認為共同點是這麼樣一個情況,就是説它的生態環境是非常脆弱的,在非常脆弱的生態環境下邊,如果説有一些大的社會變動,社會的力量,人的力量,人的力量表現是多方面的,戰爭或者其他一種形態的衝突等等。

  王炳華:完全可能對這樣小的綠洲王國造成致命的,造成一個綠洲的廢棄,然後在新的更適合生存的地方又建設起來新的綠洲,有這種情況。

  尼雅消亡的推論

  【短片10】

  崑崙山下的尼雅河滋養著沙漠綠洲,在尼雅遺址中出土了很多木制器具,這些都與水有關。但是導致缺水的原因可以是自然的,如一場特大風沙,罕見的乾旱。也可以是人為的,如一場瘟疫,一次戰爭。最可怕的可能是自然和人為因素的疊加。王炳華解釋,沙漠綠洲地區變化,政治形勢往往與自然環境的聯絡更加緊密,這是塔克拉瑪幹沙漠南緣古國興衰的獨特之處。

  已經破譯的?盧文中詳細記載,當年精絕人最擔憂的是來自東南方蘇避人的攻擊以及于闐王國的威脅,在西域古國間的爭奪中,即便失敗的一方國家尚存,如果行政管理系統遭到破壞,水利灌溉系統將無人管理,像這樣依賴一條不時改道、流量不大的水源為生的特殊地區,一旦缺乏對水利系統強有力的行政管理,很快就會失控,導致無法生存。如果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得不離開,所以才能有足夠時間大規模有序地撤離。現代尼雅河末端的卡巴克村在嚴酷的環境中,幾十年來經常遷移的游動生活,就是一個活著的例證。

  尼雅的後人

  【談話】主持人:這個村名我聽説有一個説法叫挂葫蘆的人?

  王炳華:它這個村子的名字就倒挂著水葫蘆,因為沙漠地區,行者你必須要帶水,裝水的就是水葫蘆,然後回到家以後就挂在那個,是沙漠生活裏頭的一景吧。

  主持人:他是尼雅人的後人?

  王炳華:邏輯上推論呢,這批人應該還在尼雅河水系裏邊生存,甚至有人講就大馬的附近有個村子,叫(卡布卡斯卡爾),這批人應該就是尼雅精絕王國的後裔,這個當然邏輯上可能,但是要做這樣一個判定必須做進一步的分析,比如説除了體質人學這個分析之外,生物學,做DNA技術來做研究,這是可以做的,現在把這批人作為是精絕王國的後裔,完全是個最簡單的推論。

  王炳華:邏輯上推論呢,這批人應該還在尼雅河水系裏邊生存,甚至有人講就大馬的附近有個村子,叫(卡布卡斯卡爾),這批人應該就是尼雅精絕王國的後裔,這個當然邏輯上可能,但是要做這樣一個判定必須做進一步的分析,比如説除了這個分析之外,生物學,做DNA技術來做研究,這是可以做的,現在把這批人作為是精絕王國的後裔,完全是個最簡單的推論,因為都在尼雅河水系裏邊,他們精絕王國就是剛才我講這個大馬村,距離也就是五十週年左右,是個新的居民點,跟現在的社會幾乎處於隔絕的狀況,但是只是個推論,只是個邏輯推論,應該做進一步的分析過程中。

  王炳華:應該是因為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在特別脆弱的環境下邊,一次大的社會動亂往往會致這些的小的綠洲,使它出於難以難以維計的狀況。

  主持人:就是説它本身因為生態鏈相對是脆弱的,可能是由於戰爭,可能是由於人口過量,也可能是由於一場突然的政變,導致某一個生態鏈的環節斷了,然後迅速地整個社會全都崩潰?

  王炳華:是這個情況,

  【短片11】

  尼雅曾經因為絲綢之路的昌盛而繁華一時,如今在靜寂的黃沙之下,一個具有數百年文明史的精絕國沉寂了,一個融會了東西方藝術精華的尼雅藝術絕跡了,也許只有這些精美的藝術品在靜靜訴説著一個國小民寡,卻擁有博大胸襟的王國的榮辱沉浮,也許只有這些幾千年的文明碎片才能真正見證文明的起起浮浮……

  (CCTV-10《歷程》供稿)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