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科學家再去可可西裏幹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4日 13:1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李斌、吳振興)作為我國最大的無人區,可可西裏地區受人類活動干擾較少,大部分地區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狀態。從眾多的火山到廣布的湖泊,從皚皚的冰川到連綿的凍土,從豐富多彩的金屬礦藏到潛力巨大的油氣資源,從特有的植物種屬到珍稀的動物群類,無一不吸引著科學家前往探求奧秘。

  自從100多年前西方學者在青藏高原首開科學考察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已經有幾代科學家踏上包括可可西裏在內的這塊土地進行各種各樣的研究。我國科學家也曾三次前往可可西裏地區進行考察──1973年至1976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從南側進入該區獲得了第一手的綜合調查資料;1987年至1988年,該隊在對喀喇崑崙山─崑崙山區的東段考察期間,從西側進入該區發現了世界上的寒旱核心;1989年至1990年,中國科學院可可西裏綜合科學考察隊從東側進入該區開展了地質、地貌、凍土和生物分佈的綜合考察。

  這些考察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果,為了解可可西裏地區的資源分佈、環境條件和進行自然保護區建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貢獻,也不斷地喚起人們對這塊凈土的關注與關心。然而,由於各種各樣條件的限制,科學家取得的資料仍然缺乏完整性,人類對可可西裏地區的認識依然存在著缺憾。

  據悉,2005年的可可西裏科考隊將分為野生動物、冰川、凍土、火山、礦産品、地震等多個專題考察組。

  ──野生動物考察將考察無人區珍貴野生動物的分佈、種群變化、遷徙規律,為青藏鐵路建成後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提供科學依據。

  ──冰川考察將調查無人區冰川分佈、冰川生長或退縮情況,從冰川學的角度證實“西部未來濕潤説”的變化,對長週期氣候變化規律的揭示有重要意義。

  ──凍土考察將對無人區這一敏感地區的多年凍土的變化情況進行了解,揭示黃河斷流的原因。

  ──無人區地下是一個地震橫波不能通過的地區,推測是部分岩石已熔融為液態或半液態,通過地質考察對上述情況進行實證。

  ──無人區有多條古大洋的縫合線通過,以此可研究古大洋的演化。

  ──無人區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過程和歷史最理想的地區之一,可以尋找揭示高原隆升歷史的證據。(完)


  

人類將首次穿越可可西裏核心地帶 中科院啟動大規模可可西裏考察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李斌、馮曉芳)孤獨寂寞的可可西裏核心地帶,將首次有人類的足跡穿越。中國科學院13日宣佈,我國科學家將於今年9月1日至10月下旬對可可西裏地區進行大規模科學考察,這將是人類首次穿越可可西裏核心地帶。

  可可西裏,藏語意為“美麗的少女”,是指處於青藏高原腹地,以可可西裏山為主體,唐古拉山脈以北,崑崙山脈以南的廣袤的高海拔中低山、丘陵和湖盆平原區。這裡平均海拔5300米,高寒缺氧,自然條件十分惡劣。雖然我國科學家數十年來也曾多次涉足這一地區,但由於各種各樣條件的限制,迄今沒有一支科考隊到達2萬多平方公里的可可西裏核心地帶。

  “這是我們多年的期盼。”活動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鴻烈説,“儘管青藏高原科考已經進行數十年,但是240多萬平方公里的高原面積實在太大了,人類對其中一些地區的了解還是太少,可可西裏地區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分析這一地區可能是世界乾旱和寒冷的核心地區之一,至於究竟是不是,還有待考察。”

  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主辦、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等承辦的這次考察活動,將歷時3年,在每年的春夏之交或秋冬季進行為期40多天的考察。

  2005中國科學院可可西裏野外科考隊由科學家、通信支持人員、後勤人員和新聞記者組成,隊長將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研究員擔任。科考隊將從西藏拉薩出發,途經雙湖、普若崗日、格仁錯、崗扎日、可可西裏湖、鯨魚湖、茫崖,最後抵達青海格爾木。

  專家指出,這一路線將“穿越”多種氣候帶,可見火山、溫泉、高原喀斯特、冰川凍土等多種地貌類型。沿線經過地質類型中的縫合帶與構造帶,綜合科學考察價值較高。

  “雖然這次考察規模較大,但是即使三年加起來,在野外的時間也不過幾個月,因此對考察的成果要實事求是。”孫鴻烈説。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聯通為這次科考活動提供了價值2000萬元的通訊設備和通訊資源,對科考進行全程全方位的通信支持。中石化等企業也分別提供了支持。(完)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