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名將爭鋒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2日 13:47 來源:CCTV.com

  1939-1945年,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捲入,1億多人參戰。這些龐大的數字,記錄的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歷程》特別推出系列節目《名將爭鋒》,以回顧,以警醒,以紀念,那段給人類造成深重災難的歷史。

  《名將爭鋒》系列節目共8集,採用名將對比的手法,講述了他們的成名之戰、戰術風格以及在二戰中所起的重大性作用,通過分析他們的成長經歷和性格特點,探尋他們成為名將的原因。

  第一集

  名將爭鋒:《勝利元帥》 7月1日

  朱可夫,二戰蘇軍著名將領。他出身貧寒,執著于軍事研究。他性格倔強,治軍嚴厲,在二戰中多次力挽狂瀾反敗為勝。他戰功顯赫,從一名不知名的龍騎兵士官,成為蘇聯最高副統帥。《歷程》“名將爭鋒”節目將回望勝利元帥朱可夫走過的輝煌歷程。


  第二集

  名將爭鋒:《王牌與王牌的較量》 7月4日

  在斯大林格勒會戰進入僵持階段的最關鍵時刻,蘇德雙方都打出了各自的王牌將領。蘇方派出的是朱可夫元帥,而德軍派出的是被譽為“閃電凶神”曼斯坦因元帥。在會戰的緊急關頭,這兩位王牌將領之間的碰撞,到底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景,他們在斯大林格勒會戰中的表現究竟誰強誰弱呢?

  第三集

  名將爭鋒:《蒙哥馬利-隆美爾(上)》 7月5日

  1942年,德軍最著名的將領之一,“沙漠之狐”隆美爾,率部在攻克了英軍北非的軍事要地托布魯克要塞之後,一路長驅直入,矛頭直指英軍最後一道門戶:阿拉曼防線。這時一個被後世津津樂道的人物出現在北非戰場,他就是後來的英軍統率蒙哥馬利。在這危急時刻,蒙哥馬利究竟採用了什麼樣戰術一舉扭轉了戰局,奇跡般地戰勝了以戰術風格兇猛多變著稱的隆美爾的呢?


  第四集

  名將爭鋒:《蒙哥馬利-隆美爾(下)》 7月6日

  有人稱“沙漠之狐”隆美爾是德軍中的戰術大師。1940年,他率領一個拼湊起來的裝甲師,在對盟軍阿登山地突破戰役中,一戰成名。與隆美爾的機警多變截然不同,蒙哥馬利的穩健謹慎和略顯保守仿佛是他性格的主旋律。有人評價説蒙哥馬利的性格恰恰是隆美爾的剋星,他那近乎偏執的耐心和堅持給人們留下了津津樂道的話題。本期《歷程》我們將從兩位將領的成長經歷和性格因素中去尋找他們成為二戰名將的原因。

  第五集

  名將爭鋒:《巴頓-佈雷德利(上)》 7月7日

  “血膽將軍”巴頓在一戰中曾經身負重傷,戰功卓著,是美國裝甲兵的締造者,以桀驁不馴和作戰快速勇猛著稱於世。而有著“士兵將軍”之稱的佈雷德利卻缺乏戰鬥經驗,在美軍中一直默默無聞。然而最終佈雷德利卻被任命為美軍駐歐洲地面部隊總司令。由巴頓的下級一躍成為巴頓的上級,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歷程》“名將爭鋒”節目將與你一同去探尋其中的秘密。


  第六集

  名將爭鋒:《巴頓-佈雷德利(下)》 7月8日

  “血膽將軍”巴頓天生就像是一名勇猛的騎兵,馳騁戰場,膽氣逼人。他的進取心和冒險精神讓後人津津樂道,但這仿佛也註定了他只能擔任急先鋒的角色。而“士兵將軍”佈雷德利的謹慎穩重和善於與人合作的特點,在二戰的這一重大歷史時刻卻恰恰成為了統帥最應具備的素質。是什麼樣的成長經歷造就了這一對反差強烈,特點突出的一代名將呢?

  第七集

  名將爭鋒:《逆境英雄》 7月11日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動了侵略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在幾千公里的戰線上,面對幾百萬德軍的突然襲擊,蘇聯紅軍有的被擊潰,有的被包圍。在這種的艱難的逆境中,有一位蘇軍將軍的表現與眾不同。他用最快的速度動員起了他的機械化軍開赴前線,不僅給德軍以有力的打擊,並始終保持了部隊的完整。這位逆境英雄就是蘇聯的著名將領羅科索夫斯基。


  第八集

  名將爭鋒:《羅科索夫斯基》 7月12日

  羅科索夫斯基,二戰蘇軍著名將領。他頭腦冷靜、處亂不驚,在衛國戰爭初期的逆境中屢建戰功。被後人譽為“逆境英雄”。他性格倔強、堅持原則,從衛國戰爭初期的普通軍長,最終成長為蘇聯紅軍的第二號功勳將領。《歷程》“名將爭鋒” 節目將回望“逆境英雄”─羅科索夫斯基走過的輝煌軍旅生涯。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