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一次難忘的經歷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08日 11:53 來源:CCTV.com

  六集《破壞性試驗》這套系列節目雖然已經播出了,但回眸一個多月前它的製作過程,無論是前期策劃,還是到具體拍攝實施,都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我們欄目主要是以譯製片的編輯為主,形式上是通過主持人在演播室的串詞,來完成每一期的節目。當破壞性試驗這個系列的稿子譯出來後,無論是製片人、主編,還是組裏的每一位編導,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常規的演播室錄製很不符合這套節目的風格,而且也不過癮。於是幾個“臭皮匠”聚在一起,討論起這個節目應該如何如何來做,怎樣怎樣地才能精彩。後來,製片人劉國春提議最好每期的節目都能找出一個點來,根據這個點找外景,然後讓主持人到現場錄製,使節目突出現場感,生動而好看。這個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為了節目製作上的統一,製片人讓我擔任了這個系列節目的統籌。於是,前期的外聯工作也就落到了我身上。除了統籌工作之外,作為一名編導,我還要負責第一集節目的製作。

  這時的時間已經是9月15日了。節目準備在“十一”後開播,這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在“十一”放假之前完成製作、並且入播出庫的大量工作。根據我們的策劃,有三集節目還要到外地拍攝,真是時間緊,任務急。沒辦法,一個字:幹。


主持人也體驗一下當飛行員的感覺

在採訪裝甲兵工程學院高級工程師鄭振中同志

編導劉吟蒼

  第一集的看點是殲擊機飛行員的逃生手段,主要講述彈射座椅的設計與試驗。我通過航空一集團的專家,得知了我國惟一生産彈射座椅的廠家在湖北的襄樊,由於是軍工企業,保密性很強,對採訪拍攝的要求也很正規,一次次的傳真,一次次的通話聯絡,最終他們同意了我們前去拍攝的計劃。

  因為還有兩集的節目中都牽涉到汽車碰撞的試驗,於是又聯絡到國家汽車檢驗中心,巧得很,該中心正好也是在襄樊。如果在一個城市能拍出三集的內容,這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人力上都是很好的選擇了。


咱也體驗一下模擬人的感覺

編導與主持人討論稿子

全組一起討論拍攝方案

  9月21日,我們一行7人踏上了南去的列車。

  第二天早晨到了襄樊,簡單安排完住宿後,我們就在廠家人員的陪同下,去廠區進行選景,並協調拍攝事宜。在襄樊的四天三夜(來去共5天,在火車上還度過了一天兩夜),我們跑了兩家單位,錄製了三集節目,用馬不停蹄來形容這次襄樊之行可能是再恰當不過了。

  回京後,已是9月26日了,還有三期節目需要在北京的一些外景錄製,一個是沃爾瑪超市,一個是首都機場的機庫,還有一個就是位於長辛店的裝甲兵工程學院。當前期錄製完,馬上進入到了緊張的後期製作。總之,緊張也好,辛苦也罷,編導們總算是按時按質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務,節目得到了製片人、主編的肯定。


拍攝現場

在錄製航空座椅的吸能試驗

  回顧這個系列節目的製作過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有一個齊心協力的團隊。為了節目,大家積極地出點子,有時在人手少的情況下,製片人都親自扛起機子幹;在後期的製作中,編導們根據輕重緩急能夠主動地協調機房,使各項工作有序地進行。正是有了這樣的團隊精神,我們才可以在那麼短的時間裏順利圓滿地完成任務,也正是有了這種團隊精神,我們才能夠克服一切的困難,信心十足地去迎接更大的挑戰。

  可以説作為該系列節目的統籌,這對自身的能力方面也是一次考驗和鍛鍊。雖然比別人多吃了一些苦,多操了一些心,其實收穫也是很大的。

  很感謝同事們的理解和幫助,也再次感謝大力支持我工作的企業的熱心員工們。(《科學世界》編導:劉吟蒼)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