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苞米地變身浪漫花海 友好村走出別樣致富路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年09月18日 11:0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吉林省長春市凈月高新區的友好村,曾經是家禽滿村跑,垃圾隨便倒,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家家戶戶都是靠種植傳統農作物為生,收入微薄。

為了讓友好村的鄉親們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當地政府和百姓一起,轉變發展思路,改變種植結構,探索出了一條別樣的致富路。

見到胡孝和時,他正在花海地裏指導鄉親們摘花,最近幾天,因為花店裏的鮮花賣得緊俏,需要花農們再送點貨過去。老胡的家在友好村,距離長春市區只有15公里,以前很多長春人都不知道這個小村莊的存在。全村548戶村民,平均每人2畝半的耕地,靠種玉米維持生計。老胡兩個兒子因為身體原因幹不了重活,多年來一家人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吉林省長春市凈月高新區友好村村民 胡孝和:我家有一坰(一公頃)半地,一坰地苞米一年能打25000斤,如果風調雨順的話,一坰地也就能剩八九千塊錢。 

如果遇上自然災害,一年到頭,老胡和鄉親們根本剩不下幾個錢。友好村被綠水青山環抱,離省會長春又很近,這樣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可以説是非常優越。守著金山銀山,可友好村始終沒有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子。兩年前,經過考察調研,凈月區政府決定利用村子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發展旅遊業。 

吉林省長春市凈月高新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副局長 魯紅:離城市非常近,符合這個半小時經濟圈的那個特點,現在大家越來越把那個生態旅遊作為一個興趣點了,這樣就也給我們凈月區管委會領導也一個啟發,為啥不能把這個點作為一個可利用之處來發展我們的鄉村旅遊。

搞旅遊,靠一片片的玉米地肯定不行。於是村裏徵求大家的意見,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把耕地都集中起來種植花卉。然而種玉米改成種鮮花,這種翻天覆地的大調整,讓不少村民難以接受。

吉林省長春市凈月高新區友好村村民 胡孝和:種大苞米,國家還有收入,個人還有收入,你要種花呢,只能是觀賞花。假如説沒有收益,老百姓説這玩意兒能不能成為現實?  

種花當不了飯吃,即使種成了收入從哪來?村民們感覺這是政府給大家畫了一個“大餅”。看到大家有顧慮,凈月區決定和村民們直接簽訂9年的土地租賃合同,專項劃撥租賃資金,每年每公頃土地租金11300元,9年的租金一次性付清。 

吉林省長春市凈月高新區友好村黨總支書記 馬金榮:9年的時間一次性付款,以防以後就是説因為你改變用途了,可能政府就不會給這個補貼。

土地的租金超過了種糧收入,這也就解決了村民們的後顧之憂。隨後,凈月區政府引進市裏的專業花卉種植公司合作,打造花海的工作很快就開始了。四百多村民被雇來種花,每人每月能領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 

吉林省長春市凈月高新區友好村村民 胡孝和:自己不勞動(種地)了,騰出勞動時間,可以打工。所以一算經濟賬非常合算。 

盛夏時節,由友好村村民親手種下的百日草、波斯菊、醉蝶花等20多種花卉盛開在友好村300多公頃的土地上,連片的鮮花形成了層次感分明的花海,前來觀光的遊客最多一天達到了1萬人次。有了人氣,大傢伙兒又搞起了以鮮花為原料的特色産業。村裏組織大家學習花卉拓染、精油産品製作等技術,現場製作直接售賣。 

手工製品培訓員:手溫大概是60℃左右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精油倒裏面。今天選的精油是一個海洋味道的。

10分鐘後,香薰蠟片就製成了,售價在20元到80元不等。在這裡,衣服經過純天然手工植物拓染後,立馬呈現出了另一種效果,很多遊客都爭相購買。 

吉林省長春市凈月高新區友好村村民:家跟前兒就能掙錢了。不用説是出外去打工了,比自己上班掙得還要多,時間上能自己掌控。 

如今的友好村實現了鄉村變景區、農舍變民宿、田園變公園的轉身。村莊變美了,大家的日子也舒坦了。目前,村里正在修建各種遊樂設施,準備讓更多的鄉親們參與到餐飲、民宿的發展中。守著花園似的家鄉,老百姓真正明白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長春市民 李先生:生活在當下,作為我們一個普通老百姓來講,是感到應該幸福的,快樂的。我們現在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越來越近了,老百姓的日子肯定是越來越好。

(總臺央視記者 翟壯 燁煒 吉林臺 戈鏑 昭廷 永飛 雲龍)


(編輯 孫杉杉)

新聞首頁
分享到: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