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新聞聯播》送上這份敬意,他們值得!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年09月10日 10:0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今天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


“很多老師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撲在學生身上……有的老師背著學生上學、牽著學生的手過急流、走險路,有的老師拖著殘疾之軀堅守在崗位上,很多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説道。


一個好老師,給予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愛、品格、勇氣和希望。今天,讓我們看看《新聞聯播》中報道過的老師,感受他們帶給學生的力量和感動,向所有老師道一聲:“謝謝您!您辛苦了!”

她,

常年疾病纏身,卻傾盡所有,

在12年的時間裏,

讓1645名大山女孩走進大學。

她就是雲南麗江華坪縣

女子高中創始人、校長張桂梅。

2019年高考,

華坪女高一本上線率達40.67%,

本科上線率82.37%。

在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

張桂梅身體卻每況愈下,

患上了肺氣腫等10余種疾病。

如今的她,是校長,也是校工。

嚴厲催促學生的是她,

與困難學生抱頭痛哭的,還是她。

“我付出的幾乎是生命,

我們這裡面是用命換來的。”

為孩子付出生命的她,

卻全然不想拴住她的女孩們。

“竭儘自己的全能,

去為社會服務,為我們這個國家服務。

不要老背著張老師為你做了什麼的包袱,

不要再回來。”

謝謝張老師

點亮學生未來


他,

90多歲高齡,

仍堅持在村裏給留守孩子補課。

他希望最後一口氣,

也是在講臺上呼出的,而不是床上。

他就是退休教師葉連平。

90多歲的他,

仍然是上午連續講三個小時,

下午連續講兩個小時。

講課時連口水都不喝。

“我要跟時間賽跑。”

20年來,

他幫上千名孩子補習過語文和英語,

卻未曾收取過一分錢。

自己一碗陽春面、一瓶礦泉水都捨不得買,

為了資助留守兒童,卻幾乎花光所有積蓄。

他説,

“教育就像種田,

你播下種子它豐收了。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謝謝葉老師


點亮學生希望


他,

從教近40年,

退休後拒絕多家民辦中學的高薪聘請,

來到距離家鄉1400公里外的

貴州貧困山區支教。

他就是支教老師陳立群。

他支教分文不取,
還拿出20萬元設立獎教金。
支教三年,

讓這所貧困山區的學校悄然蛻變。

2019年,全校885名學生參加高考,

561人考取了本科。

“給我百萬,

還不如看到一個貧困學生

考上大學令我開心。”

陳立群的學生説,

“您像天上的星星,

我可以循著光亮的方向,一直向前。”

謝謝陳老師

點亮學生明天

他,

紮根農村教育33年,

因學校和家之間一水之隔,

15年矢志不渝,

堅持護送學生乘坐渡船,

他就是“最美擺渡人”張翎飛。

他曾説,

“海島孩子讀書不容易,

我順路,水性又好,

是這項工作最合適人選。”

暴雨阻擋上學路,

張翎飛來回往返,肩背手抱,

把60多個孩子一個個安全送到對岸。

“老師保護學生是分內之事。”

曾有人問及他堅持15年的原因,

張翎飛説,

“要守住對孩子們的承諾。”

他不僅是孩子回家路上的擺渡人,

也是人生路上指引方向的燃燈者。

感恩張老師

讓學生未來絢爛

他,

是一名科學家,

也是一名學生喜愛的老師。

有學生喜歡數學和編程,

他幫忙蒐集資料;

有學生對無人機感興趣,

他出錢給買航模,

還資助考取無人機駕照。

他就是黃大年。

在學生們心中,

黃大年從來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權威”,

而是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輩”、

一個“推心置腹的朋友”。

別人問他,

照顧得太細是不是顯得婆婆媽媽,

黃大年則説,

國家太需要人才,現在多用點心,

他們中就有可能出大師、出諾貝爾獎獲得者。

生病住院期間,

他還在病床上為學生答疑、

指導論文、寫推薦信。

他用深沉的愛呵護著學生的成長;

他的“心有大我”,

照耀著學生踏上報國之路。

謝謝黃老師

點亮學生未來

他,

為了孩子,練就一身過硬的好本領:

掂起勺子能做飯、拿起針線能縫紉,

課桌椅壞了他來修、校舍破了他來補……

他就是教師張玉滾。

2001年張玉滾師範畢業,

來到自己當年上課的教室,

映入眼簾的依然是

“破桌子,破水泥臺子,

裏面坐著十來個土孩子”。

張玉滾鼻子陡地一酸:

“啥也不説了,我不走了!”

這一幹就是17年。

在張玉滾的辦公室裏,

有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擔,

兩米長,黝黑髮亮。

他曾靠這根扁擔,

把學生的課本、作業、文具挑進大山。

幾十公斤的擔子、幾十里的山路,

一挑就是5年。

談起未來的打算,

張玉滾説: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大山裏的孩子,

而我更願意做一輪明月,

守望這片希望之花,

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感謝張老師

點亮學生人生


她,

在海拔3000多米大涼山的講臺上,

不但每天堅持上課,還走遍全村,

把適齡孩子拉回了課堂。

她就是謝彬蓉。

謝彬蓉曾在偏遠地區當兵服役20年,

退役後到四川涼山當起了支教老師。

她自編歌謠教孩子們識字,

並把課文改編成情景劇,

鼓勵他們站在講臺上大膽發言。

幾年下來,

當年拖著鼻涕、灰頭土臉的孩子們,

變得整潔、懂禮、自信了。

在她眼裏,

孩子和家長的信任,就是無盡的幸福。

“孩子們對我的愛,潤物細無聲”。

感恩謝老師

璀璨了學生未來 

一支粉筆,兩袖微塵,

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感念師恩,

在今日,在每一日。

老師,節日快樂!



監製丨李浙

主編丨王興棟 柴婧

編輯丨史萌

新聞首頁
分享到: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