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紀錄片為啥不能賺錢,這個思維定式要改一改”
提到《我就是我》,業內會習慣性地拿同為選秀節目轉制到大銀幕的《爸爸去哪兒》大電影做類比,從而得出結論:“這又是一部靠電視節目圈錢的電影。”這樣的聲音讓范立欣聽著很刺耳,“為什麼大家就認為紀錄片不能上院線賺錢呢?”
問題1:《我就是我》是一部圈錢的粉絲電影嗎?
范立欣:《我就是我》不是粉絲電影,它是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關於實現夢想的故事。像華晨宇,來自單親家庭的他其實是為了向世界證明自己並沒有那麼差。像歐豪,從一個小漁村來,送過外賣,生活經歷讓他很直白地渴望成功,成功了之後也會有危機感。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的中國年輕人的故事。片子的核心就是年輕人不斷去挑戰比賽甚至生活的規則。
問題3:觀眾總覺得紀錄片不應該上院線掙錢,就應該苦大仇深?
范立欣:我們的思維定式應該改一改。如果做紀錄片不掙錢,那靠什麼來維持紀錄片的生存呢?我覺得紀錄片能掙錢是一件好事,意義比商業片掙錢還要大,因為紀錄片包含了對社會的責任,説明觀眾有社會責任心。以前總覺得紀錄片是電影圈中的“二等公民”,做什麼都躲躲閃閃的,希望有一天紀錄片能公平地在院線和商業片競爭,甚至成為電影市場的主角,紀錄片工作者能像國外同行一樣享受觀眾的掌聲。
問題4:可以把《我就是我》看成一部純粹的商業片嗎?
范立欣:算是紀錄片和商業市場融合的第一次嘗試吧,它不是完全的商業片,是很強的紀實電影。我希望自己能記錄下這個時代,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通過我的電影來看清自己所處的時代。
問題5:你會像商業片導演那樣關注電影的票房?
范立欣:畢竟這是我的第一次嘗試,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市場去檢驗吧。我現在比較擔心的是該如何讓觀眾走進影院,可能他們一聽是“快男”,就會有偏見,其實只要去影院看了電影,這種偏見就會被打消。我當然也希望票房能夠很好,這樣才足以證明觀眾是有眼光的,是懂得欣賞紀錄片的,更多的紀錄片工作者才有繼續工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