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國家宇航局的實驗室內,工作人員在密切關注電視屏幕上“深度撞擊”號探測器釋放的撞擊器“擊中”目標──坦普爾1號彗星的全部過程。 新華社發
一部以星空為銀幕的最新“美國大片”向地球公眾放映。它的名字叫“撞擊彗星”。
這一刻,在距地球1.3億公里之外的茫茫太空,撞擊器準確擊中坦普爾1號彗星的彗核,砸出一個足球場大小、十幾層樓高的大坑,激起大量塵埃,如焰火般熠熠生輝。
這不是電腦製作,不是7年前夢工廠和派拉蒙出品的幻想的《彗星撞地球》,這是真物實景,出品人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美國馬裏蘭大學及某航天技術公司。
這一幕傳回地球,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實驗人員為之歡呼;在中國,電視機前觀看CCTV直播的我們也激動不已。
有人問:“我們為什麼為美國人的太空探索成就歡呼?我們憑什麼為此感到激動?”有人説:美國人的科學成就給予中國科學家們強烈的思想撞擊,我們怎樣積極為將來的科學研究做好準備?
一系列由此引發的問題意味深長。
面對茫茫太空,我們自覺不自覺地把人類看作了一個整體。當我們站在星空的高度上,地球就是一顆藍色孤星,人類沒有理由不同舟共濟、同甘共苦。正是在此意義上,我們把“撞擊彗星”這部大片看作全人類的傑作。
“撞擊彗星”顯示的技術進步,是人類文明的共有成果,但是技術向來就是一柄雙刃劍,它既可以造福於人類,也可以對人類自身的生存形成一種危害。我們所處的世界還遍佈矛盾和衝突的現實與記憶,也怪不得有人從“撞擊彗星”聯想到了“星球大戰計劃”。而一個要求人類通力合作的太空新時代尚在等待分娩中。
從1.3億公里外的撞擊現場到地球之上,一些“鏡頭”看上去那麼眼熟。當彗星和小行星來襲,當外星人入侵,當人類面向宇宙迎接太空的挑戰,美國人站出來了。7月4日,正是美國獨立日。美國人選擇這個日子實施“深入撞擊”計劃,大概真把它當作國慶獻禮片了。
我們很佩服美國人的探索精神和自信心,我們更希望看到超越技術背後的“地球村”精神,就像楊利偉在太空艙上展示聯合國國旗時,我們能夠感受到的那份對人類和平與發展的深沉祝願。 ( 本報評論員 劉縣書)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