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0日 13:02 來源:新華社
“明天白天,多雲,風力二、三級,最高氣溫零攝氏度……”聽著天氣預報播報,誰會想到,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為天氣預報系統的建立默默耕耘;有多少人知道,這位老人對我國氣象學、大氣科學和氣象業務殫精竭慮。
“這個崇高的榮譽不只是對我個人科學生涯的肯定,更是授予氣象科學界這個群體的。”今天,這位老人走到臺前,從國家主席胡錦濤手中接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證書,在媒體的閃光燈前微笑著,平靜而泰然。
他,就是我國氣象學泰斗──葉篤正。
| |
國家至上
“是新中國的成立召喚我回到祖國,使我有了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舞臺。”早年留學美國的葉篤正,學成後最擔心的就是報國無門。“國家的需要,科學的前沿成為我科學探索的指南。”這成為他多年治學的基本準則之一。
葉篤正曾經和美國好友卡普蘭教授有過一段簡短的對話。
“如果你一直在美國工作,會寫出更多的文章。”
“文章數量固然可以説明成績,但美國能給我建立一個研究所,帶領大量同行一起工作,為國家的氣象事業發展貢獻力量的機會嗎?不能!”
於是葉篤正把“科學工作者既要實事求是,追求真理,更要把自己的事業與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利益緊緊聯絡在一起。”這條理念貫穿于科研始終。
上世紀五十年代,百廢待興。祖國豐富的氣象資源也為葉篤正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開創青藏高原氣象學。葉篤正首先發現圍繞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以及它們匯合成為北半球最強大的急流,嚴重影響著東亞天氣和氣候,為青藏高原氣象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創立東亞大氣環流和季節突變理論。他和同事發現東亞和北美環流在過渡季節有急劇變化的現象。這一發現對我國天氣預報有重要意義。
--創立大氣運動的適應尺度理論。葉篤正通過一系列工作建立的理論,解釋了大氣環流中究竟是氣壓場還是風場為主導,這一學術界的長期爭論的問題,在天氣預報業務上也有重要的應用。
……
科研一定要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這句話,在葉篤正心裏生根發芽。他積極參與和指導建立了中國氣象業務服務系統,為中國氣象局的“氣象中心”、“氣候中心”、“信息中心”的建立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他對科學和國家發展的貢獻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承認,也為他贏得了眾多榮譽: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陳嘉庚地球科學獎;世界氣象組織授予的最高獎--第48屆國際氣象組織獎……
葉篤正的治學格言中最重要一條:想國家之所想,及國家之所及,看準國家的需求,並使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研究方法。
求實篤正
“葉老喜歡野外科考,總要親自到實地察看。”葉篤正的學生黃榮輝院士説起他做學問的深入求實,就總要提起兩年前的一件事。“我們在塔克拉瑪幹沙漠建了一個氣象觀測站,當時87歲高齡的葉老一定要親自到那看看。觀測站條件艱苦,盛夏中午的高溫將近60攝氏度,沙漠的陽光毒,曬得人無處躲藏。可葉老不光考察了觀測站,還不顧勞頓進了羅布泊。”
葉篤正坦言科研成功的秘訣:求實、求實、再求實;認真、認真、再認真。“搞科學研究必須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這是每個科研工作者都必須遵循的準則。”
黃榮輝院士記憶中的片段就足以證明葉老的言傳身教。“他一向治學嚴謹,寫文章從來不用大字眼。有一次我起草的論文裏用了‘葉篤正發現’這幾個字。給他審改的時候,葉老馬上説,‘文章裏不要用大字眼嚇人。我的一個觀點,又不是科技上的重大發現,改成‘葉篤正指出’。”
當時研究氣象災害的科研項目中,黃榮輝提出了“東亞氣候系統研究”的課題。葉老看過以後説,“這個題目太大了,覆蓋整個東亞。你的研究範圍到不了,不能這麼提。”於是葉老把它改成“影響東亞氣候的海陸系統研究”。
“大師的學風和為人,正如同他的名字‘篤正’,求真求實求正,有科學家的良知和為人師表的風範。”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王會軍道出了葉篤正治學的真諦。
“我最不喜歡唯唯諾諾的學生。你説什麼,他都説‘對’‘好’。總把‘某某説的’挂在嘴邊,這樣的學生不行。我喜歡敢對我説‘不’的人,並且能講出自己的道理。”葉篤正教育學生不要迷信權威,“説‘不’的學生好,能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我也能從他的思想中受益。”
不但嚴格要求學生,葉篤正認為科研人員都要具備基本素質:不怕權威,敢於挑戰;從國家戰略角度出發搞科研;眼光遠大,能看到今後幾年甚至更長遠的發展。
創新不已
“誰説老人不能創新?”王會軍所長的一句話扭轉了記者根深蒂固的觀念。不只是年輕的科技工作者,90歲的葉篤正也在科技創新的路上“飛奔”。
建立天氣預報和應用的信息交換平臺、關注全球氣候變暖、預言氣象學科的飛躍……葉老雖然年事已高,但科學前沿的各種新鮮的思路仍然在他腦海中閃現。
葉篤正正在針對目前天氣預報的系統性調整進行考量。“農民種地,天時很重要。天氣預報就要準確,符合農業生産的要求。我們現在的預報播出去就算了,一旦不準確,農民就要被動的接受損失。能不能改變現在的預報系統,把預報和生産實際的需要相結合,建立統一的互動信息交換平臺,讓天氣預報更有針對性?”
全球氣候變暖對葉篤正來説是涉及氣象學、大氣科學和氣象業務的綜合課題。“我已經快90歲了,一直生活在北京。記得年輕的時候,北京每年都下很厚的雪,可現在很少了。人類的生産生活向大氣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全球氣候變暖,不但影響中國也深刻影響著世界。”
他的思考更深遠。“全球氣候變暖,究竟人類活動對大氣和地球影響如何?人類將如何適應這個變化?怎樣改變生産生活方式?應對變化,國家、政府、企業、個人分別扮演何種角色?”
“人類有序活動”概念,在葉老一連串的問號中應運而生。他組織領導我國氣象學界開始針對氣候變化展開研究,並積極參加全球變化科學組織的創立。“地球上生存的每個人都要理解這個問題。這不是一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全人類共同要面對的。”
葉老耄耋之年仍然俯身科技前沿,進行前瞻性思索。他最近剛剛發表了一篇論文,預言在今後的10年到20年中,全球和中國的大氣科學必將有跨越式的大發展。我們如何應對這種機遇和挑戰?我們國家的大氣科學發展何去何從?
葉篤正從到美國求學開始,就用隨身攜帶的小本,把思想中的“靈感火花”逐一記錄下來。對學問孜孜以求,對國家赤膽忠心,對人類前途深邃洞察,是葉篤正創新的動力源泉。
“科研不能光靠個別人。為探索地球大氣的奧秘,需要有更多的年輕人參與研究,發揮團隊精神,大家一起往前闖!”葉篤正講到這裡,把手臂在空中一揮,向青年人發出了召喚。(新華社記者 楊維漢)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