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古羅馬人的烹調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10日 14:30 來源:CCTV.com

  很多關於古羅馬人飲食習慣的證據,讓我們對這項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有了很深的了解。這些證據來源廣泛:在維蘇威火山旁,對已經碳化的城市遺址進行分析;大量的圖畫資料;以及對烹調情有獨鍾的古羅馬人的文獻著作(關於食品的書目有卡托(Cato)所著《論農業》,瓦羅內(Varrone)所著《論鄉村》和普裏尼奧(Plinio)所著《自然史》)。在太巴列時期,塞留斯(Celius Apicius)奉命將大量珍貴的食品烹調法收入到名為《論廚藝》的書中。在古羅馬文明起源時期,人們認為食物僅僅是基本需求,情況與後來差別很大。此時每頓飯都相當簡單,以穀類食品和蔬菜為主,不需要特別準備。典型菜肴是小麥粥,還有比較流行的是蠶豆湯、扁豆湯、雞豆湯,或者簡單的青菜,比如萵苣和卷心菜,直到公元前二世紀麵包才開始流行。和東方世界的第一次交流,為古羅馬人的飲食習慣帶來了改變。逐漸人們在烹調過程中使用香料、一些罕見果類(本都的櫻桃,亞美尼亞的杏子和非洲的棗椰)和高級葡萄酒。慢慢的,食品的種類越來越多,烹飪也越來越細緻。以澱粉為主的主食分類越來越細:不同種類的麵包、軟蛋糕或酥蛋糕、夾心麵糰越來越經常的出現在古羅馬人的飯桌上。但變化最大的是葷菜和魚。羊肉、家禽肉和豬肉當時最為流行;牛肉因為價格昂貴,僅在特別場合食用。野味也悄然出現,特別是野兔肉、鹿肉、野豬肉和野雞最為常見。野味的出現應當歸功於當地大面積的林地,非常適合打獵。紅鶴和睡鼠對於我們現代人相當陌生,但是他們的肉鮮嫩多汁,在當時非常流行。人們還嘗試利用一種特殊的籠子,將睡鼠養在家中。這種容器由陶土製成,裏面是螺旋形的通道。蒸魚、炸魚、烤魚受到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原料包括海裏最常見的青魚,到墨魚、龍蝦,再到罕見的大鯔魚、鱘魚和比目魚。在富貴人家裏,甚至設有水池飼養魚類和貝殼。自從塞爾吉奧歐拉塔(Sergio Orata)于公元前二世紀末公元前一世紀初之際實現了大量水生動物養殖後,養殖活動就越來越流行。古羅馬人如此喜歡魚類,以至於魚類成為了一種加隆醬汁(garum)的主要原料。這種醬汁當時非常流行,幾乎每碟菜中都要用到。做法是將魚內臟放在太陽底下直到腐爛,提取的液體就是這種調料。這個過程需要漫長的時間和相當的手藝,所以加隆醬汁的價值極高,一點點的售價就相當驚人。

  食品烹調的方式很多。各個住宅裏廚房的大小不一。有的住宅裏根本不存在廚房,煮飯似乎必須依靠活動爐灶。在富貴人家裏有專門的廚房,廚房墻上有覆蓋著磚頭的臺灶,半圓形的壁櫥用於放置木頭,食物就在點燃的木頭上煮熟,有時使用支架,有時不用。清蒸、油炒和燒烤食物相當簡單。在帝國時代,廚房逐漸變得華麗精緻,甚至引人注目。人們開始流行在牛奶或蜂蜜中烹制食物,各種關於烹飪的奇思妙想逐漸流傳,直至烹調藝術的出現。每一位有才幹的廚師都應當會烹制botella和farcimina;或是為魚和肉填入各種各樣的填餡(從水果到各種肉類蔬菜);或是利用工具和模具讓食物看上去與眾不同。

  宴會剛開始提供雞蛋和橄欖,或者小扁豆、玉米、葡萄、榛子和棗椰,它們都是只需稍稍加工即美味可口的食品,無論多精緻的菜肴也無法代替它們。根據古代文獻記載,當時大量使用香料(特別是胡椒,甚至用於家庭甜食中)和蜂蜜,所以食物的味道應該以酸甜為主,有一些辣味。

責編:李菁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