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釋迦牟尼化馴服大象那羅吉裏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9日 16:50 來源:CCTV.com

    印度,比哈爾

    約900年(波羅王朝)

    綠泥石,高33寬20.3厚7.6厘米

    費城藝術博物館,喬治•W.B泰勒基金收購 1921-36-15

    東印度是歷史上的佛陀在公元前6世紀到前4世紀期間生活和教化的地方,在那裏製作的雕刻中頻繁刻畫釋迦牟尼佛生平的八件大事。到這些大事發生的地方朝聖已成為宗教修煉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關於釋迦牟尼生平的一系列大事已標準化了,每個事件的發生地都已成為聖地。在8至12世紀統治東印度的強盛的波羅王朝統治下的雕刻家系統地生産了刻畫這些佛傳場面的成套雕像。這些成套的雕像不僅講述了釋迦牟尼的故事,而且提供了可以用於禮拜的精神朝聖。

    這八件大事是:一釋迦牟尼的誕生;二悟道;三初次説法;四舍衛城神變;伍從三十三天降凡;六馴服野象;七獼猴奉蜜;八寂滅或最終進入涅槃。刻畫這八個佛傳場面的各個浮雕,經常安置在本身用於標誌佛教遺址的一種建築形式窣堵波(半球形的舍利塔)表面。這件雕刻可能就是為放進佛塔而作的,其中在佛頭兩側各有一座小塔的形象。

    這件浮雕刻畫的是第六件大事,當時釋迦牟尼馴服野象那羅吉裏。年邁的佛陀在穿過王舍城(今拉傑吉爾)時,一頭兇猛的公象向他衝來,這頭野像是釋迦牟尼的堂弟提婆達多和尚想篡奪控制佛陀的信徙(僧團)的權力蓄意謀害佛陀而放出來的。面對狂怒的大象,釋迦牟尼毫不畏懼,大象被這種精神威力征服屈膝拜倒。這一事件通常被解釋成佛陀征服了世間的邪惡和自我內部的野性。這件浮雕通過顯示身穿僧衣平靜站立的釋迦牟尼的高大形象與屈從的大象那羅吉裏的渺小形象的對比來講述故事。一個小僧徒拿著化緣缽和討飯棒,在大象對面從視覺上保持了構圖的平衡。

    波羅諸王是印度教和佛教信徙,有時輪流信奉,有時同時信奉這兩種宗教。在這一王朝統治下的雕刻家偏愛一種紋理密的岩石(綠泥石),當表面磨光時,綠泥石呈現一種獨特的黛黑色光澤。

責編:李菁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