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樂觀對抗癌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5日 15:31 來源:CCTV.com

  癌症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一大殺手,每年全球有1500萬人患上癌症,有130萬人死於癌症。人為什麼會得癌症,究竟怎樣遠離癌症,能否避免癌症的發生?《走近科學》欄目即將推出系列節目《癌症檔案》,為你逐一解讀宮頸癌、鼻咽癌、肺癌、肝癌等六大癌症高發之謎。

  10月25日下午14:00點,北京腫瘤醫院院長遊偉程教授以及策劃製作《癌症檔案》的一線記者做客CCTV.com在線聊天。


北京腫瘤醫院院長遊偉程教授(中)、《走近科學》欄目執行主編宋岩君(左)、《走近科學》欄目編導宋英慧合影

  [專家:遊偉程]:開場白: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北京腫瘤醫院遊偉程,非常高興能夠和大家共同討論一些關於腫瘤方面的問題。

  [編導:宋英慧]:開場白:大家好!我是《走近科學》癌症檔案的編導宋英慧,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跟大家交流。

  [主編:宋岩君]:開場白:大家好,我是《走近科學》的編導宋岩君,很高興與大家一起聊一聊關於癌症的話題。

  求醫問病

  [xlc]:諮詢過繼免疫治療的療效

  遊教授:

  我是一腎透明細胞癌患者,今年三月份做腎癌根治術後,用干擾素治療一月後因白細胞下降,肝功能損害,而停用干擾素,因此腫瘤對化療和放療不敏感,目前僅服用扶正固本的中藥。我想諮詢:

  1.腎透明細胞癌目前有些什麼新藥?新治療方法?

  2.過繼免疫中LAK、CIK,據説對腎癌有較好的療效,因費用昂貴,以不屬於公醫範疇,不知現在這種治療方法確切的療效如何?有具體的統計數字嗎?如果有較高的性價比,我再去做這治療。

  廣州患者

  [專家:遊偉程]:腎癌的術後治療採用一些免疫療法是有必要的,目前發現一些副作用,可以再觀察一段時間。總的講,腎癌治療的愈後比較好,但是要有計劃的進行復查,特別注意是否發生轉移。過繼免疫治療,比如像LAK、CIK、DC治療對部分腎癌患者治療還是有比較好的效果,我們國家開展這方面的研究時間還比較短,還缺乏大樣本治療結果的前瞻性觀察,所以統計數據還不完整。北京腫瘤醫院內科郭軍教授用免疫治療方法已經治療近百例腎癌和黑色素瘤病人,取得了一些良好的結果,具體的細節可以跟郭教授諮詢。

  [葉涵21]:肝硬化能否轉成肝癌?

  遊教授:我是一名肝硬化患者,已經是失代償期了,患了2年多了,現在肝區有時候疼痛。我擔心會不會轉成肝癌?急盼遊教授回復。謝謝。

  [專家:遊偉程]:肝硬化是肝癌非常危險的因素,應該積極的進行檢查。最常見的檢查方法是B超,另外,可以做一些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像甲胎蛋白的測定,另外肝功能也要進行檢查。不一定所有的肝硬化一定發展成肝癌,但是應該高度重視。現在我給你的回答就是:到腫瘤專科醫院進行檢查,並且要經常復查,這些檢查都是無創性的,很安全。

  [hurong97]:直腸癌何時吃中藥?

  2005年2月18號 直腸三期根治術,中分化腺癌(潰瘍型,直徑4.5cm),腫瘤旁(2/2)及乙狀結腸係膜(1/2)淋巴結內轉移,腸係膜上段(0/1)及中央群(0/2) 淋巴結內無轉移,現已完成五個療程化療及25次放療,了解到北京抗癌樂園的病友多用幾年的中藥以防止復發及轉移,不知何時開始吃中藥合適?現在大夫不讓吃中藥,擔心影響血象,不利於第六期化療的進行.

  [專家:遊偉程]:因為您在北京,比較方便,我建議您諮詢北京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李萍萍教授和消化內科沈淋教授。

  [shizhan]:我爸患肝腫瘤3公分,以3個月前手術切除,沒過幾天又發現有了,現在有17MM,身體還好,胃口也很好,問應怎麼辦,有沒有藥可控制

  我爸患肝腫瘤3公分,以3個月前手術切除,沒過幾天又發現有了,現在有17MM,身體還好,胃口也很好,問應怎麼辦,有沒有藥可控制?

  [專家:遊偉程]:手術切除後又發現新的腫瘤是有可能,因為在手術前其它部位的腫瘤還難以發現,手術當中醫生也不可能用肉眼發現。現在我認為還是比較早期的,儘管發現新的病灶,還應該進行積極治療。肝癌的治療方法除手術之外,還可以進行介入、射頻治療,所以可以到腫瘤醫院請求會診,選擇比較好的綜合治療方法。

  [慧心蘭質]:肝癌術後治療及注意事項?

  我父親(今年70周歲)於今年6月12日做肝癌切除手術(6*6cm),並與7月20日做介入治療一次.9月初做CT.驗血復查未發現問題.10月18日單位體檢做B超為發現問題,醫生建議再做一次介入治療,但是我父親認為介入治療副作用大,他本身有糖尿病.腎臟不好(蛋百尿有3個+號),術後身體剛剛恢復差不的多不願意做介入治療,我們做兒女的也不知如何是好,請給我一個較好的建議,我們應該多長時間復查一次,救救我父親吧!!恭候佳音,謝謝!!

  [專家:遊偉程]:你父親現在的治療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因為任何治療都需要一個比較良好的條件,現在你父親一個注意上次手術時間比較短,還有一些其它的慢性疾病,是不是在適合做介入,我建議多請幾位醫生,包括介入治療醫生進行會診評估,做出一個比較好的決定。此外,除介入治療以外,在B超引導下的射頻治療也是一種治療肝癌的方法。北京腫瘤醫院B超科陳敏華教授治療過幾百例肝癌病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和她聯絡,聽聽她的意見。

  [xiaoyaya6]:現在肝癌是絕症嗎?

  以目前的醫療手段來説,肝癌是絕症嗎?得了肝癌應該怎麼辦呢?難道就直接等死嗎?更不要説是門靜脈有癌栓了。

  [專家:遊偉程]:肝癌是病死率比較好的腫瘤,目前來講,早期的腫瘤生存率比較高,到中晚期的時候,治療效果比較差,您提到已經發現門靜脈癌栓屬於比較晚期,治療效果比較差一些。

  [風8839]:請記者回答

  請問記者同志,是不是高發地遍地都是癌症病人?

  [主編:宋岩君]:當然不是。所謂高發是指比世界的一個平均值要高,比如説我們去河南林州市盤陽村採訪,那是一個高發地區。據那裏的村醫介紹,這個村大約有3200人,每年得食管癌的人大約是七、八個,多的時候會有九個。這就算發病率非常高的。

  [liu24]:肝癌諮詢

  我父親原來一直是乙肝伴隨肝硬化,但是身體一直都感覺不錯。2003年5月身體不明原因的消瘦,經檢查為肝癌,腫塊有完整包膜,直徑6cm,經過手術病理檢查為高分化腫瘤。手術以後做了兩次介入化療,並且做了脾栓塞,之後病情一直穩定,2005年7月開始頻繁發燒,經檢查為肝癌復發,還伴有少量腹水。經醫生診斷不能再次手術,就間隔一個月連續做了兩次導管介入,目前病情穩定,在家休息,醫生説一個月後復查。我想諮詢:目前肝癌還有什麼其他好的治療辦法?醫生還建議做個微波刀輔助治療,不知效果如何?由於介入化療身體發應很大,有的醫生建議連續做,有的醫生建議修養修養再做,不知該如何掌握這個平衡,該做多少次?每次間隔多少時間?可能問題有些多,由於治病心切,還肯專家給予幫助。


北京腫瘤醫院院長遊偉程教授

  [專家:遊偉程]:你的父親肝硬化發生肝癌是非常常見的,從2003年開始治療到現在已經兩年,應該説治療效果是好的。現在復發,病情更加嚴重,治療方法可繼續用介入或射頻,可能就是你所説的微波刀進行治療。但現在復發的情況應該做評價,比如説復發的腫瘤是單發還是多發?大小,所以我無法回答你具體的治療方法。我不清楚你在什麼地方,哪些醫院可以幫助?但是應該還是找當地省以上腫瘤專科醫院進行治療。儘管肝癌復發病情比較複雜,但是應該有樂觀態度積極進行治療。

  [愛心琳兒]:面對肺Ca骨轉移Ca,全身多處骨代謝病變的病情,我們應該如何做?

  患者男性,年齡61歲,肺患。

  2005年3月17日在北京鐵路醫院化驗結果:

  (左肺下葉),中分化腺癌,部分區域呈乳頭腺癌改變,癌組織伴有神經內分泌分(大小322.5cm 222cm),侵犯臟層胸膜,表面有瘢痕結節開成。送檢手術支氣管殘端乾淨,未見癌組織殘留。淋巴結內癌組織轉移3/7枚(其中肺門淋巴結2/5枚,支氣管旁淋巴結0/1枚,下肺韌帶1/1枚。免疫組化:CK+;NSE+;P53+MDR-;PCNA+;Syn。

  2005年10月13日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化驗結果:

  全身骨顯像結果:全身骨可見顯影,于前位及後位圖像均示兩側脅骨內有多處呈點狀的放射性濃聚灶,右髂前下棘處,左側髂前下棘處,亦有放射性濃聚灶;另于後位圖像上示脊椎內、右側肩胛骨內亦均有多處呈點狀分佈的放射性濃聚灶,其餘部分骨骼內放射性均勻。

  論斷:全身多處骨代謝病變;骨轉移Ca。

  現患心率每分鐘130,體重明顯消減,臥床。

  我們應該服用何藥,進行何種治療。

  [專家:遊偉程]:肺癌骨轉移是個非常常見的繼發性病變,在治療肺癌的同時應該特別關注骨轉移,如果多發性的情況下,應該針對骨轉移進行一些必要的藥物化療。具體情況需要更加詳細的跟主管醫生進行溝通,另外,有必要的情況下請一些專家進行會診,每個情況比較複雜,所以具體的情況還應該由當地的主診醫生進行處理。

  [愛心琳兒]:可是病人在化療過程中,對藥物過敏,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專家:遊偉程]:藥物過敏,首先要看過敏的程度,如果比較輕的話,通過一些對症的處理就可以解決,但如果過敏比較嚴重,我們要考慮其它的替代性藥物。一般來説,一個化療方案的確定是很有針對性的,但是方案可能不止一個,需要跟醫生進行溝通,另外醫生也會根據副作用的情況進行調整。

  [東陽1]:直腸癌2-3級,手術根治術順利,發現直腸粘膜有一淋巴轉移癌,一期化療結束。請問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可以治愈嗎?21日在中央4台看到新聞清華大學生物與技術研究的治療腫瘤“饑餓法”是否有效?有關資料上説中藥治療是否有益?

  [專家:遊偉程]:直腸癌2─3期,如果沒有發生遠端轉移,比如説肝,預後還是很好。我建議還是採用正規的化療方法進行治療,預防控制遠端轉移的可能性。我並不了解腫瘤的“饑餓法”,因此無法評價。中藥治療對於扶正有一些作用,可以幫助病人改善全身情況,但要正確,北京腫瘤醫院中醫科李萍萍教授多年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找她諮詢。

  [あうぎちぷ]:肺癌家屬的諮詢

  遊教授:

  你好!我想問您一下,我爸爸是近期發現的腦瘤在8月動的手術,在看病理時,發現是肺轉移的,經檢查是肺癌。現在在做化療,一次比一次見輕。您能分析一下康復的概率是多少?請問還有什麼治療的方法?得了癌症還有治嗎?謝謝!!!

  [專家:遊偉程]:腦部腫瘤患者發現原發性肺癌是選擇正確治療的重要步驟。總的來講,肺癌病死率還是比較高的,但是一些病人還能夠活的比較滿意的生存率,比如三年或者五年的生存。對於腫瘤的生存來講,我們通過大樣本的統計,只能判斷治愈的概率,因為每個腫瘤病人個體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很難做預期的判斷。現在非常高興通過化療看到患者在改善,希望能夠獲得比較好的長期效果。目前病人已經出現腦轉移,化療還是正確的,肺部手術可能不適合。

  [人見人愛的貓瞇MM]:最近一段,經常能看到一些新聞,説某個污染特別嚴重的村莊都變成癌症村了,請問環境因素在癌症的發病因素中佔多大比例?

  [編導:宋英慧]:我在做節目中有這樣一個感受,其實癌症遺傳因素不到5%,95%的是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

  [專家:遊偉程]:有關這個問題,前一階段媒體進行了比較廣泛的報道,比如説在陜西癌症村,天津某地腫瘤高發地等。黨中央還有國務院衛生部領導十分關注這一問題,多次組織了專家的論證,專家的普遍看法認為我們要持比較謹慎的態度看待這一問題。腫瘤的發生還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因此需要比較大的樣本來證實它的發病,另外人口的構成是否老化都會影響腫瘤的發病發面的絕對數字。現在由於傳染病的控制,老年性慢性疾病已經成為主要死因,一般來説癌症死亡佔全部死亡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換句話説,四個人和五個人當中的一人會死亡于癌症,所以,癌症死亡在很多地區已經佔第一位或者第二位死因。環境是否對腫瘤的發生有很大的影響,也是長期爭論的問題,在某些局部地區可能會有些影響,但是目前來講,科學家們認為環境指空氣、水的污染對腫瘤的發生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貓咪MM發火不做詩了]:癌症是不是絕症?為什麼我見過一個,在大醫院裏都被宣判死刑的,在回家等死的過程中,心情放鬆,過一段時間後,竟然奇跡的好了,請問這是什麼邏輯。

  [編導:宋英慧]:我在做節目的時候有這樣一個體會,其實癌症不是絕症,只要及早發現、對症下藥,要積極面對,有一個好的心情。癌症是可以戰勝的,在我們這個系列片中,肝癌的患者確實是奇跡般的恢復,並且存活了30年,我們採訪到的一個大的抗癌明星群體,他們都是積極面對病情,積極接受治療。現在依然健康地活著。

  [貓瞇mm受傷不能奔跑了]:現在癌症的治療有哪幾種,在省級以上的大醫院裏的腫瘤科在治療是不是大同小異。天天廣告裏,各種媒體中的治療宣傳有多少可信程度?

  [專家:遊偉程]:現在癌症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外科手術,內科化療,還有放射治療,生物治療,還有一些其它的方法,比如説介入治療,射頻治療等。現在在省以上的大醫院治療大致都可以包含以上一些治療手段,但是各個醫院由於發展的重點不同,治療的病種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患者還是有一定的選擇性。患者在患病以後可以了解一些信息,原因是可以通過各個大醫院的網上了解各個醫院的情況,再一個可以通過周圍一些獲得比較好的治療的患者來了解醫院,來選擇最佳的醫院。現在可以説省以上的大醫院的對腫瘤的治療都比較正規,有一定的優勢,通過來講,都採用了綜合治療的方法,也就是説不僅僅採用一種治療方法,常常是幾種治療方法的結合。關於媒體宣傳,我是這樣認為的,患有腫瘤以後還要找省以上的腫瘤專科醫院,任何有關能夠進行治愈,用某一種方法産生特效的宣傳,我認為都不是可靠的,缺乏可信。所以,儘管媒體上有關於很多的宣傳,包括一些非專科醫院,規模比較小的醫院,由於缺乏專家和正確的治療理念,療效評估缺乏可信的結果。因此,我還再次強調:應該到專科醫院進行診治。

  [編導:宋英慧]:我覺得有病還得去醫院,我在做節目的時候有一個體會,許多癌症患者由於沒有到正規的醫院接受得當的治療而喪失了最佳的時機,葬送生命,很可惜。醫生告訴我們,對於癌症患者來説,首診很重要。當然,光看廣告宣傳是肯定不行的。關於治療,應該有手術和化療,具體該接受哪種治療,醫生説了算。

  [dajun]:急切期盼你的回復,我母親得的是肺癌中的中心型高分化腺癌,左側原發,肺內轉移,已轉移到脊椎和鎖骨,現在在醫院進行放療,現在的精神狀態還可以。我想問問

  這種病應當如何治療 能夠治愈到什麼程度?有藥可以控制嗎?平時的飲食起居應注意到那些問題?最佳的治療方案是什麼!您在醫院出診嗎?期待你的回復!謝謝!

  遊院長 及編導

  您們好!

  我母親得的是肺癌中的中心型高分化腺癌,左側原發,肺內轉移,已轉移到脊椎和鎖骨,現

  在在醫院進行放療,現在的精神狀態還可以。我想問問 這種病應當如何治療 能夠治愈到什麼程

  度?有藥可以控制嗎?平時的飲食起居應注意到那些問題?最佳的治療方案是什麼!您在醫院出

  診嗎?期待你的回復!謝謝!

  [專家:遊偉程]:根據您的情況,肺癌的治療除了關注原發灶的治療,一般來説可能現在採用化療比較合適。骨轉移也應該積極採取化療加以控制,每個病人的情況不同,但是有相當多的病人對骨轉移控制相當好。化療會引起飲食方面的一些障礙,比如説噁心、吐,但是我覺得積極的調整好飲食,儘量避免通過腸內腸外的營養支持,這樣有助於化療期間的營養需要和恢復。至於最佳的治療方案,比較複雜,要根據每個人病期等因素進行制定。我現在不出門診,但可以到北京腫瘤醫院呼吸內科找劉敘儀,王潔教授,我相信他們會給你幫助。

  [陽光麗人20051]:請教:能不能請教一下,卵巢癌到4期是不是沒有治療的希望呢?

  能不能請教一下,卵巢癌到4期是不是沒有治療的希望呢?

  [專家:遊偉程]:卵巢四期腫瘤是屬於晚期,但還應該進行積極治療,有些效果還是蠻好的,我推薦北京腫瘤醫院婦科腫瘤高雨農教授,她在這方面治療很有經驗,可以跟她聯絡。

  [風8839]:請問現在哪種癌症比較好治療?

  [編導:宋英慧]:子宮頸癌是目前可以預防、可以治愈的癌症。我在節目中採訪了這方面的專家,專家説:“目前已經有疫苗問世了。”其實,癌症不是註定的悲劇,希望大家正確對待。

  [風8839]:請問是不是體內所有的瘤都有可能轉化為癌症腫瘤的危險?肝部的血管瘤,囊腫會不會轉化為肝癌呢

  [專家:遊偉程]:體內的腫瘤分兩種:一種是良性,表現生長緩慢,不發生轉移,另外一種就是所謂的惡性腫瘤,生長速度快,可以發生轉移。人體內可有一些良性腫瘤,比如説子宮肌瘤、脂肪瘤,這些瘤子一般不會發生惡變,如果生長到妨礙器官的功能的時候可以切除。肝部的血管瘤和囊腫屬於良性,一般來説,不會發生惡變,但應該給予積極的治療,因為如果這些病變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會影響肝功能。

  [風8839]:怎樣才能有效地預防癌症的發生

  [編導:宋英慧]:勤體檢、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營養均衡,密切注意身體的異常信號,注意身體的鍛鍊,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態。


《走近科學》欄目《癌症檔案》編導宋英慧

  創作感言

  [科技頻道版主]:想問節目編導,是什麼促使你們做這樣一個系列節目?

  [編導:宋英慧]:三個月前,我們看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一位教授的學術文章,上面有許多關於死亡高發區的地圖,觸動很大。決定深入了解一下,發現因為癌症死亡的有很大一個群體,就策劃了這樣一個系列片,試圖揭開癌症高發之謎,想引起觀眾對癌症的重視以及對自身生活方式的一個正確認識。

  [科技頻道版主]:目前關於健康醫療方面的節目有很多,作為一檔科技類節目,請問宋岩君編導:你認為走近科學所做的這個系列節目的側重點在哪?與其他醫療健康節目有哪些不同?

  [主編:宋岩君]:現在的醫療健康節目很多,我們欄目對這類欄目也非常關注,但是,大多數的節目關注的是一些比較少見的、稀奇的一些疾病,或者是一些急救的一些話題等,這套系列相對於其他的節目來説,所涉及的內容是大家都非常關心的,我們希望通過做這套節目能夠告訴大家一種健康的觀念,癌症如果能做到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就不是一種絕症,而且我們也為大家揭示了一些癌症高發的原因,通過這些原因我們也可以在預防癌症方面做一些工作。


《走近科學》欄目執行主編宋岩君

  [梨花滿地]:和癌症患者接觸,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請問你們採訪了那麼多癌症患者,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有些是家族患病,在採訪中是不是會擔心患者對逝去親人的懷念?或者更加增添他們的痛苦?

  [主編:宋岩君]:我們在採訪的時候的確見到了很多癌症患者,有些人很痛苦,有些人很快樂,比如在我們在廣東採訪鼻咽癌患者的時候,他一家人八個兄妹,有四個人都得了癌症,這種癌症還有一定的遺傳背景,我們的主人公對此憂心忡忡,非常痛苦,我們在採訪時,並不是想展示採訪對象這種痛苦,而是想通過採訪對象所經歷的事情,告訴大家,這種癌症的發生相關的一些因素。再比如我們在採訪在河南採訪食管癌患者的時候,那幾位患者經過手術治療以後,都已經存活了十幾年,外表來看,與常人沒有什麼區別,通過對他們的採訪,我們能體會到對癌症的及早治療帶給他們的喜悅。

  [科技頻道版主]:請問節目編導,在製作《癌症檔案》這套節目的過程中,對你觸動最大的是什麼?

  [編導:宋英慧]:我覺得老百姓對待疾病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忍”,小病扛著,大病扛不了再去醫院,這對於任何疾病都是致命的,因為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本來是最好治的病也成了不治之症。不但背上了沉重的經濟包袱,而且身心受到了折磨。我們這個系列片,也是想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告訴大家,癌症其實不是絕症,如何珍愛自己的生命、關愛家人的健康。

  [編導:宋英慧]:比如,在週四要播出的節目子宮頸癌高發之謎,就有這樣一個家庭母女三人共同患病,命運卻不同。母親由於發現較晚,過早去世。姐姐由於“忍”,也“忍”掉了生命。妹妹在普查當中被及早發現,治療得當,目前健康地活著。

  [梨花滿地]:請問那位美麗的女編導,你在做這期節目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請問那位美麗的女編導,你在做這期節目的時候,面對這麼多的癌症患者,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麼人?什麼事呢?

  [編導:宋英慧]:面對任何問題都應該有良好的心態,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本週六要播出的那期節目──《肝癌高發之謎》,主人公是一位教師,30年前29歲的他患上了肝癌,他寫了《死亡日記》,把自己的體會全部用記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在醫生的治療下,這位患者奇跡康復。我覺得不是偶然,所以感覺不管是對待疾病還是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個良好的心態。從這個系列片中,我感觸很深,覺得人的健康不只是生理上的,還有心理上的。

  [梨花滿地]:請問主編宋岩君,你了解過那些癌症患者為什麼是痛苦的?又為什麼快樂了嗎?

  [主編:宋岩君]:失去親人讓他們感到痛苦,延長的生命讓他們感到快樂。

  [梨花滿地]:僅僅只是失去親人的痛苦嗎?他們在失去親人的同時對癌症?對死亡難道就沒有什麼表現?

  [主編:宋岩君]:希望你能關注我們從明天開始播出的《癌症檔案》系列節目,從中你可能會更感性的體會到他們的痛苦與快樂。

  [風8839]:請問女編導,怎樣才能算得上是心理上的健康呢?

  [編導:宋英慧]:我覺得是從容面對工作、生活以及周圍的一切。

  [編導:宋英慧]:結束語:謝謝大家參與這次在線!還是希望大家收看從明天開始要播出的《癌症檔案》系列節目,給我們提出寶貴意見。最後祝大家遠離癌症、身體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

  [主編:宋岩君]:結束語:感謝與大家交流,希望大家關注我們從明天開始播出的節目,也希望大家長期關注《走進科學》這個欄目。

  [專家:遊偉程]:結束語:非常高興和大家在一起交流,我希望腫瘤患者抱有樂觀的心態,積極進行治療,現在治療的方法和效果比起十年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另外,我也建議腫瘤患者一定到腫瘤專科醫院進行治療,這樣可以獲得比較全面的綜合性的幫助。謝謝大家!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