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開平碉樓(六):《抗日堡壘》(探索發現2007-184)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06日 16:39 來源:CCTV.com

     

視頻: (一)  (二)  (三)  (四)

     橫跨永定河的盧溝橋,位於北平西南十五公里處的宛平縣境內。

    1937年7月7日夜晚,在盧溝橋附近駐紮的日本軍隊,舉行所謂的軍事演習,並聲稱有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內搜查。

    遭到中國守軍的嚴詞拒絕後,日軍悍然炮轟盧溝橋,繼而進攻宛平城。從而揭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

    盧溝橋傳來的隆隆炮聲,打破了“立園”往日的寧靜。

    “立園”位於開平塘口鎮。是旅美華僑謝維立歷時數年,精心打造的私家園林。

    引人注目的是,“立園”內還有一個讀書亭。讀書亭的兩邊,鐫刻著謝維立親自擬定的對聯。

    上聯是:“本是共樂精神、關懷桑梓、培植芝蘭、園林因之而立;”

    下聯是:“道為同榮氣象、栽種竹梅、灌溉桃李、亭蔭藉此以生。”

    讀書亭,是謝維立為了興辦學校而建。按照設計規劃,他打算在“立園”裏再建一所新式學校,為家鄉培養人才。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謝維立不得不丟下尚未完工的“立園”和規劃中的學校,匆匆地前往美國躲避戰亂。

    從此,他再也沒有回過魂牽夢繞的家園。

    盧溝橋事變爆發一年零三個月後,1938年10月,日軍的鐵蹄就踏進了廣州市。

    日軍佔領廣州不久,就開始實施其“南進計劃”。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在偷襲珍珠港的當天,同時進攻香港、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等地。

    12月25日,香港被日軍侵佔。

    香港失陷,使“瑞石樓”主人黃璧秀的生意倒閉,日子一落千丈。他和兩個兒子每天只能靠吃炸過油以後的花生餅度日。

    瑞石樓後人黃耀鏗:“香港給日本人侵略那個時候呢,他們生意沒有辦法做了,這裡的親屬全部趕回鄉下,他們,留下他們三父子在香港,那個,戰爭那個年代什麼都沒有的吃,他們吃了那些花生餅,發黴,中毒死了,主要是吃那個花生餅中毒死了。”

    太平洋戰爭爆發,使在美國的“六也居廬”主人譚華強和家鄉中斷了聯絡。

    “每逢佳節倍思親”。1943年的2月4日,是中國傳統春節的大年三十。這天,長時間沒有得到家人消息的譚華強,在寓所裏思念家鄉,痛苦萬分。

    就在這天的夜晚,他暈倒在地。

    第二天,譚華強就離開了人世,這一年,他年僅四十八歲。

    譚華強去世的消息,如同一聲晴天霹靂炸響在“六也居廬”的上空。使家人陷入失去親人的悲痛之中。

    譚國材記得,父親的死,使當時讀小學的他倍感傷心和震驚。因為在前不久,譚國材還用稚嫩的字體給父親寫信,希望能夠得到一件玩具和紀念品。

    失去了父親的譚國材仿佛在一夜之間長大成人。為了給家裏減少負擔,年幼的他退學在家,幫助母親料理生活。

    六也居廬後人譚國材:“什麼工作我都做,插秧了,除草了,挑水了,割稻子了,打穀子了,什麼都幹,我記得我十四歲那一年買舊衣服,拖了兩個口袋,裝了一些衣服,那個(口袋)拖了地,(把我)絆倒了,那也馬上就爬起來,説媽媽,我沒有跌疼,我看著媽媽在掉眼淚。”

    父親為什麼會英年早逝?日子為什麼過得捉襟見肘?原本優裕的生活為什麼會陷入困境?譚國材認為,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可惡的戰爭。

1/4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