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湖商》第三集《名揚上海》(探索發現2007-045)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6日 17:38 來源:CCTV.com

     

    183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一條船到上海考察,公司代表林塞在考察報告中這樣寫道:“江岸兩邊一馬平川,寂靜無聲,”林塞看到的是開埠前的上海,那時的外灘還只是一片長滿蘆葦的泥塘。在這樣的年代,湖洲的絲商顧福昌就來到了上海,他來得好早。

    四十年後,顧福昌在上海病逝。他的朋友在墓誌銘中説,英國和美國領事館及所屬洋行都下半旗為他致哀。四十年間,顧福昌做成了多大的事業,引得洋商如此尊敬?

    初到上海的顧福昌做著他的小生意,國家卻出了大事情。1841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上海辟為通商口岸,英國商人很快在老上海城外的灘塗上造起了房子,這就是今天的外灘。洋商的休閒生活是在泥灘上跑馬,跑來跑去,跑出了一條500米長的路,上海人叫它“馬路”,今天的南京路就從這裡伸展開來。與南京路平行的另幾條路,則被簡單地稱為2、3、4馬路,也就是今天的九江路、漢口路和福州路。在十九世紀中葉,這是上海很熱鬧的去處,顧福昌的豐盛絲棧就設在四馬路上,足見顧氏經商的眼光。

    在上海的萬航渡路,還保留著一座建於1870年的絲棧。從鄉下收來的絲,儲藏在絲棧裏。絲棧的主人奔波于各大洋行,與洋商直接進行貿易。

    對外貿易的發達,促進著航運業的發展,為了便於商品運載,各洋行同時開設有輪船公司,並修建碼頭。1862年,顧福昌服務的旗昌洋行在黃浦江邊的十六鋪處,修建了金利源碼頭,後來改稱十六鋪碼頭。十六鋪是一個重要的碼頭,既可以停遠洋貨輪,又可以泊內河帆船,來自海外、長江流域和運河流域的貨物,在這裡集散。上海有句老話:“大馬路的牌子,十六鋪的銀子”,可見十六鋪是個賺錢的好地方。顧福昌看準了商機,于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得到了金利源碼頭的股權兼經營權,經營進出口貨物裝卸和打包業務。

    “以港興市”, 十六鋪附近的街區因貨物的進出而熱鬧起來,沿黃浦江碼頭麇集著批發商的倉庫。東門路口集中了皮貨行和地貨行;南北貨海味行集中在陽朔路,水果批發行在今天的龍潭路。如果説“十里洋場”是外國人的“冒險家樂園”,十六鋪就是中國人的“創業者天堂”。上海幫會中最顯赫的人物杜月笙,就是在十六鋪船上船下賣水果出身。原本只是買辦的顧福昌在這裡擁有碼頭並統攬打包業務,足以令洋商們興嘆了。

    1902年,上海的街頭第一次出現了汽車,這是匈牙利人李恩時帶進來的。此後,汽車陸陸續續進入了中國,到這一年底,上海共有8汽車在行駛。當時,擁有汽車的人絕大部分是洋商。洋商們開著汽車在大上海的街頭招搖,市民的眼睛充滿了驚奇和羨慕。這樣的風光也吸引了一位湖州商人,他就是“八牛”之一的金家的金燾。

    就財産而説,身價為“牛”的金家無法和“四象”等人相比,但是,論起時髦,金家卻不居人後,這時髦的根源也許可以追溯到家族創業的年代。和所有成功的湖商一樣,金家的創業者金桐也在開埠之初在上海開設絲棧,經營輯裏湖絲。當金髮碧眼的洋商第一次出現在面前時,整個金氏家族都有了一種全新的體驗。

1/3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