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
央視國際 (2003-02-12 13:03:47)
B—52是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的亞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
1948年提出設計方案,1952年第一架原型機首飛,1955年批生産型開始交付使用,先後發展了B—52A、B、C、D、E、F、G、H等8種型別,1962年停止生産,總共生産了744架飛機。90年代是B—52轟炸機使用的鼎盛時期,有600多架B—52各型飛機在美國戰略空軍服役,以後大多數早期型別先後退役。現在有95架B—52H型仍在服役,與97架B—1B和20架B—2一起共同組成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機隊。B—52H是最後一種改進型,估計平均機齡也已達35年左右。轟炸機的正常壽命一般是30年,因此B—52已算是超期服役。
B—52是一種裝8台噴氣式發動機的巨型飛機,採用圓角矩形截面的細長體機身、大展弦比的後掠機翼和單垂尾的總體佈局。備型別之間的外形差別不大。B—52H裝8台TF33-P-3渦輪風扇發動機,分4組分別吊裝于兩側機翼之下,單臺推力75.7幹牛(7720公斤力)。飛機的總起飛重量221.35噸,機內燃油重量約135噸,可載彈27噸,是迄今為止美國最重的轟炸機。它的最大飛行速度1010公里/小時(高度12200米),實用升限16800米,最大燃油航程16100公里(不進行空中加油)。
B-52的發展計劃要追朔到本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當時,美軍對之的戰術技術要求是:具有洲際航程,可以高空、高速執行戰略核轟炸任務。洲際航程要求至少有10000公里以上的續航能力;所謂高空,是要求能在12000米以上作戰;所謂高速,即1000公里/小時左右的高亞音速,因為當時其對手蘇聯飛行速度最快的飛機是米格—17戰鬥機的最大飛行速度也就是這樣一個量級。在這樣的技術背景下,B—52都是完全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可執行核轟炸任務的優秀轟炸機。具有令人望塵莫及的遠程續航能力和令人生畏的大載彈能力,由於B-52升限最高可處於地球同溫層,所以綽號“同溫層堡壘”也隨之而來,這曾經是美的驕傲。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新型防空系統及航空裝備的不斷涌現,B—52轟炸逐漸落後了。由於機體龐大,目標大,其雷達反射截面積近100平方米。使敵方的先進地面防空雷達和空中預警機在400至500公里之外就能發現他們。10000米左右的飛行高度、700至800公里/小時的慢攸攸的突防速度,以及只能水平投彈,不善於機動的性能,使它們成了現代防空武器很容易獲取的獵物。如果轟炸機只能裝備中、近距空對空導彈和高射速機炮,那麼在它們尚未接近攻擊目標之前,就會毫不留情地被對方擊落;設在目標區周圍和目標區內的可打高、中、低各種空域目標的地對空導彈將使它們難逃厄運;甚至於與防空雷達聯動的那些射程可達10000米、密集部防的高射炮也會對它們造成致命的打擊。這是在進入六七十年代以後,由於超音速截擊戰鬥機、空對空和地對空導彈、空中預警機、地面預警雷達的迅速發展和進步,給B—52這樣的大型轟炸機所帶來的威脅。同時,使它們在戰略空軍中的主力地位,逐漸讓位於雷達反射截面積小、能攜帶各種武器、可高速低空和超低空或高空高速突防的變後掠翼轟炸機B—lB、以及飛翼式的隱身轟炸機B—2。
高新技術的發展使B—52迅速落伍,但並沒有使它退出歷史舞臺。轟炸機雖老,但仍保持著航程遠、載重量大和價格便宜等優勢。而新一代轟炸機由於成本技術等等問題,總不能完全替代B-52轟炸機。
美國利用了這些特長,加上改裝新的武器裝備,使B-52達到了一個更新的作戰層次。
改裝新武器適應新環境
對於以高速截擊戰鬥機、早期預警機、地面防空雷達、地對空導彈和防空高炮所構成的現代防空體系,一般轟炸機是難以突破這一屏障執行作戰任務的,那麼它能不能利用導彈武器在防空圈外就發起攻擊呢?在各種導彈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們這樣設想是很自然的事。事實上,美國早在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初期就已經研製出幾種射程較遠的空對地導彈,用以裝備B—52以及其它一些中程戰略轟炸機。象美國的AGM—28B“獵犬”空對地導彈,射程96O公里,飛行速度M2.2,重量4.5噸,裝核彈頭,用以裝備 B—52轟炸機。這類導彈可使B—52增加防區外的攻擊能力,但是它們體積和重量都大,飛機攜帶不方便,B—52隻能帶2枚AGM—28B,攻擊精度亦不令人滿意,生産數量不多。後來美國研製出了AGM—69型短距攻擊導彈,其尺寸和重量大大減小,重量只有1012千克,裝核彈頭,威力相當於17萬噸TNT,飛行速度M3.0,射程160公里。B—52G/H可以攜帶20枚這種導彈(兩翼下挂架可帶12枚,彈艙內的旋轉挂架可帶8枚)。AGM—69導彈于1972年交付使用,共生産了1500枚,至今仍是B—52H的標準裝備,也是B—lB的標準裝備。 AGM—69的服役,大大加強了B—52的作戰能力,但光是AGM—69還不能促使B—52延期服役下去,因為它的射程只有160公里不能完全保證這種巨型飛機的安全。
進入80年代,美國專門為轟炸機研製的空射巡航導彈AGM—86B正式交付空軍使用,主要裝備B—52轟炸機。1981年開始交付,1982年初步形成作戰能力。AGM—86B是一種體積小、重量輕的亞音速巡航導彈。其尺寸與上述的 AGM—6g短距攻擊導彈差不多,重量也類似(即1360千克),可使用相當於20萬噸 TNT的核彈頭或454千克高爆炸藥的常規彈頭,攻擊力大,便於攜帶。B—52H轟炸機可帶20枚這種導彈,其中兩翼下挂12枚,彈艙內的旋轉接架挂8枚(可連續發射)。這種導彈採用了體積小、耗油少、重量只有幾十千克的微型渦輪風扇發動機。在它的驅動下,導彈以最小的耗油率作亞音速巡航飛行(M0.65,約800公里/小時)時,其最大射程可達到2500公里。AGM—86B還採用了慣性制導,地形匹配和末端景象匹配修正技術,同時可利用衛星全球定位系統(GPS)進行補充修正,使其命中精度可達到幾米以內的水平。這種導彈雖然飛行速度比較低,但是由於其尺寸小,雷達反射截面積不大(0.1平方米),加上可在海上或平原地帶15米以下、丘陵山區地帶100米以下的超低空飛行,敵方雷達是難捕捉到它的,且攔截困難,所以AGM—86B具有很強的突防能力。
B—52轟炸機用AGM—86B武裝起來以後,作戰能力和生存力大為提高,成為一種威懾能力不亞於新型轟炸機的武器系統。B—52轟炸機16000公里的航程和27噸的載彈量,就意味著它可以帶20枚AGM—86B導彈、飛行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在距離目標2000公里以外的安全地帶向目標發起常規攻擊或核攻擊。
B—52與AGM—86B的結合,不僅使B—52轟炸機的服役週期一再延長,而且也使其後繼機B—lB和B—2的研製週期一拖再拖、採購數量一減再減。美國空軍共採購了1739枚AGM—86B導彈,除了裝備B—52H外,還將裝備B—lB和B—2轟炸機。1984年AGM—86B導彈全部採購完成,之後美國又研製出了具有隱身能力的先進空射巡航導彈AGM—129。這種導彈的突防能力更強,射程更遠,已于1991年開始交付使用。
B—52長時期以來,一直作為美國主要空中戰略威懾力量而存在著,是從冷戰年代到現代多次中、大型局部戰爭中的主要戰略打擊力量,是世界上十分著名的大型轟炸機。
B—52主要改型有:
X B—52與YB—52原型機各一架。
B—52A、NB—52A、B—52B、RB—52B、B—52C、B—52D、B—52E、B—52F、B—52G、B—52H
1965年後,又對飛機結構進行加強,用來延長使用壽命並解新局面低空飛行時強度不足的問題。1970年後,有200架D、E、F型統統改裝成G、H型。80年代,又對G、H型進行現代化改造,導航與攻擊精度提高,生存力得到加強,壽命延長至12000飛行小時,可挂巡航導彈、反艦導彈和短距攻擊導彈。
B—52同溫層堡壘實戰情況:
在越南戰爭中,B—52是大面積轟炸的確主要工具,曾對越南南北方目標以及老撾、柬埔寨等地區目標進行過126615架次轟炸(1965年8月至1973年1月15日),大規模轟炸後經過代號為“滾雷”、“後衛Ⅰ”、 “後衛Ⅱ”三大戰役,轟炸目標集中在北方的鐵路系統和“胡志明小道”運輸線。其中,飛低目標區的有125479架次,佔總出擊架次的99.1%,投彈成功的有124532架次,佔總出擊架次的98.36%。在作戰中,55%用於空襲南越目標,27%攻擊老撾,12%攻擊柬埔寨,6%空襲北越。可見,越戰中B—52主要還是用於轟炸南越遊擊隊目標,支援美、南越的地面部隊作戰。而戰略轟炸(對北方)只是很次要的任務,這也是B—52從設計時就注意到即可用於戰略空襲,又可對局部地區作常規精確投彈的作戰功能的良好體現。當時駐越美軍司令曾説過:“我們的火力主題,乃是B—52投下的噸位驚人的炸彈。”在整個越戰中,B—52齣動量佔各種作戰飛機總量的十分之一弱,但卻投下近二分之一的炸彈重量(三百多萬噸)。在作戰全期,有17架B—52被北方地空導彈或戰鬥機擊落,另有12架非戰鬥損失。
在海灣戰爭中,又有68架B—52G投入對伊拉克全線部隊實施“地毯”式轟炸,遂行1624次任務,投 下了2.57萬噸炸彈,佔海灣戰爭中中美軍所投炸彈的21%,佔空軍所投炸彈的38%。B—52所投炸彈震天動地的巨大爆炸聲,使伊拉克軍隊暈頭轉向,大大削弱了伊軍的士氣和戰鬥力。
由於美國空軍不斷用結構延壽和換裝新設備的辦法多次進行改進。包括增配了可使飛機生存能力和打擊精度更高的新型攻擊航空電子設備、一體化常規彈藥存儲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及電子干擾設備。B—52G/H轟炸機的服役期限將延至本世紀末。B—52H轟炸機經過延壽和性能提高改進後,據説如果每年平均飛行400小時以內,可延長服役到2030-204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