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文娛視頻圖片評論

深入雲南大山深處 尋訪那一把遺落在深山中的“梭子”

旅遊首頁 來源:央視網 2017年09月28日 16:05 A-A+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 嵇友菊)9月份,記者得到一次跟隨尋梭團隊深入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尋訪傳統紡織中用來織布的“梭子”的機會。這次尋訪,名為尋梭,實質尋的不僅是把梭子,更是尋訪梭子背後的傳統紡織工藝及其蘊含的鄉土人文,打通傳統紡織工藝與當今時代的連接通道。

尋梭緣起

紡織是我國古老的手工業,從原料到成為精美的布匹,工序非常繁瑣,純手工製作也非常耗時。隨著現代化工業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絕大多數人已不穿土布衣服,如今在很多地方,從事土布紡織的農戶非常少,農村年輕人極少接觸,所以學會手工紡織土布的人也越來越少,手工紡織行業正在漸漸萎縮。作為浙江土布紡織技藝代表性非遺傳承人的鄭芬蘭,卻堅持聽著自己內心的聲音,用土布留住古老的村落,用土布去發揚和傳承中國的傳統技藝。

年輕的鄭芬蘭,自從十五年前,她從一位貴州老奶奶手中接過陪伴奶奶一生的嫁粧的一把梭子後,便與梭子結下了不解之緣。至此之後,揹包客的她四處尋找各地的梭子。如今,她收藏的梭子已有12000多把,大家都笑稱其為“梭娘”。

鄭芬蘭收藏的梭子

鄭芬蘭收藏的梭子

在尋梭途中,她發現這些有梭的地方經濟相對落後,生活在那裏的人,收入很低,生活條件艱苦,但他們有一手好技藝,她希望能有更多的現代人了解這即將消逝的傳統紡織工藝,希望能將傳統紡織品更好地融入到現代生活中,於是便有了這次的“尋梭之旅”。

10天的尋梭之旅,尋梭團隊尋訪了位於中緬交界處雲南高黎貢山上的傈僳族,走訪了傈僳族小學及傈僳族集居的水溝頭寨子,探訪大理周城最大的白族扎染世家,最後兩天走進了文山富寧縣壯族制梭人【晚輩梭人】的老家。

第一站:傈僳族舊乃山小學

傈僳族舊乃山小學是尋梭成員盧震老師支教的學校。這是一個配備1-6年級300多名學生、僅15個老師(5個支教+10個正式教師)的小學,學校裏90%的學生都是附近傈僳族的學生,校長石佳輝是一位雖然知道當地困難的教育環境卻依然熱愛教育事業的年輕校長,據説他為了讓綴學的學生能夠重新回到學校讀書,一趟一趟地去學生家裏動員家長,僅摩托車就騎壞了3輛。當他向我們説起去年18個學生考上高中時,臉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了非常自豪的神情。

1

舊乃山小學

舊乃山地區是茶馬古道滇西的必經之路,是傈僳族的聚集地,這裡有怒江大峽谷的自然風光,還有整個地球三大基因庫之一的高黎貢山。這裡有著獨特的人文、自然地理景觀,還有很多關於手工織布的美麗故事。尋梭團隊第一站選擇這裡,也是希望孩子們能夠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地方,讓孩子們對自己的文化、對腳下這塊土地産生深深的自豪感。

孩子們初見我們一行人開始有點害羞,不一會就圍著尋梭成員好奇的問這問那,很快就熟悉了起來,並拿出了他們親手畫的畫送給我們。在孩子們放學後,鄭芬蘭拿出校長介紹的傈僳族小包包,向學生們問起了家裏媽媽們的情況。

1

鄭芬蘭與舊乃山的孩子們在交流

對於舊乃山小學的探訪,鄭芬蘭説:“我覺得我們的到來給了他們自信,我們這次來沒有帶一點物資,但是我們帶來了精神財富跟鼓勵,所以我非常欣慰可以跟他們媽媽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我把尋找一把梭子,提升到背後鄉土的故事跟村落文化,我覺得這一切行走都是值得的。我相信當更多人看到我們這次整個尋梭的記錄,會有更多人加入到尋梭之旅的隊伍。我們尋的不僅僅是這把梭子,更要找到這把梭子背後的鄉土人文,還有這一群可愛的人,我的尋梭之旅此行沒有任何遺憾,讓他們知道這片土地上的東西是可以走向世界的,在孩子們心裏播下一顆種子,這就是最大的收穫。”

第二站:尋訪高黎貢山上的傈僳族集居地——水溝頭寨子

探訪完舊乃山小學,尋梭團隊在傍晚時分趕到了傈僳族人集居地——位於高黎貢山上的水溝頭寨子。

傈僳族村民

傈僳族村民

傈僳族源於古老的氐羌族係,主要分佈怒江、恩梅開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區,也就是中國雲南、西藏與緬甸交界地區。我們尋訪的這一支就位於中緬交界的高黎貢山上。至今,這裡的人們仍然經常穿著自己紡織的民族服裝,保持著當地傳統的民風民俗。這是一個非常喜歡唱歌的民族,通常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喝點自家釀的玉米酒,邊唱邊跳。傈僳族的民歌非常的好聽,幾個人在一起,隨口唱起來,都是原生態中透著和聲,很有韻味。傈僳族的服裝顏色鮮艷,使用麻原料織成,男女老少平常都愛背一個自家織的顏色鮮艷的小揹包,裝小物品非常方便。傈僳族的姓也與漢人姓不一樣,他們起名字通常不與父母的姓相關,比如我們在當地就聽到了幾個很有意思的名字:“乃吃六”“三百妞”“八四妹”。

傈僳族招待客人的美食

傈僳族招待客人的美食

這是一個非常熱情淳樸的民族,老百姓的生活並非像想象中那麼貧窮,一些人家裏都已經使用上太陽能,有自家建的洗澡間。傈僳族人生活在山坡上,他們去鄰居家通常都叫下山、上山。

進出水溝頭村的道路非常的泥濘,很不好走,也非常的危險,當地村民都練就了一套過硬的車技。據校長介紹,這樣的路還是村民自己挖的,現在有摩托車,已經比以前方便許多了。當地天氣多變,就像小嬰兒的臉,説變就變,一天之中,經常出現多次晴雨交替的氣象。只要一下雨,當地進出村子的路就變得更加危險。這裡的女人下山通常都得男人騎摩托車接送。也許,有一條通向外界的大路,是他們許多人的願望吧。

傳統手工紡織技藝,在傈僳族仍是很普遍。在到達的當天晚上,鄭芬蘭就與村民們熱火朝天地聊了起來,一説到紡織,村民們的熱情很高,他們對鄭芬蘭的到來充滿了期待。

鄭芬蘭體驗當地麻紡織工藝

鄭芬蘭體驗當地麻紡織工藝

在水溝頭村,我們呆了兩天,與村民們同吃同住,作為土布紡織技藝代表性非遺傳承人的鄭芬蘭詳細了解並體驗了傈僳族的麻紡織工藝。在當地,織布流程分為種麻、收麻、曬麻、泡麻、剝麻、再曬麻、撕麻、繞麻、紡線、用灶灰水煮麻、洗麻、再曬麻、染色、織布,流程非常複雜。在體驗麻紡織工藝時發生了一件事,讓鄭芬蘭的內心深受觸動。在剝麻時,傈僳族的奶奶和大嫂們唱起了他們的紡織民歌,一位大嫂突然流下淚來,原來這首歌詞説的是當地老人在臨終時會將自己織的麻布品放在棺木裏,叮囑後代子孫要勤勞織布,不要丟下這項紡織工藝。鄭芬蘭向我們提起這個細節時,忍不住哽咽了起來。也許,只有同為傳統紡織傳承人的她,才能深刻感受到這項傳統紡織技藝所蘊含的淳樸勞動人民的情感吧。

傈僳族奶奶在加捻

傈僳族奶奶在加捻,這是麻紡織工序的一個環節

在熟悉了麻紡織工藝後,鄭芬蘭與當地年輕的村民一起討論麻紡織品的過去與將來,以及手工技藝如何融入當下的生活、擁有手工技藝的人如何生活得有尊嚴,讓在校的孩子不再失去父母的陪伴,讓媽媽們的技藝再次展現自己的魅力。

應當地村民和孩子們的熱情邀請,晚上我們與村民們一起載歌載舞,了解他們的語言及文字,聽他們講傈僳族的民風習俗和各種感人的故事,我們試圖從各方面去感受這個民族獨特而豐富的文化。

第三站:探訪大理周城當地最大的白族扎染世家-植藍染藝

植藍染藝的作坊成立距今已有90多年,現在的主人是第三代的楊國林和第四代傳承人楊化。若要問周城當地最大最古老的染坊是哪家,那麼必是植藍染藝了。尋梭團隊由此一行,也是緣于三年前鄭芬蘭與楊化的相識。

2014年南京青奧會,因為台灣漢聲黃永松老師的介紹,鄭芬蘭在南京老門東的“母親藝術展”認識了楊化的父母和妹妹,那時楊化在昆明理工大學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讀大三,想畢業出去大城市找工作,鄭芬蘭極力勸他留在家裏幫父親一起來經營染坊。那時老扎染坊還沒有品牌,鄭芬蘭讓他先起個名字,把品牌做起來,沒想到畢業後第二年,楊化真的聽了她的話,回到了老家,建立了現在的“植藍染藝”品牌,逐漸名聲在外。

楊化正在染布

楊化正在染布

楊家採用的是傳統的扎染工藝,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使用板藍根等天然植物做染料,經過印花、扎花、脫漿、浸染、晾曬等主要工序,最終形成精美傳統的老布匹。雲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走進楊家染坊,一口古老的大染缸呈現在眼前,上面歲月斑駁的印記似乎在訴説著楊家扎染的傳承。楊化的父母正在染坊裏勞作。楊家人向我們現場展示了整個扎染的流程,當我們站在現場親身感受扎染藝術品的形成時,才真正感受到了穿戴在身上那種沉甸甸的民族藝術份量。

楊家古老的染缸

楊家古老的染缸

在楊家染坊了解並體驗了傳統扎染的工序後,鄭芬蘭與楊化就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發揚問題進行了交流。她説:她的夢想就是希望有100個像楊化這樣的年輕人回到家鄉,來協助長輩把手藝繼承下去,把品牌建立起來。只有這樣,傳統民間技藝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才真的有了出路。

第四站:走進壯族制梭人【晚輩梭人】的老家  尋訪壯族紡織文化

尋梭之旅的最後兩天,應【晚輩梭人】潘志平師傅的熱情相邀,尋梭團隊去了他位於文山富寧縣的老家,一座坐落在青山綠水之中的壯族小村莊。

潘志平師傅製作的各種各樣的梭子

潘志平師傅製作的各種各樣的梭子

一進門,熱情的潘師傅家人就端上了當地招待遠方客人的五彩斑斕的花糯飯,並拿出了他製作的各種各樣的梭子,與鄭芬蘭聊起了梭子。潘師傅在他工作的小木屋裏,現場製作起了梭子,動作非常的嫻熟麻利,邊製作邊向鄭芬蘭講解制梭細節,以及如何才能製作出一把好的梭子。這是身為土布紡織工藝行家的鄭芬蘭第一次親眼目睹民間最基層的手工藝人現場製作一把當地壯族特色的梭子。對梭癡迷的鄭芬蘭,不斷用“驚喜”來描述自己當天的感受。

壯族用來招待遠方客人的花糯飯

壯族用來招待遠方客人的花糯飯

潘師傅在他的制梭小屋現場製作梭子

潘師傅在他的制梭小屋裏現場製作梭子

在當地,還有村莊幾乎家家都在織布,這也是潘師傅製作的梭子能夠源源不斷賣出的原因。距離潘師傅家兩公里的冒塘村,一位壯族奶奶向我們展示了她平常織布的場景,臨走時,她親手送給了鄭芬蘭一對她最珍貴的梭子,上面還有一句話“親愛的親友好”,當問起梭子的故事時,奶奶深情地望向她的丈夫笑而不語,甚至流露出了少女的羞澀,也讓我們瞬間明白了梭子對奶奶的珍貴意義。

壯族奶奶送給鄭芬蘭她最珍貴的梭子

壯族奶奶送給鄭芬蘭她最珍貴的梭子

奶奶送的梭子上面蘊藏著深深的歲月痕跡

奶奶送的梭子上面蘊藏著深深的歲月痕跡

在尋梭行程中,每經過一個地方,【梭娘】鄭芬蘭都第一時間撲向當地的農貿市場,尋找對她來説最珍貴的梭子,經常見她抱著一堆“破破爛爛”的梭子回來,臉上溢滿了尋常人無法理解的喜悅與滿足。

10天的尋梭之旅很快結束了,從眼前看,梭子是在來來往往地穿梭中,把不同顏色和質地的棉麻紡織成美麗實用的布料。往遠處看,又何嘗不是把傳統民族手工藝術和現代都市需求進行梳理和聯接?所以,鄭芬蘭在做的事情,不僅僅是一把梭子的傳承,而是把我們先人數千年來傳統織布工藝的智慧展現給我們這個時代,留給我們的後人,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産以動態的形式傳承下去,讓傳統工藝更好地融合於當代生活之中。

後續:尋梭之旅結束後,鄭芬蘭一直在考慮如何才能將傈僳族的麻紡織品融入到現代生活之中,讓大都市的人更多地了解並喜歡上他們的麻紡織品。5天后,她將傈僳族紡織品與瑜伽墊相結合,與設計師及瑜伽愛好者一同探討傈僳族瑜伽墊的開發。瑜伽愛好者們已經決定預訂一批傈僳族瑜伽墊,這也給鄭芬蘭的尋梭之旅增加了更多的肯定與信心。

相關閱讀 雲南 | 尋梭之旅
我要糾錯編輯:嵇友菊 責任編輯:
  • 國內
  • 出境
  • 視頻
  • 美食
  • 圖片
  • 遠方的家
860010-11280406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