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文娛視頻圖片評論

旅遊在自貿區建設中大顯身手

旅遊首頁 來源:中國旅遊報 2017年05月10日 09:18 A-A+

原標題:

  日前,國務院正式宣佈在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7省市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自貿區”)。至此,中國的自貿區總數達到了11個。作為中國新一輪改革的試驗田,自貿區被賦予重任。大眾旅遊時代,旅遊業在改革創新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自貿區改革試點為旅遊業發展帶來哪些機遇?旅遊業如何助力自貿區實現改革創新、轉型發展?就此,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抓住機遇探索走向深入

  早在2013年,自貿區建設還是上海“一枝獨秀”;2015年,廣東、福建、天津3個自貿區掛牌成立,“1+3”格局向縱深延展;如今,伴隨新增7個自貿區,我國形成自貿區建設“1+3+7”的全新格局。

  國家旅遊局高度重視支持各自貿區在旅遊領域推進各項改革試點,先後出臺多項支持自貿區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例如,2015年5月,國家旅遊局正式公佈《關於支持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旅遊業開放意見》,隨後又于2016年5月公佈了3項支持福建自貿區赴臺團隊旅遊便利化措施。

  記者梳理4年間這11份自貿區建設方案發現,旅遊業在新晉自貿區的方案中,無論是被提及的頻次,還是功能定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凸顯了旅遊在區域發展、轉型升級、業態創新等方面的綜合帶動作用。

  在區位佈局上,新晉自貿區紛紛突出了旅遊業的功能定位。陜西、河南、浙江分別有一個或者多個片區將旅遊業作為發展的重要內容,例如,陜西中心片區將拓展文化、旅遊、健康醫療等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廣度;河南開封片區重點發展醫療旅遊等服務業,構建國際文化貿易和人文旅遊合作平臺;浙江舟山島南部片區著力發展海洋旅遊等産業。

  在轉型升級方面,陜西希望創新旅遊合作機制,深化旅遊業資源開放、信息共享、行業監管、公共服務、旅遊安全、標準化服務等方面的國際合作,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四川提出創新文化服務海外推廣模式,支持發展以傳統手工技藝、武術、戲曲、民族音樂和舞蹈等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與旅遊、會展、品牌授權相結合的開發模式。

  此外,中醫藥旅遊、郵輪旅遊等新業態,成為新晉自貿區建設的關鍵詞。陜西、河南提出推動中醫藥健康旅遊發展,鼓勵開展中醫藥國際健康旅遊線路建設,培育康復、健身、養生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新業態。湖北明確提出促進“旅遊+”等新型服務業態發展,統籌研究部分國家旅遊團入境免簽政策,打造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廣東省政府提出,支持南沙新區發展郵輪、遊艇等現代旅遊服務業,在南沙新區開展粵港澳遊艇便利化通關試點工作,試點發展面向華南、輻射全國、著眼世界的遊艇交易市場。

  對於各自貿區積極將旅遊業作為改革試點內容,福建省旅遊局副局長鄭維榮表示,抓住自貿區擴大發展的機遇,發揮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優勢,積極探索旅遊業發展的新體制和新機制,提升自貿區旅遊業發展水平,對促進當地旅遊業乃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這是把發展旅遊業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面來抓、實施旅遊消費促進計劃和旅遊投資促進計劃、落實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旅遊市場的重要舉措,這有助於進一步深化對外合作,以改革開放增強旅遊業發展動力。”上海財經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上海旅遊業依託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發展研究項目主持人何建民認為,自貿區建設為旅遊業發展帶來兩大重要機遇:一是旅遊業實現自身可持續增長,二是實現與相關行業和領域融合發展、催生新業態、優化提升産業發展水平。

  釋放紅利各地先行先試

  經過幾年的實踐摸索,各個自貿區旅遊業都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當地百姓和遊客也享受到了各不相同的福利。

  率先享受政策紅利的便是上海。何建民介紹,自2013年8月上海自貿區設立以來,自貿區旅遊業發展已經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績,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促進了旅遊制度創新理念的形成與創新制度的供給,推動旅遊業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另一方面是促進了旅遊業各領域的創新發展。例如,促進了在旅遊投資管理、旅遊貿易便利化、旅遊金融、旅遊服務業開放、旅遊海關監管制度創新、旅遊質量檢驗檢疫制度創新、旅遊營商環境等領域的創新發展。

  福建自貿區設立之後,在旅遊領域著手開展了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擴大開放旅行社領域。福建自貿區福州、廈門、平潭片區共設立台資合資、外資合資及台資獨資旅行社9家。其中,3家閩臺合資旅行社獲批試點經營赴臺遊,目前已組團600多個、約2萬人赴臺旅遊。二是放開台灣導遊領隊來閩執業。自2015年起福建省允許台灣導遊、領隊經自貿區旅遊主管部門培訓考核後核發證件,在自貿區執業。截至2016年12月底,共有289名台灣導遊、領隊人員參加培訓,首批通過崗前培訓與考核的57名台灣領隊中,已有18人與省內出境遊組團社簽約。三是積極推動落實相關政策。

  包括啟動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實現臺車入閩常態化落地等。四是加快發展旅遊新業態。鼓勵發展郵輪旅遊,2016年廈門港共接待國際郵輪79艘次,同比增長18%,接待遊客總人數近20萬人次,同比增長13.5%。五是支持平潭建設國際旅遊島。出臺支持平潭建設國際旅遊島具體措施,平潭遊客人數從2009年的31萬人次攀升到2016年的289萬人次。

  基於南沙作為廣東自貿區核心區域的優勢,廣州的目光聚焦于發展南沙郵輪經濟。去年8月,廣州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綜合體項目正式動工。該項目位於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致力打造集大型郵輪母港、航站樓、主題酒店、商務中心及高端免稅商城于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有關專家預測,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綜合體建成後,年旅客通過能力為75萬人次,每年可帶來數十萬遊客往來的餐飲、休閒、購物、住宿、旅遊的龐大消費。2016年,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共計運營郵輪104艘次,接待出入境旅客32.6萬人次,規模僅次於上海、天津,位居全國第三。

  天津自貿區則充分挖掘政策打好“購”這張牌,推動商旅融合發展,打造出自貿區購物遊。由於進口商品省去中間交易環節、享受保稅倉儲、運輸便捷等政策優惠,消費者可以在自貿區裏買到比國內商場更便宜的國際大牌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自貿區政策的不斷完善,自貿區本身也正在逐步演變為旅遊休閒目的地。這裡有更多休閒娛樂場所,旅遊者可以到自貿區看國外節目,參觀國外企業,外國娛樂公司也可能紛紛涌入自貿區,智慧導航服務、租車服務、旅遊住宿服務、科技體驗服務等“旅遊+互聯網”嶄新業態將給旅遊者帶來更好的服務。

  複製推廣提供樣本經驗

  如今,創新經驗正在被複製推廣。經過近4年的時間,上海、廣東、福建、天津等探索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形成了一批可向全國複製、推廣的創新制度及改革事項。

  獲得新晉自貿區資質後,陜西旅遊界人士普遍表示,已有的幾個自貿區在旅遊方面的利好政策將有望在陜西自貿區得到複製,已有自貿區旅遊依託開放政策獲得的發展,也將為陜西自貿區提供範本。

  事實上,自貿區的溢出效應正加快發散。何建民建議,旅遊部門要抓住機遇,建立利用自貿區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工作小組,與各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合作,研究與落實利用自貿區促進當地旅遊業發展的各項新制度、新政策與新措施。

  鄭維榮表示,旅遊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主動作為,及時總結和深化工作,充分發揮好這項創新舉措的作用。下一步,福建將加強對自貿區台資獨資旅行社業務過程跟蹤監管,指導開展業務,及時總結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加強與台灣導遊領隊團體的合作聯絡,繼續舉辦台灣導遊領隊執業崗前培訓班,吸引更多台灣旅遊人才來閩執業創業;加大旅遊招商和産品開發力度,推動自貿區特色旅遊發展。鼓勵企業到自貿區創業,大力支持新業態旅遊企業在自貿區內發展。積極推動與台灣雙向旅遊合作,繼續推動臺車入閩常態化。充分利用國家給自貿區的旅遊新政,組織更多的省外遊客經平潭、廈門口岸赴台灣本島及金門、澎湖旅遊,組織更多省外遊客經廈門乘郵輪旅遊。

  在自貿區闊步發展的當下,何建民提醒,自貿區旅遊業改革發展的最大問題是,由於旅遊業是綜合性産業,旅遊制度創新的過程與創新方案的實施都要得到各個相關部門的支持。這就需要通過國務院旅遊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與各地方的旅遊領導小組來開展協調工作。需要突破的地方有很多,包括旅遊投資管理、旅遊貿易便利化、旅遊金融、旅遊服務業開放、旅遊海關監管制度創新、旅遊質量檢驗檢疫制度創新、旅遊教育與會展和郵輪的發展、提高旅遊營商環境國際競爭力等。(本報記者 王洋 左登基)

相關閱讀 自貿區 | 城市綜合體
我要糾錯編輯:洪琳 責任編輯:
  • 國內
  • 出境
  • 視頻
  • 美食
  • 圖片
  • 遠方的家
860010-11280406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