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文娛視頻圖片評論

出國遊,一門燒錢的“大學”必修課?

旅遊首頁 中國青年報 2016年05月09日 10:52 A-A+

原標題:

  記者 葉雨婷 實習生 王麗娜

  “五一”期間,北京某985高校大二學生劉子軒報名參加了一家英語培訓機構主辦的暑假美國高校遊學夏令營,這個夏令營目前已經滿額了,大部分報名者都是北京各高校大三以下的學生。

  如果説旅遊已經是大學生寒暑假的保留項目,那麼這幾年不斷升溫的出國遊,則為這一旅遊熱又加了一把火。

  出國旅遊已成大學“必修課程”

  旅遊一直深受大學生喜愛,而隨著95後走進大學校園,出國遊則成了新一代大學生追捧的新方向。

  記者了解到,目前很多高校設立了假期出國交流項目,南昌大學的大四學生姚瑤就是通過這種項目,以遊學的名義去英國玩了一個多月。

  這一次的國外初體驗讓姚瑤意猶未盡,她覺得自己的英語聽説能力提高了不少,還領略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回國時更是購買了很多比國內便宜得多的化粧品和服飾。

  “出國旅遊會上癮的!”在這之後,姚瑤每到寒暑假都會查看時間安排,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再出國。臨近畢業,姚瑤又在計劃著和同學一起去泰國畢業旅行。

  而對就讀于北京985高校的趙曉雨來説,出國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放寒暑假時,她的朋友圈就會開展一場又一場的國際知名景點攝影展。

  2015年暑假,趙曉雨跟著學校組織的高校交流項目,去法國某高校交流了半個多月。趙曉雨説,這次出國交流與其説是旅遊,不如説是對自己以後的研究生生活提前熟悉一下。

  “因為我打算之後到法國讀研究生,所以這次去法國我也考察了幾所當地學校,並且結識了很多在法國讀書的中國留學生,這對我申請留學十分有幫助。”趙曉雨説。

  今年春節過後,趙曉雨收到了法國一所知名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難掩激動心情的她表示,這都離不開大三暑假那次出國遊的經歷。

  是攀比,還是視野的競爭

  出國遊到底是如何火起來的,有同學説,這起源於社交網絡中曬的照片,也有同學説,這是新一代大學生必須了解和體驗的一個經歷。

  “一到假期就能看到同學們帶著定位的照片,世界各地哪都有。最誇張的是一個寒假,全班90%的人都出去旅遊了。所以我也想出國看看,這樣開學了才和同學有的聊啊!”劉子軒説。

  劉子軒所在的班級裏,一些家境好的同學早在上大學前就出國過好幾次了。“來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同學,很早就出國過,這讓他們的視野更開闊,國際交往能力也更強。”

  而在南昌,姚瑤有了第一次的出國經驗後,又完成了她的東南亞自由行。大三暑假,姚瑤和大學同學一行4人,利用20多天的時間自由行,足跡遍及越南、馬來西亞的7個城市。曾經出過國的姚瑤主動擔當了“導遊”,從出發前看攻略挑選有用信息,到訂房間、確定路線,制定出一整套的行程方案,都是她一手完成。

  其間,他們經歷了不少突發情況,如飛機晚點、路線規劃錯誤、購物上當,“這些經歷都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自己嘗試‘闖世界’,鍛鍊了勇氣和膽識。”

  之所以選擇自由行,姚瑤認為,在世界各國生活的能力是這一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我認為能説走就走到世界各個角落,就像會上網一樣,將會是一個基本技能;而了解各國情況,也將成為一個現代大學生的基本素養。”

  然而,一些家長認為,雖然孩子提出出國旅遊的理由都是積極向上的,但難免會夾雜一些攀比心理。

  河北的于先生向記者表示,自己的兒子今年大三,經常向父母灌輸出國怎麼好、不出國怎麼被同學鄙視的觀點。于先生發現,兒子這些出國的同學們不僅會互相討論哪些國家“高大上”,還會買回來很多所謂“國內沒有”的東西。

  于先生把這種現象歸咎於班級裏的攀比風氣。“兒子説,一放假大家都會出國旅遊,還會互相討論哪的東西便宜,國內沒有。雖然增長見識是好事,但是演變成互相比較、秀優越,就脫離初衷了。”

  長見識的高成本,家長無奈埋單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於孩子出國遊這件事,不少家長在經濟水平允許、沒有安全問題的基礎上都是支持的。然而,高昂的旅行費用,成為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尷尬話題”。

  據悉,一些旅行社、英語培訓機構等都推出了海外遊學的旅遊團項目,和普通旅遊團不同,這些針對大學生的項目增添了當地家庭寄宿、與當地大學生交流、各類主題課程等。當然,它們的費用也較為高昂,一般都在兩萬元以上。

  據2014年中國青年報社所做的“全國大學生旅遊意向調查”顯示,52.23%的學生表示旅遊花費來自父母資助,40.81%的學生表示來自平時節省下的生活費或兼職收入。

  姚瑤對自己的東南亞自由行進行了成本計算:“玩了一圈,20多天時間我花了1萬元左右。”她承認,大部分費用還是父母承擔。

  除了高昂的旅行費用,一些大學生缺乏理財能力,也常常導致在國外的個人花銷巨大,讓家長吃不消。

  跟著學校交流項目出國的趙曉雨就經歷了“一不小心就透支”的窘況。在旅程的最後幾天,趙曉雨住到了巴黎的一個親戚家。這裡挨著巴黎著名的“奢侈品打折村”,遠房姑媽告訴她,這裡的東西是歐洲最便宜的,可以幫家人買一些東西。

  最終,趙曉雨帶著為媽媽買的兩個包,給爸爸的幾件襯衫,還有送給親戚的小禮物和自己的化粧品回到了家。

  趙曉雨向父母彙報出國的花費情況,爸爸的一句話讓趙曉雨無地自容:“我們讓你出去玩,給你的這些錢是怕你在國外有什麼突發情況,不是讓你把錢都花光啊!”

  面對不斷升溫的大學生出國熱,和一邊埋單一邊“擦冷汗”的家長,不少教育界人士認為,理財教育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越早越好。這一代大學生大部分從小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常常管不住自己的消費衝動。大學生應及時培養正確的理財觀,才能應對各種消費場合。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 國內
  • 出境
  • 視頻
  • 美食
  • 圖片
  • 遠方的家
860010-090602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