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自古以來,清明都是重要的節氣,農業生産中有“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之説,那麼人在起居養生方面,有著怎樣的講究?書中記載:“夜臥早起,以使志生;不可久臥,廣步于庭。”可謂16字箴言!
夜臥早起 以使志生
人們總認為春分一過就正式進入春天了,故常有“料峭春寒”之説。其實,氣象學上,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一天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平均值)高於10℃,才表示進入春天。每年清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均氣溫都會升到12℃以上。可以這麼説,清明到來,春天才真正來了。這個時節,應該掌握春令之氣升發舒暢的特點,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不斷充沛,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即是説,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為了適應春天陽氣生發的規律,人們應當晚睡一點、早起一些。此時的早起並非指“起得比雞還早”,7點起床就可以;晚睡也並非指熬夜到淩晨,古代的晚睡在23點左右。經常舒緩形體,使神志隨著春氣而舒暢怡然,這是養生的自然法則,違背了就會傷肝。而春天傷肝的後果就是夏天容易得寒性疾病。
不可久臥 廣步于庭
“廣步于庭,被(同“披”)發緩形”,也是清明時節的養生要領。此節氣正是“春瘟”流行的時候,在這個時期大家都要特別注意保護呼吸道系統,避免感冒。不過也不可閉門不出,更不可在家坐臥太久,因為“久臥傷氣,久坐傷肉”。所以,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情,去公園散散步,去山上呼吸新鮮空氣,伸展一下筋骨,或者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戶外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