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競猜點播CBA中超國足英超意甲歐冠國際足球/法甲網球

“跑者攜手大愛無疆”金融街馬幫公益陪跑紀事

體育資訊來源:央視網 2017年03月17日 10:4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我們與別人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如果你想贏得什麼,跑一百米;如果你想體驗什麼,跑馬拉松。”——“世界長跑火車頭”埃米爾•扎托倍克
 
       馬拉松是一項最磨練人意志的運動項目,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奔跑,更是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種精神。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患有視力障礙,生活中沒有光亮、沒有色彩,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艱辛生活。但隨著一群志願者的出現,他們的人生便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體驗,有機會奮力奔跑于馬拉松賽場上,詮釋著生命的真諦……


        一、陳劍陪跑閆雪松-完成盲人跑者人生首次馬拉松

       陳劍,華夏基金法律部總監,金融街馬幫的成員。他既是馬拉松運動的愛好者,又是執著于愛心奉獻的領路人。作為盲人助跑員,他曾幫助盲人雪松實現了人生的首次馬拉松體驗。

       2016年9月17日,39歲的盲人閆雪松平生第一次體驗到了與別人本質上的與眾不同——人生的首次馬拉松,他以4小時32分的成績完成了2016年北京國際馬拉松的42.195公里征程。讓這份體驗更為特別的是,從跑前的艱辛訓練,無數個週末30公里以上的長途拉練,從站在初次的起跑線到衝過終點的喜悅瞬間,他不是一個人,而助跑員——陳劍始終陪伴在側,與他攜手前行,全程分享。

        對於很多跑者來説,跑步是一項孤獨的運動,他不是與任何對手的競技,而是要不斷地突破和超越自己。陳劍為雪松全程助跑,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説,這40多公里的路程在3萬多北馬的選手中間手牽手堅持下來,跑出了理想的配速,也體驗了並不孤獨的征途,收穫的除了友誼,默契,還有互相推動和提升,以實現超越過去的好成績——這次的4小時32分,也是跑者陳劍開始跑馬拉松以來的最佳戰績。 
 
       身為盲人助跑的志願者之一,陳劍聽説了雪松的事情就義無反顧地決定做他的雙眼,為他助跑,一起跑完馬拉松。“雪松要突破重重困難,才能參加跑馬拉松這樣對於其他人來説很簡單和正常的一項活動。”對於雪松這樣的盲人跑者來説,能夠安全順利地跑完全程,與助跑員的幫助密不可分。陳劍和雪松在訓練和北馬跑步過程中,聯絡他們的只有一根紅色的牽引帶,但要能夠始終保持一致的步調和節奏,需要的遠超于這根繩子的牽係和距離。兩位跑者之間需要通過長時間的共同訓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由衷的默契和協調一致的步調,才能心態放鬆並一同向前。他們在跑步結束之後通常也幾乎形影不離,説説笑笑,一起分享跑步和攜手共跑帶來的快樂。在備戰北馬的兩個多月裏,兩人以及數個志願者,每週日在奧森南門集合相約跑步,從6點半到9點,風雨無阻。陳劍説,“北馬是雪松的首次馬拉松,能協助他完成夢想,我也感到很激動。”
 
       作為一位馬拉松跑者,陳劍自身對於跑馬拉松也有很多感悟。“跑馬拉松的過程與人生很相似,到35KM處會很艱難,對意志的考驗非常大。但只要堅持下來,人會非常愉悅,這種自我實現令人有非常高的成就感。”令陳劍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有次訓練日,天降瓢潑大雨,但因為每個人時間有限能聚到一起很不容易,同伴們一致決定堅持跑完。“從來沒有過這種體驗,是特別難忘的人生經歷。”陳劍説。在那次雨中跑步,陳劍9歲的女兒索菲亞也騎著自行車跟著父親,在雨中完成了15公里。“這次經歷之後,不止小團隊凝聚力更強,家庭成員也得到了歷練。”

       二、李雨龍潘小文等集體陪跑何亞君-完成首次野鴨湖雪地馬拉松

       2017年1月7日,第二界野鴨湖冰湖馬拉松拉開帷幕,野鴨湖位於北京延慶,常年強風,在北京最冷的時候,野鴨湖體感溫度將在-20℃。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下參加一場冰雪馬拉松,是一種非常極致的體驗,而我們這些參與者也因此被稱為勇士。第二屆冰雪馬拉松雖然天氣依舊寒冷,卻因為一個人,一件事,賽事變得非常暖心而難忘。

助跑盲友跑友來自:來自金融街馬幫的金融家和十一馬幫的中學生

       此屆冰雪馬拉松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跑者。他叫何亞君,是一位視障人士,卻酷愛跑步。在隊長的號召下,李雨龍、潘小文等8位馬幫成員共同幫助何亞君完成他的一次極致體驗之旅。在冰雪的路面上跑步,對普通人而言也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視障人士。8人也有簡單分工,前面2~3人負責開道,提醒跑道上的其他人,中間1人負責引跑,其餘的人協助,並擇時替換主引跑員。簡單分工之後,快樂出發。一路上,隊友們互相鼓勵,也得到路上很多跑友的鼓勵。在路上,成員潘小文問何亞君,眼睛有光感嗎?他説一點都沒有?他問是天生的嗎?何亞君説不是,是10歲那一年因為一場高燒,才變成這樣的。大家就這樣隨意的交談,也更多的了解了視障人士的一些生活。偶爾有説錯話感覺傷了他們自尊心的時候,何亞君反而給予安慰。盲人跑者們確實不容易,心理承受能力也比想象中的強。難能可貴的是,何亞君的半馬組好成績是1小時45分,這點讓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驚訝。
在眾人的陪伴下,大家客服了嚴寒、路面濕滑等諸多困難,最終以2小時30分完成了比賽。馬幫成員看到每一位陪跑者,在完成比賽後,臉上都挂滿了喜悅之情。一路跑來,大家的心都是熱乎乎的。

助跑盲友跑友來自:來自金融街馬幫的金融家和十一馬幫的中學生

助跑盲友跑友來自:來自金融街馬幫的金融家和十一馬幫的中學生

       馬幫成員潘小文回憶説:時光倒回到2013年,那是他第一次參加北馬,也因為北馬,他認識了一群特殊的跑者,他們是愛百福的盲童,也是一群喜愛跑步的孩子。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公益活動。因為要伴跑,陪跑者要求體驗在完全看不到的情況下奔跑。那時的記憶仍舊曆歷在目。當潘小文的眼睛被蒙上的時候,隨之而來的便是恐懼。如果沒有完全把自己交出去,完全的去信任一個人,他是連500米都跑不下去的。蒙著眼睛跑,總是覺得會撞上哪,或者腳底絆到什麼東西。潘小文想視障人士也會有這種恐懼,他們能做的,就是去信任他們的陪跑員。那一年,他學習如何蒙著雙眼跑步,試著完全把自己交給陌生人,也學習如何讓陌生人信任我。那一年北馬,他享受著被信任,非常忐忑的完成了他人生當中的第一次伴跑,第一次公益。

       三、馬幫助跑何亞君跑團-集體陪跑的盛會

       “公益行動,有你,有我,有他;助盲路上,有愛,有心,有家!”這是何亞君助盲跑團溫暖人心的口號。

       2017年2月11日清晨7:30,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南門入口處人頭攢動,金融街馬幫四五十位成員正在進行跑步前的熱身。於此同時,何亞君助盲跑團也有四五十位盲人跑者在教練的帶領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常規的跑前拉伸活動。各自熱身完畢,每位馬幫成員都帶著一位盲人跑者,他們一起向奧林匹克公園的跑道出發,開始了集體陪跑活動的盛會。

       何亞君助盲跑團成立於2015年5月,同年團長獲得新浪全國百大跑團最感動人物獎。跑團由800位視障跑友和500位志願者組成。每週一次在奧森組織30至80位視障跑友和相應人數志願者配合的例跑。2016年已舉辦2次上百人規模的長跑節並已形成固定模式。有了志願者的陪伴與鼓勵,盲友們闊步奔向前方更多了一份信心與有力保障。

       細微之處見關懷,並肩之中存感動。有些全盲朋友還需要有志願者專程上門去接。“我家在房山,一大早就是一名志願者來我家接我,她開私家車送我來的。”一位男盲友講述。此外,在每每跑完5-10公里的路程後,跑團成員開始進行專業的拉伸運動,細心的志願者們更會一對一手把手地輔導著盲團友。還有專業嚴謹的志願者一絲不茍地為大家做著所有的數據統計,甚至在冬天裏凍得手握不住筆也沒有一絲鬆懈。

       何亞君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説,現在中國盲人平均壽命不到60歲,因為看不見,就不方便動,很多盲人都死於慢性病,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能帶領更多的盲人運動起來,讓他們也能像正常人那樣享受健康,享受運動的快樂。

       何亞君和他的盲友團隊,秉承“用堅持追逐自己的跑者信仰”的理念,自強不息樂於生活的頑強奮鬥精神,用愛跑出一片光明。與此同時,無數默默奉獻,甘願作他們盲杖、雙眸的志願者,也在以博大仁愛之心傳遞著正能量。相信,這支龐大的隊伍,在不懈的堅持中,定會與夢想越來越近!
公益跑不僅是為了幫助視障跑友可以盡情奔跑,更重要的是我們期待借此喚醒更多人對視障人員的關心關注,用愛為他們構建內心的藍天,讓他們身邊處處充滿陽光與溫暖!

       四、公益基金會-將公益進行到底!

       馬幫成員潘小文在野鴨湖陪跑之後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到底什麼是公益?我們怎麼樣去做公益?他覺得,公益不應是一種錢物的捐贈,也不應該是同情或是憐憫。公益應該是在我們能力所及的時候,在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不求回報的施以援手,方便別人,為他人謀福祉。公益,應該是我們心中的善,轉化為助人為樂的行動。我們喜歡奔跑,那我們可以去幫助同樣喜歡奔跑的視障人士,陪伴他們跑過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美國馬拉松運動員,四奪波士頓馬拉松冠軍的Bill Rodgers説過,跑馬拉松讓人學會謙卑。陳劍、潘小文、李雨龍以及數百位志願者助跑的經歷,卻讓人感觸,跑馬拉松令跑者,助跑者,志願者高尚,而讓觀者心生謙卑,備受鼓舞。就讓我們將這份體驗化作力量,一起將公益堅持到底,用腳步丈量遠方……


 

相關閱讀
新聞聚焦
專題推薦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