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童話,一定得教會孩子什麼知識嗎?
奧地利圖畫書大師赫爾嘎·班石曾説過,她不喜歡説教式或帶有實用教育目的的童書,但“創作者應該有責任感,應該通過他們的藝術傳遞給孩子一個信號——要孩子做個好人,同時要給予孩子獨立思考能力、想象力和創作能力”。
在藝術家看來,童話的意義不在於灌輸知識或培養道德,而在於保護孩子的天性,讓他們知道,只要相信童話,即便長大,也沒有到達不了的遠方。
周國平在書中也曾説過:相信童話的孩子,即使到了不再相信童話的年齡,仍是更容易相信善良和拒絕冷酷的。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個“相信童話”的故事。
《蜂蜜山》
冬眠醒來,大熊很餓很餓
一隻小蜜蜂飛來,悄悄地告訴他
有一個地方叫蜂蜜山
那裏有永遠吃不完的蜂蜜
蜂蜜山在哪兒啊?
大熊踏上了尋找的旅程
懶洋洋曬太陽的貓説
蜂蜜山,就在牛奶湖的旁邊呀
一隻路過的老鼠説
蜂蜜山,就在大奶酪金字塔的後面
塔上有很多小洞,老遠就能聞見香味
一隻正在撕扯生菜葉子的烏龜説
蜂蜜山,哦,就在100座生菜山的後面
什麼,生菜山在哪兒?
以前倒是夢見過一次
不過那是很多年前的故事
現在我已經想不起來了
最後
調皮的蜂蜜跑來告訴大熊
實際上根本沒有蜂蜜山……
“我不信!”
大熊大喊起來,“我已經聞到了!”
他爬上一個小山坡
在那遠方,蜂蜜山就在那裏
比他想象的還要大
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都有屬於自己的蜂蜜山、牛奶湖、大奶酪金字塔……
最開始,也許我們都曾篤定地相信它的存在,並意氣風發地向它走去,發誓總有一天要到達。只是,有的人走著走著就迷了路,曾經的篤定也漸漸變得不再那麼重要;有的人卻不管別人説什麼,始終在既定的航線上行駛。
就像米切爾·恩德筆下那只倔強地相信自己一定能夠趕上獅王婚禮的犟龜,她一路上被人提醒、規勸、嘲諷、厭棄,每個人都告訴她要“清醒一點兒”,告訴她那慢悠悠的速度追不上斗轉星移,國王的婚禮怎麼可能會在那麼遙遠的地方,等著微不足道的她到來?然而,童話永遠屬於相信童話的人。無論是犟龜還是《蜂蜜山》中的大熊,都在天真的相信中,收穫了童話才有的甜蜜與高遠。
《蜂蜜山》
[奧] 漢斯·雅尼什/著
[奧] 赫爾嘎·班石/繪
王星/譯
繼《奶奶的帽子》之後,圖畫書黃金搭檔、奧地利兒童圖書獎得主漢斯·雅尼什和赫爾嘎·班石的又一力作。只要相信童話,就沒有到達不了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