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孩子健康成長,父母的角色缺一不可。然而,在一些家庭中父親由於職業的特殊性,在親子教育中的長期缺席卻是客觀常態。譬如兩地分居的軍人家庭、父親長年在外打工的家庭。那麼,這樣的家庭媽媽如何補好爸爸的位,減少孩子教育和成長的缺憾呢?
有意識營造“親子時間”
創造條件讓父子多親近。在七八十年代的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橋段:多年在外工作的父親休假回家,竟然被孩子認作陌生的“叔叔”。在通訊極其發達的今天,即便父親遠在千里之外,也能每天與孩子親密接觸。定期讓孩子給爸爸挂個電話,在互聯網上組織一場父子“視頻見面會”,都會拉近父子之間的距離。節假日或丈夫休假期間,更應成為“補習”父子感情的絕佳時段。
兩歲的悅悅父親是在外服役的軍人。每到休年假時,悅悅的媽媽就有意識地將看護孩子的工作交給爸爸,讓爸爸每天給孩子穿衣洗漱、陪著玩玩具、逛公園。這樣,爸爸“累並快樂著”,既體會到妻子撫養孩子的不容易,又在朝夕相處中與孩子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育兒經”還得一起念
一些媽媽覺得爸爸在外奔波辛苦,不願就孩子的教育問題過多打擾爸爸,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教育孩子是父母共同的責任,應該讓爸爸積極參與其中。
爸爸與媽媽對孩子教育的視角不同,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媽媽對孩子的情緒變化和行為習慣洞察入微,但在教育過程中有時會失之於寬,缺乏理性思考和宏觀掌控。媽媽在與爸爸每天的通話中,要將孩子成長的點滴情況及時告知,這樣一方面讓爸爸了解孩子,知道從哪些方面予以關心;另一方面媽媽也可以聽取爸爸的有益意見與建議。
3歲的靜靜初上幼兒園時極不適應,每天入園都哭鬧得很厲害,媽媽因為心疼孩子幾度想放棄入園。爸爸在電話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後,首先讓媽媽了解入園是孩子邁入社會的第一步,必須面對不能回避;然後與媽媽一起想出各種方法幫助孩子渡過難關,包括加強與老師的溝通,在徵得園方同意後讓靜靜隨身攜帶喜愛的阿童木玩偶,讓熟悉的玩具陪伴孩子度過一天的生活。就這樣,在父母的共同努力下,孩子順利地渡過了入園關。
架設父子互愛的橋梁
愛與理解是教育的前提。長年在外的爸爸,對於孩子的愛自不多言,但孩子對於經常見不著面的爸爸,卻很難培養起深厚的感情。在這種情況下,媽媽要有意識地扮演父子感情的“潤滑劑”和“催化劑”。譬如,讓孩子通話時多問候和關心爸爸;爸爸從外地趕回家時帶孩子一起去火車站迎接;爸爸出差時,提醒孩子幫忙收拾一些洗漱用品或者是穿帶的衣物等,讓孩子也懂得關心爸爸,從而架設起父子感情的橋梁。
方方的爸爸去外地學習,幼兒園要求孩子家長給孩子準備彩筆,媽媽抽空買了一套漂亮的彩筆,回家告訴孩子説:“爸爸最近特別忙,這是爸爸特意給你寄回來的禮物,希望你能畫出漂亮的畫。”這個善意的謊言,體現出了媽媽有意識加深父子感情的良苦用心。
爸爸通常都是孩子心目的大英雄,尤其對於男孩子而言,積極宣揚爸爸的形象有助於孩子汲取男性的優秀品格,將孩子打造成敢於擔當的小男子漢。因此,媽媽在孩子面前要積極維護爸爸高大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