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熱愛小朋友,熱愛我的工作,準備將這一生都奉獻給熱愛我的小朋友們。有人問我,等到年齡逐漸增長後,是否要改做其他節目的主持人呢?我説:“不,等當不了鞠萍姐姐時,我就當鞠萍阿姨,將來還想當鞠萍奶奶呢”。
——鞠萍姐姐
這是在2003年出版的《萍聚》一書中鞠萍姐姐寫下的一段話。轉眼間十二年過去了,鞠萍姐姐仍活躍在熒屏上,有她陪伴的日子,童年仿佛就在昨天。
中央電視臺2015年“六一”晚會
每一段傳奇都緣起于一個平凡的故事,而故事的開端就是夢開始的地方。讓我們一起跟隨鞠萍姐姐的文字,回到三十年前。回到那個坐在電視機前那個聽鞠萍姐姐講故事,做手工的時光。
聽鞠萍姐姐講故事
鞠萍姐姐:我從1985年6月1日起,開始主持中央電視臺的《七巧板》節目。《七巧板》非常受小朋友歡迎,我也就名聲在外了。孩子們叫我鞠萍姐姐。家長説:“把我的孩子送到你的幼兒園吧。”記者們形容:親切、自然、清新、活潑又大方。我自己呢,感覺良好。收視率嘛,比較高,反應還不錯。一般一年來信六千多封,平均每天都有二三十封。喲,能收到這麼多孩子的信可不容易。學齡前的孩子寫不了幾個字,又真是喜歡這個節目,就歪歪斜斜地寫來這麼一封信,要不就三番五次地纏著大人給我們寫信。嗬,倍兒神,一到星期四的六點半,孩子們就嚷著讓家長開電視,看《七巧板》唄!飯都不吃。過了這天,又盼著下星期四。盼了一個星期才只有半個小時的節目,好像覺得很不夠,就來信啦,恨不得每天都有《七巧板》。
我們的《七巧板》是個大欄目,裏面還有許多小的欄目呢。這些小欄目都是小朋友們特別愛看的。像“學學做做”,主要是一些小手工,用紙疊了小貓、小狗、小桌子、小椅子呀,培養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孩子特別喜歡“學學做做”,許多小朋友們和他們的家長還把自己做好的小手工寄給我,要我在電視裏教其他孩子呢。還有就是教唱歌,做操,看歌舞節目,聽故事,看木偶劇什麼的。小朋友特別愛看木偶劇。再有,就是“畫音樂”節目,這是培養小朋友們理解音樂和練習繪畫能力的,就是聽著音樂畫圖畫。這個節目也很受歡迎,每次播完後,都能收到全國各地的小朋友畫的畫。我從中挑一些好的,在電視上給小朋友們看。後來我們又開播了一個新欄目,叫“和爸爸媽媽一起看”,著重于幼兒家庭教育。在這個小欄目裏,我們告訴家長一些幼兒生活、衛生常識,還對小朋友們進行一些思想品行方面的教育。比如説吧,教一些尊老愛幼、勞動光榮的兒歌什麼的。我在電視裏説一句話,比他媽媽説十句都管用。
無論做手工、教唱歌、做遊戲、講故事,我在節目中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笑,玩玩做做,唱唱跳跳,孩子們就覺得,呦,她懂得那麼多,又愛和我們一起玩,這麼親切,真是個大姐姐。所以,他們也就喜歡我啦,都管我叫“鞠萍姐姐”。有個小朋友不會寫字,在給我的信中,就照貓畫虎地寫了“親親你”三個字。噢,信封當然是他的家長給寫的了。慢慢地從孩子看這個節目,把家長也吸引過來,也跟著看起來,知道了《七巧板》這個節目,也知道了我這個人。逢年過節,我都能收到小朋友專門寄來的賀卡。很多家長都願意把他們的孩子送到我的幼兒園來,都以為我這兒有個幼兒園。其實哪有呢?好多外地的家長來信,説花多少錢都願意,你説逗不逗?我因為主持《七巧板》節目,1986年獲得了第三屆全國優秀電視專欄節目的主持人獎。
來,把鼻涕擦乾凈了,別讓人笑話
《七巧板》節目開播剛一年,鞠萍姐姐就在1986年獲得了第三屆全國優秀電視專欄節目的主持人獎。鞠萍姐姐説當時她只是個傳聲筒,是當年一批導演對她手把 手地教導,才讓她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鞠萍姐姐”,也讓我們記住當年創辦了《七巧板》、並從那時開始為中國的少兒電視節目奉獻了青春的資深導演們吧。
《七巧板》的“元老”們 左起:李真惠、鞠萍、李蕾、孫靜、李眾
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還記得三十年前,在電視機前看《七巧板》的經歷嗎?還記得鞠萍姐姐帶著你做手工的場景嗎?沒錯,那就是鞠萍姐姐當年夢開始的地方。一晃三十年了,鞠萍姐姐仍是70後、80後,90後心中永遠不老的“鞠萍姐姐”。
鞠萍姐姐説:“一代代的孩子長大了,我們曾經擁有過的快樂時光,對我來説真的已經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