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記者 柯昌萬 禹躍昆 馮麗
提起兒子的變化,安少麗一臉的高興:“我兒子喜歡踢足球,原先出去找夥伴踢足球時,總説‘媽媽,讓他們跟我玩吧’,而現在會説‘你們好,可不可以帶我一起玩?’”
語言措辭上的細微變化,讓安少麗深切地感受到了兒子所在學校“從習慣養成教育入手,推進素質教育”的神奇力量。這所學校就是陜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小學。
推進禮儀教育:
捕捉道德的影像
“追星”是大雁塔小學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不過,學生們追的不是娛樂明星,而是“文明禮儀星”“文明遊戲星”“安全行走星”“環保護綠星”等。這些“星”,都是學校“小眼睛、大聚焦”校園尋星系列活動探尋到的校園明星。
在系列活動中,學校不定期以明察暗訪的形式,把鏡頭對准校園,隨機捕捉校園文明禮儀的影像和不文明行為的鏡頭,製成短片上傳至校園網供各班學生收看討論,學習榜樣、糾正錯誤。
“有一句名言,叫作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性格是什麼決定的呢?習慣。”副校長閆建鋒説,一個好的習慣會影響孩子一生,這也是該校推進養成教育的出發點。
為此,大雁塔小學以習慣養成教育為突破口,採用“以經典誦讀熏陶學生、以課堂教學訓練學生、以健康教育引領學生、以特色活動激勵學生、以興趣培養提升學生、以制度建設規範學生”六個舉措,讓學生明禮致行。
其中,以經典誦讀熏陶學生,學校根據精選經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確立各年級經典誦讀的重點:一年級“禮儀”、二年級“愛心”、三年級“聰慧”、四年級“孝順”、五年級“誠信”、六年級“感恩”。為了配合這項活動,學校自主開發了近百萬字的《大雁塔小學禮文化讀本》和《好兒童 好歌謠》折疊手冊,為經典誦讀的實施提供強大支撐。
四年級(8)班學生劉志遠的媽媽在西安某大學工作,特別在意孩子的閱讀:“我原來要求孩子每天閱讀半個小時,這和學校的活動不謀而合,每次和語文老師討論如何培養和引導孩子閱讀興趣時,都有種強烈的共鳴,這讓我倍感欣慰。”
營造和諧校園:
潤物細無聲式的愛
“我兒子的性格比較內向、靦腆,不願意跟人交流。”三年級(1)班學生王乙棟的媽媽葉碧波告訴記者。
但是,老師並沒有因此忽略王乙棟,或者刻意去開導他,而是用活動一點一滴地去影響他。比如,讓他去收作業本;學校跳繩比賽中,讓他來搖繩。“這些都是為了加強他與同學們的互動,而且都是用潤物細無聲的‘愛’的方式。”葉碧波感動地説。
為了更加系統地營造和諧的師生關係,學校特別組織了“做陽光之星”活動,倡導教師用“放大鏡”去尋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從而造就了許多繪畫星、舞蹈星、科技星、環保星、寫字星、微笑星和朗讀星等,可謂“人人皆星星,顆顆亮晶晶”。
學校還積極打造興趣組、科技節、藝術節、體育比賽等校園文化活動,開創了“文明每一天”“彎彎腰特色小隊”“校園文明崗”“榜樣就在我身邊”等系列特色活動,營造和諧而美好的校園環境。
三年級(2)班學生李韻汐很喜歡書法和泥塑,進入大雁塔小學前,她的媽媽李英姿準備給女兒報校外的書法、泥塑輔導班。“價格很貴,一年下來,兩個班可能要一萬元左右。”李英姿説,“後來一問班主任才知道,完全沒必要報課外班,因為學校已經開設了書法和泥塑的興趣小組,除了材料費,不多收一分錢。”
為了提高學生素質,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學校設立了“三級興趣”小組活動:第一級是激發興趣、開闊視野的“班級興趣”;第二級是強化興趣、注重團隊合作的“年級興趣”;第三級是重在能力培養、創新實踐的“校級興趣”。
構建聯動體系:
凝聚養成教育的合力
談起如何深化養成教育時,閆建鋒對記者説:“學校堅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校教育為主導,以家庭教育為基礎,以社會教育為延伸,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立體教育網絡。”
“叔叔,請您不要隨地扔紙屑。”近日,大雁塔小學六年級(8)班學生樊苡辰在距離學校不遠的大雁塔廣場上,與同學一起參加學校“彎彎腰”環保小分隊活動,他這樣勸一位隨手扔掉紙屑的叔叔。
起初,這個小夥子還怪小學生多管閒事,但是在十幾名小學生的禮貌勸説下,這個小夥子不僅把紙屑撿起後扔到了垃圾箱,還向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彎彎腰”主題活動培養學生從小事著手,帶動他們養成不亂丟垃圾、主動彎腰撿拾垃圾的良好習慣。每當課間,在大雁塔小學都能看到戴著“彎彎腰”環保小分隊袖章的學生,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主動撿拾地面垃圾。遇到重大節日,他們還會去學校附近的公共場所撿紙屑。
“我覺得,彎彎腰活動撿起的不是一片紙,而是一種文明。”樊苡辰説。
“這只是學校將養成教育延伸到社會的一個縮影。”閆建鋒説,“通過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建立社會實踐活動基地、開闢思想教育基地等方式讓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獲取社會各方力量對學校養成教育的支持與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