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0歲左右入學,用4年時間完成從小學五年級到高中三年級8年的課程,然後參加高考成為“少年大學生”。一般人可能會想:這是怎樣的“魔鬼教育”?
在北京市第八中學(簡稱“北京八中”),這個俗稱“少兒班”的超常教育實驗班已經堅持探索了30年。4年學完8年的課程,少兒班是不是“瘋狂壓縮課程”?老師們是不是夜以繼日搞“題海戰術”?
家長注意:課堂“小搗蛋”或因“吃不飽”
少兒班一年級,相當於常規學制小學五、六年級。在一堂看似普通的語文課上,語文老師從《資治通鑒》裏選了一則古文《孫權勸學》,標點符號都去掉了,“誰來給大家通讀一遍?”一位男生略帶磕絆地讀完了這篇古文,努力注意著讀音和斷句。讀完了,老師開始讓全班同學給他“挑錯”,允許反駁。
糾完錯,老師不直接講解古文,而是要求同學們就不懂的地方提問,並請其他同學回答。除非到了都答不上來或者出現爭議的時候,老師才略微點撥一下,一堂課幾十個問題基本都是同學們互問互答。
佈置課後作業,不是讓大家背誦古文、記住通假字、詞語含義,而是寫一篇文章,談談對這篇古文的主角——三國名將呂蒙的看法。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劉嘉介紹説,來自行為學和腦認知成像的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超常兒童在認知能力、神經結構與功能等方面,都顯著區別於普通兒童。在10歲至15歲時對超常兒童進行鑒別和培養,是超常兒童腦力資源的最優開發時期。在國內的現實研究中,以前很多這樣的孩子因為沒有及時予以區分,常常被認為是“問題兒童”“課堂搗亂分子”,其實是因為他們的學習和領悟能力超出了同齡人,在普通的課堂上早已經“吃不飽”了。
不得不讚:學習再忙“自然體育課”少不了
少兒班是不是有什麼特殊教材?其實不然,他們的教材和北京市大部分中學生一樣,只是老師們根據這些學生的特點,對教材內容和知識點進行了打通、融合。
“提速的方法,一靠學生自主學習,二靠老師打通知識體系提綱挈領地教學。”一名數學老師説,我打通了初中、高中的數學內容,帶著孩子們做研究式學習。
在課程設置上,少兒班和普通班級的一個最大區別是開設了一門“自然體育課”——每週用半天上課時間進行戶外活動。
在“自然體育課”的一本教學記錄上,記者看到了11公里遠足、1000米游泳、冒雨爬山、集體划船、8米跳板等活動項目。北京八中2013年對歷屆學生資料的整理髮現,少兒班畢業生的身高、體重等身體機能的平均值,略高於同齡的北京市區少年。
一名學生家長説:“原本我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課程由8年壓縮到4年,每週還有一個下午的體育活動,孩子將來能考上大學嗎?”
但兩年後,這名家長因為工作原因把孩子帶到了英國,經過測評後,孩子在英國進入了相當於高二階段的學習,14歲時考取牛津大學。
成就驚人:20歲左右已是碩士博士
北京八中校長王俊成介紹説,近年來,北京八中少兒班的報考人數基本穩定在2000人左右。為了從中選擇30余名學生,北京八中形成了一套包括學科知識點、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相結合的考察方法,共經過三輪考察:初試、復試、試讀。前兩個步驟包括十八項智力題、學業水平、個性測試,具體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的內容和思維能力的考察。試讀階段是住校一週左右,全封閉,全面考察孩子能力。
最終,學校的孩子,絕大部分都被培養成“少年大學生”,20歲左右已經獲得碩士、博士學位,也較早開始了職業生涯。以第一屆畢業的33名學生為例,有19人在金融、計算機、通訊等領域從事科技研發工作,9人在國內外大學或研究機構擔任教授或研究員,5人成為建築設計師、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