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李懷源
兒童閱讀在中國大陸“流行”起來有十多年的時間了,期間有令人欣喜的改變,也有不可回避的問題。認真審視當下的兒童閱讀現狀,會發現大人的一廂情願和兒童閱讀存在著多個斷裂帶。
圖書出版與閱讀期待的斷裂
出版社都或多或少地涉足兒童閱讀,目前兒童圖書出版的幾個大的銷量點都存在問題。
一是“童話”“神話”“名著”“百科”系列。這些書已經過了版權期,出版社爭相改頭換面做“一本萬利”的生意。靠這些圖書支撐門面,有的做得更加精美,有的進行改編,比如,加入導讀、作出刪減等。
二是引進大量外國原版圖書。出版社需要到世界圖書博覽會上去“獵奇”,然後引進版權,找人翻譯,而翻譯者的時間緊、任務重、水平不一。這些書的質量和出版社眼光及譯者水平有很大關係,有些圖書拿來看有不知所云的感覺,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是大量的教輔圖書。到任何一家書店都會看到或大或小的教輔圖書專賣區,有的書店甚至用2/3以上的面積“攤放”教輔,而其他書只能規規矩矩躲在書架上。
四是多次重復出版同一作家的同一作品。看看市場上,一個作者的同一本書竟然同時被多家出版社出版。出版社要保證基本的生存,所以,出版界的“業界良心”也和利益緊密結合起來。但是,出版社不惜一切代價地獲取版權,這就太自降身價了。
沒有永遠的經典,只有永遠的利益,也許用在出版業是恰當的。
出版社應該用好的圖書引領市場,而不是跟著市場跑。中國原創圖書遠遠跟不上兒童閱讀的發展,挖掘、培養、激勵原創作者,策劃出版真正貼近兒童的書,是出版社應有的責任。
親子閱讀與兒童需求的斷裂
“親子閱讀”曾經很神秘,讓無數家長趨之若鶩。致力於親子閱讀推廣的機構和個人有很多,很多家長都在補上兒童閱讀的課。在親子閱讀活動中,更多的是家長的身影,是家長希望通過幾本書改變孩子的迫切心情。而孩子們是最冷靜的,好看的書他就投入地讀,不好看的就放一邊。
圖畫書一度熱得發燙,致使很多老師和家長認為,兒童閱讀就是圖畫書閱讀,有圖有話,就是適合孩子的。圖畫書是0-99歲的讀者都可以讀的,這話曾經影響了很多人。毋庸置疑,經典的圖畫書確實能夠打動心靈,影響人的一生。但是,回頭想想,看了幾百本圖畫書,觸動心靈的究竟有幾本呢?圖書就像人,一輩子會遇到很多人,但是,能夠對自己産生深遠影響的卻寥寥無幾。
圖書那麼多,怎麼可能都一一讀過?閱讀的過程不過是思考的過程,精神的成長不是一本書能完成的,而是一種“共鳴效應”,找到與書的切合點,只有兒童自己能夠做到。
親子閱讀更多的是讓孩子閱讀,讓孩子選擇、讓孩子成為閱讀中的主角。家長的作用就是“陪伴”,過多的參與就會變成干預,過多的講解就會變成説教,家長過多的迷信就會造成孩子的迷失。
讀書指導與閱讀能力的斷裂
大多數學校還沒有把兒童閱讀引進學校課程,只依靠課本的閱讀和似有似無的“課外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左手是“教輔”,右手是“圖書”,家長和校長怎麼選擇,關係到老師和孩子的選擇。讓中國的多數孩子陷進教科書和教輔讀物,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民族的巨大悲哀,這個悲哀和高考無關。
班級讀書會無疑推動了兒童閱讀。班級讀書會的發展在經歷了討論人物、故事情節的階段之後,進入到“閱讀策略”的層面,通過一本書發展某項“閱讀策略”,如,推斷、預測等。下一步,應該是培養“閱讀能力”,讓圖書成為一種學習材料,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才是核心目標。
開展班級讀書會已經有一段時間的班級和學生,同樣處在困惑之中。文學類作品是否只可以討論情節、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質?科學類、人文類的作品引進課堂以後,該由哪個學科的老師教?我所在的清華附小整合各學科閱讀,構建了以100本必讀書為體系的閱讀課程,希望學生既能享受博覽群書的樂趣,又能發展閱讀能力。
閱讀方式與兒童發展的斷裂
現在的孩子真幸福,每一個過來人都會這樣感嘆。孩子們真的很幸福嗎?富足的物質生活讓很多孩子缺少期待,不知道滿足是一種什麼感受,過多的圖書也讓孩子們眼花繚亂難以選擇。最大的問題是,這個時代讓孩子們“特立獨行”的時候,卻忽視了培養他們的思考方式。當他們還沒有養成紙媒閱讀習慣的時候,電子閱讀(依賴手機、電腦的閱讀)已經成為他們的家常便飯。資訊的紛繁複雜,遊戲的花樣繁多,讓很多孩子很難靜下來讀書。手機讀資訊使得人們對這個世界了解得越來越多,而對自己人生的思考越來越少。很多兒童缺少向內觀察的習慣,沒有內省的能力,一個沒有“芯”的“容器人”是很脆弱的。
有人説多媒體閱讀已經勢不可擋,這就像上世紀80年代,很多人言之鑿鑿——“漢語拼音化勢不可擋”一樣。也有人説“紙媒閱讀”永遠不會退出歷史舞臺,但是,竹簡木牘確實已經躺在博物館裏很多年了,為什麼一定是“紙媒”呢?我個人認為,文字不會消亡,閱讀就不會停止。一種閱讀方式肯定是單一的,多樣化的閱讀是必然的選擇。
關鍵是閱讀方式是怎樣的?大量的資訊閱讀如果漫無邊際,跟著網絡鏈結跑,那這種閱讀肯定是無益的,不單是注意力不能集中,更不能促進深入的思考。兒童處在發展的關鍵期,需要培養想象力,尤其需要對文字的想象力,因為把文字描繪的任何事物想象出來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也是開發大腦的一種方式。
兒童要有長久而健康的發展,首先要具備基本的思考方式和價值判斷能力。這個時期需要紙媒閱讀,需要讀書,需要建立形象,需要閱讀期待。有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受,看電視的時候比較放鬆。
有學者曾經研究過,看電視的時候,大腦的多數部分都在休息,只有接受顏色和聲音的部分在工作。也有國外學者提出,12歲以前的兒童如果從不看電視,他的發展會比看電視的兒童好得多。不知道這兩項研究的權威性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讀書的時候大腦把文字還原成畫面是在思考的,而看電視的時候,情緒隨劇情波動,大腦來不及思考。兒童在發展的重要階段,需要用思考完善他們的大腦,所以,需要有健康而有效的閱讀方式。
目前,兒童閱讀的市場相對繁榮,對兒童閱讀的重視程度相對增強,但是,仍有很多關於閱讀的重要命題需要出版人、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以兒童健康發展為己任才能真正推動兒童閱讀的健康發展,才能為全民族的兒童規劃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係清華附小商務中心區實驗小學執行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