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母親節,別讓孝道流於形式
昨天是5月10日,母親節,早晨七點起床,收到一條微信:“我這掐指一算啊,今天朋友圈將會出現一批孝子孝女……”睡意都被笑醒。
果不其然,一上午手機微信、微博都在被朋友圈刷屏:有的曬自己與老婆孩子合影——感謝老婆為他付出青春的、生孩子不惜疼痛的;有曬他們和媽媽的合影,感慨媽媽養育的之恩的,當然還有很多根本不在母親身邊,翻拍老照片的……
網絡發達的今天,多數年輕人喜歡在社交平臺表達自己的感受,母親節之際很多人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上的“感恩”父母、祝福母親,當我們問及母親是否知道時,大多數人表示母親不上網、沒有關注她的微博、不會用微信朋友圈,我不禁質疑這樣的感激“父母根本看不到”是否讓“孝順流於形式”了?
很多小學趕在母親節前的週五對孩子們進行孝道教育,濟南某小學在操場擺了一地臉盆、暖瓶,讓全校學生齊刷刷的給媽媽洗頭髮、剪指甲,感恩教育必須在這一天嗎?孩子們把這項學校佈置的學習任務完成後,理解這樣做的初心嗎?回家依然會堅持給媽媽洗頭髮、剪指甲嗎?
1、感恩教育不是跟風教育,與過節不應該挂鉤。
每年的母親節各大媒體、網站都會為母親節的到來鋪天蓋地的宣揚母愛,普天下的子女們也暗下心思,準備屆時好好為自己的母親過個節。縱觀近些年的母親節,我們或多或少都有親身體會,就像春節、端午節等眾多節日一樣,就是一陣風,一年只刮一次。過的多是一種形式,如送一捧鮮花給母親,和母親一起聚聚餐,或給母親買份禮物等等,然後讓這樣一個節日在看似熱鬧的氛圍中度過。可真正來體味並受益的母親們,得到的,感受的,體味的,卻並不多。
2、感恩教育應具有持續性與實質性。
孩子對父母感恩理所當然亦無可厚非,但是感恩的深意豈是一次洗頭就能闡述清楚的?更何況如此倉促跟風,有些孩子顯得懵懂,覺得彆扭,其教育的實效性並沒有體現出來,可持續發展的價值又有多少呢?感恩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長期過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個平日遊手好閒、叛逆極端的孩子在家長面前行個禮、洗洗頭就鳳凰涅槃知道感恩了嗎?
感恩教育要有持續性,要不斷激發他們的感恩之心。一次洗禮儀式激起了孩子們內心感恩的波瀾,但是只輕輕拍擊一下是不行的,不能等波瀾漸逝,要持續在平靜的水面上不斷地擊打出浪花,讓感恩之情源源不斷滲入孩子們的心間。
漸漸孩子懂事了,在我們真正需要的時候沏一杯茶、端一盆洗腳水,那種感覺一定比在操場上洗頭更溫馨。
3、孩子對“恩”的認知感尚不明確,因而對“感恩”的認同感不足
我們通常所説的感恩教育是以感性的形式,讓孩子切身感受來自他人、社會和自然的“恩”。而在現實生活中,孩子普遍自我為中心,對於來自父母、老師、同學等各方面的關愛毫無感激之情,覺得理所應當,並不以為“恩”。這種對於“恩”缺乏認知的態度需要我們予以重視。
比如在一個家庭中,我們身為父母習慣性的將最好最大最美味的食物留給兒女,自己吃小的,但是在幼兒園問一下孩子們怎麼看這件事,大部分孩子回答是:“爸爸喜歡吃魚頭,因為魚頭有營養!”
我們缺少對子女感恩意識的培養和教育,也就使得成長過程中,他們只知索取,不知回報的心理髮展趨勢。對父母給予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子女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感覺這是父母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行為。
4、不能只強調競爭,而忽視了人文
我們的教育沒有感恩這一課。更多的是強調競爭——對孩子的能力培養。老師和家長關注孩子的成績勝過一切,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其他都是次要的。由於對孩子的教育和關愛更多地停留在物質層面,很少涉及精神領域。
這樣做的後果是:孩子,尤其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不擇手段急功近利的人生觀。上個月發生的幾起學生跳樓事件中最不可思議的便是一個小學生——品學兼優的班長, 因為老師調換座位,讓他幫助一名學習不太好的學生,班長一怒之下衝出教室,跳下五層樓。
這就要求教育者理性的對孩子進行全面引導,注意文化的內核——不僅僅是齊家治國平天下,還要具備回饋社會、反哺社會的感恩意識。
如果任何一個節日、一件事情變成了敷衍、變成走形式,那它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5月10日給母親過“母親節”,洗頭洗腳剪指甲都是治標不治本的;心存感恩,“天天都是母親節”才是我們回報父母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