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18
戰爭的余波
  •   64年前的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署,在經過三年多的殘酷較量後,朝鮮半島重新歸於平靜。朝鮮戰爭造成了數以百萬計的傷亡,作為戰爭的主要參戰國,中美朝韓均付出了慘痛的代價。64年後的今天,時間並沒有撫平傷痛,隔閡與痛苦依然紮根在人們的心底,國與國之間的敵視與對抗在延續、人與人之間的親情與仇恨也糾葛不清。戰爭的余波回蕩在朝鮮半島的上空,深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   2013年12月26日,韓國士兵在韓朝邊境處巡邏。 視覺中國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朝韓邊境仍然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之一”。半島的南方與北方都沒有放鬆對對方的警惕,“三八線”附近經常能聽到劇烈的爆炸聲,因為這裡到處都是地雷。
  •   2012年3月3日,朝鮮軍民鬥志昂揚,宣誓堅決維護國家尊嚴。
      曾經交戰的雙方對抗意識依然強烈。韓國經常會協同美國的舉行針對朝鮮的聯合演習,而朝鮮往往也會針鋒相對的給予有力的回擊。
  •   2005年4月21日,韓國首爾,韓國舉行反恐演習,民眾演練防範生化和放射性武器襲擊。
      朝鮮核試驗、延坪島炮擊、天安艦事件......朝鮮半島危機不斷,民眾時刻處在戰爭的威脅之下。
  •   2012年6月14日,韓國束草一座山上,士兵們尋找到朝鮮戰爭中遇難的韓國士兵遺體,集體默哀。 視覺中國
      朝鮮戰爭停戰已有60餘年,陣亡將士遺骸的搜尋工作從未停止,但仍有大量的陣亡將士未被找到。
  •   2013年10月6日,韓國部分民間團體在京畿道漣川郡颱風展望臺附近,利用大氣袋向朝鮮地區散發50萬張傳單。 視覺中國
      半島南北的兩個國家意識形態對立,半個世紀以來他們各自向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雙方互不認同,彼此之間的差異也越來越大。
  •   2004年4月3日,朝鮮金剛山,韓國探親者灑淚告別朝鮮親人。來自朝鮮和韓國的數百人與自己在朝鮮戰爭中失散的親人再次相見。 視覺中國
      朝鮮戰爭造成了大批朝鮮、韓國民眾骨肉分離。離散家屬團聚活動成為他們與失散家人見面的唯一機會。
  •   2014年1月31日,韓國京畿道,邊境非軍事區,一名老人帶著孫女向著朝鮮的方向磕頭,追思親人。視覺中國
      從2000年到2014年,朝韓一共只舉行了19次團聚活動。而一次團聚活動中,獲准參加的名額對於兩國離散的人數來説少之又少。許多人在有生之年很難再與親人重逢。
  •   2016年8月4日,巴西裏約熱內盧,2016里約奧運會,朝韓兩國體操運動員訓練館相遇自拍合影。 視覺中國
      同族同宗的朝韓兩國因為戰爭反目成仇,但是半島統一是兩國民眾共同的期盼,彼此之間濃于血的親情是割不斷的。
  •   2009年6月25日,在朝鮮戰爭爆發59週年之際,近10萬名平壤市民在金日成廣場舉行了大規模反美群眾集會。朝鮮把這一天定為“反美鬥爭日”。 視覺中國
      不僅是在朝韓之間,美國同樣擺脫不了與這場戰爭的糾葛。朝鮮一直把美國看作是侵略朝鮮的首惡,也是南北不能統一的最大禍首。戰後幾十年來,美國又一直推行敵視政策,更加激發了朝鮮人民的仇恨心理。
  •   2014年7月11日,韓國平澤市,淪為美軍慰安婦的韓國老人哭著講述不堪的歷史。她指控政府訓練自己,在朝鮮戰爭停戰後為駐紮的美軍士兵提供性服務。 視覺中國
      戰爭的後遺症也波及到了戰場之外。朝鮮戰爭停戰後,為了討好盟友,鞏固關係,韓國政府在全國開設了大量慰安所為美軍服務。至上世紀80年代,為美軍服務的韓國女性達到100萬人,她們多因常年服藥和大量飲酒而疾病纏身。由於長期受不良生活的熏染,很難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   2016年4月28日,韓國首爾,在位於首爾龍山的韓美聯合司令部,韓國和美國交換了17具在朝鮮戰爭時期陣亡的軍人遺骸。 視覺中國
      戰爭的代價對於所有參戰國來説都是慘痛的,至今仍有八千余名參戰美軍官兵下落不明。
  •   2013年10月16日,美國波士頓,Claire Weber接收兄長、美國一等兵Norman P. Dufresne的遺體。1950年7月,Norman在朝鮮戰爭執行任務時失蹤,後被確認遇難,但遺體一直沒有下落。 視覺中國
      在美國,朝鮮戰爭常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美軍在朝鮮半島上丟掉了數萬士兵的性命,很多人屍骨無存,而他們的親屬在漫長的歲月裏只能徒自傷悲。
  •   2016年3月16日,朝鮮最高法院以陰謀顛覆國家罪判處瓦姆比爾15年勞動教養。今年6月,他在被關押了17個月後,在美朝雙方的交涉之下被釋放,但回到美國後一直陷入昏迷不久就死亡了。 視覺中國
      由於長期的敵對關係,美國人一直是朝鮮方面重點監控的對象。據美官方統計,過去10年中,至少有17名美國公民被朝方扣留。近日,美國國務院表示,由於被逮捕和長期監禁的風險上升,美國政府將禁止美國公民前往朝鮮。
  •   2017年4月1日,朝鮮安州,清明節前夕,39名志願軍後代齊聚朝鮮為在那裏犧牲的父輩掃墓,他們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去朝鮮,有的還是第一次出國。 朱嘉磊/視覺中國
      當年的那場戰爭致使很多志願軍戰士埋骨他鄉,也讓他們的後代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脫離了正常的成長軌跡。當年匆匆的告別成了永別,他們中的很多人,甚至再也尋不到父親的埋骨之處。
  •   2016年3月31日,遼寧瀋陽,看見載有志願軍遺骸車隊的瞬間,帶著母親遺願抱著“烈士證明書”前來尋父的張細海表情激動。 視覺中國
      張細海老人已經是子孫滿堂,但沒能找到父親的遺骨,是他一直以來的遺憾。和他一樣,尋找到犧牲在異國它鄉的親人,是所有烈屬的期盼。
  •   2010年10月22日傍晚,第三批赴朝參觀的河南鄭州抗美援朝老戰士之家的21名志願軍老兵返回遼寧丹東,曾經參加過上甘嶺戰鬥的77歲的楊開德老人(左)和老戰士們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在大巴車內唱起戰鬥年代的老歌。 視覺中國
      對於經歷了抗美援朝的老兵來説,這場戰爭是他們一輩子的記憶,也是一輩子的榮耀。他們把青春與熱血揮灑在了朝鮮戰場,戰爭也在他們的生命裏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
  •   2016年10月22日,河北香河,百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軍迷重現抗美援朝戰場。一名軍迷在扮演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形象。 視覺中國
      數十年過去,朝鮮戰爭中英雄人物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中國在這場戰爭中證明了實力,擁有了對抗強敵的信心,恢復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
  •   2016年8月,吉林延邊,鴨綠江岸邊,年輕的遊客邊境拍照留念。對新世紀的年輕人來説,這場戰爭雖然年代久遠但並不陌生,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共同的記憶。 視覺中國
      炮火之下沒有贏家,戰爭製造了太多的苦痛。在64年後的今天,回望64年前的這場戰爭,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該懂得和平的可貴。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往期回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