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10
身邊的“雷鋒”
  •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3月5日是學雷鋒日,雖然雷鋒離開我們已經50多年了,但他以平凡的人生實踐,樹立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豐碑。而雷鋒精神更早已化為細雨,灑在了不同的人身上,浸潤在了人們的點滴生活中。
  •   2014年8月27日,河北省秦皇島市,郭本友、王全民、劉雲龍、陳貴全在海邊合影,中間的椅子留給了去世的潭貴修,他們5人是義務救生點的創立者。視覺中國
      王會民是原秦皇島船廠的退休職工,從小在海邊長大的他,退休後幾乎天天在海邊撈魚、潛水。2013年,兩名男孩在河東浴場溺水身亡,王會民在現場看見男孩家人失去孩子時的悲痛情形,便有了建救生點的念頭。隨後,王會民與劉雲龍、陳貴全、郭本友、潭貴修等老朋友一拍即合,就開始籌建起了他們心中的“義務救生點”。
  •   2013年3月14日,上海,傅衛平捐獻血小板。視覺中國
      傅衛平自2009年2月志願參加無償獻血以來,已累計無償捐獻全血3次、血小板97次(其中58次為雙份)。做一件好事容易,難能可貴的是,傅衛平把奉獻愛心融入到生活中,成為了自己的一種習慣。正是這樣一位普通的民警用自認為最本分、最平常的方式無私奉獻,讓社會充滿了溫暖。
  •   2015年4月3日,山東威海,身為保安的馬勇每個月最盼望15號到來,因為這一天是他發工資的日子,也是他給所資助的學生匯助學款的日子。視覺中國
      馬勇從1997年開始做公益事業,至今為止已資助了72名學生,捐款達47萬元。他資助過的學生,有的還在念初一,有的已經畢業工作。每每收到學生發來的問候或告知生活和學習近況的短信,馬勇都非常開心。馬勇説:“無論付出多少艱辛,我都覺得值。”
  •   2015年4月25日,河南滎陽,黃河北岸的溫縣東平灘村村民張天與王西廣一見面就來了一個熱情的擁抱。2011年夏季的一個深夜,王西廣曾把困于黃河中的張天及其內侄救上了岸。至今,50多歲的王西廣已從滔滔黃河水裏成功救起了31人,並被鄉親們稱為“救人專業戶”。視覺中國
  •   2015年8月14日,湖南郴州,20多年前從湘南學院醫學系退休的李茂林每天堅持鍛鍊,還義務在北湖公園為中年人傳授健康保養知識。為了讓群眾掌握更多的保健知識,他還自己整理編印了一些小資料,免費發放。視覺中國
  •   2017年1月8日,瀋陽小夥兒吳洋開了一家面館,4個月裏送出100多碗愛心面。他在面館內設置了一個愛心面專區,上面挂著各種面和菜的牌子,遇到困難的人摘個牌子送到前臺,就可以得到牌子上的食物,而且不用花一分錢。視覺中國
      為了吸引更多愛心人士的參與,吳洋還在店內的醒目位置張貼了“顧客,您可以為需要幫助的人買一碗麵挂在墻上”的提示語,有愛心的食客可多付錢買一碗或多碗麵條,以愛心牌的形式“挂”在墻上,讓需要幫助的人有尊嚴地、體面地得到免費麵條。
  •   孫斌,網名“江風”,是揚中市公安局普通民警,麥田教育基金會理事,揚中麥田義工服務社秘書長。12年來,孫斌不求任何回報,心甘情願地將自己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獻給了遠在西部和貧困山區的一群孩子。他組織創辦成立的揚中麥田義工服務社,助學的重點對象就是全國各地貧困山區的貧困兒童,這麼多年來,他總共募集了500多萬元善款,極大地推動了社會公益理念的傳播。視覺中國
  •   2016年3月13日,河北省張家口市東建街80歲老人趙柱國在山上護路。1998年退休後,他用一把掃帚、一把鐵锨默默清掃護理著魚兒山,為遊客創建了舒適的登山環境,也維護了山體的潔凈與秀美。視覺中國
  •   2016年3月25日,江西上饒,在上海工作的小夥子詹東華專程來到江西省婺源縣浙源鄉偏山村鄭公山,為這裡的村民送來裝裱好的照片。視覺中國
      詹東華説,他從2012年以來,已經先後5年免費為婺源家鄉的村民拍全家福和個人生活照。如今,他擴大活動範圍,先後到偏遠山區鄣山村、嶺腳村、鄭公山等地為村民拍照,共為100個家庭拍攝了近300余幅照片,底片帶回上海沖洗並製作相框,還為村民們送到婺源來。
  •   2016年7月31日,山西臨猗,李金蓮在為村裏一位81歲的老人剃頭。視覺中國
      李金蓮年少時跟著母親學得一手剃頭手藝,1960年剛嫁到北王莊時,碰到一位村民長期臥病在床,每一次剃頭,家人都要用小車把他拉到鄉上的理髮店,既麻煩又累人。她聽説後,就毛遂自薦登門剃頭,精湛的手藝得到村民的認可,從此,村裏行動不便的老、殘、病以及滿月嬰兒的家人都來請她上門剃頭,這一堅持就是56年。
  •   2016年10月16日,河南洛陽,張燕子帶著她的小低音炮來到敬老院,為幾十名老人表演戲曲,並在老人的要求下,表演了舞蹈。視覺中國
      張燕子的媽媽張景環説,張燕子在5歲時就喜歡上了跳舞,學起來非常刻苦,也獲得過洛陽市牡丹杯舞蹈大賽金獎等獎項。在她14歲時,有一次給了她200元買舞蹈鞋,她卻只買了餅乾等食品,送到市兒童福利院。自那時起,張燕子就開始義務給福利院和養老院的老人跳舞,如今,這一公益表演已堅持了4年。
  •   2013年5月1日,江蘇無錫,呂順芳主持尋親會。從尋找1960年時失散的親妹妹開始,呂順芳就走上了幫人尋親之路。17年來,她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義務為全國各地的尋親者服務。視覺中國
      為更好地利用現代手段尋親,年近花甲的呂順芳還學會了操作電腦,開通了“呂大姐尋親網”和尋親QQ群,並與北京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鑒定中心一起建立了國內第一個“尋親基因庫”。
  •   2017年2月14日,遼寧省瀋陽市,趙永久在中街步行街推著三輪車,清理沿街垃圾箱裏的垃圾。清理垃圾時,他每天穿著不像樣的衣服,鞋上也是臟兮兮的,就是這樣的生活條件,也沒有阻擋這位草根慈善家的慈善情懷。視覺中國
      三十多年來,趙永久已先後資助了三十七名貧困學子,資助的錢數加起來達十六七萬元。為了做慈善,他還賣掉了唯一的住房,至今,他還租住在大東區的一個單間裏,每個月要六百的租金。
  •   2016年1月24日,在上海火車站南廣場東南出口西側熙來攘往的人群中,一位身披紅色志願者綬帶的老人時而手指前方、時而翻查地圖、時而遞小紙條,為來往乘客提供指路幫助,這位熱心的老人名叫張富宏。視覺中國
      從2013年退休開始,張富宏每逢週一、三、五早晨,都會從浦東三林的家中騎車兩小時來到上海火車站南廣場義務為人指路。如今,已累計為40000多人次義務指路,來往騎行25000余裏路。
  •   2016年9月10日,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張家集鎮楊榜村4組,63歲農村電影公益放映員梁志成正在為村民放映數字電影。視覺中國
      梁志成2013年退休後,通過培訓考試成為了一名農村公益電影“單人放映隊”的放映員。為了更好地服務村民,他自費購買農用三輪車,把數字放映機、投影儀、公放音響等裝進三輪車,腳步遍佈張家集鎮23個村,平均每年放映電影200多場。
  •   2017年1月18日, 南京站“158”雷鋒服務站三代已退休的優秀客運員代表李慧娟、孫燕光、放風英同時聚首南京站,重新回到他們工作了多年的崗位,為重點旅客提供義務服務。視覺中國
      “158”雷鋒服務站,是上海鐵路局南京站專為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提供服務的站點,前身是成立於1968年的南京火車站“學雷鋒班組”。49年來,他們立足崗位,用愛心和真情接力著雷鋒精神,累計服務重點旅客超過百萬人。
  •   2016年11月29日,安徽巢湖,武警安徽總隊第二支隊勤務中隊退伍老兵與長期資助的困難女童袁暢暢合影留念。視覺中國
      當日,武警安徽總隊第二支隊勤務中隊退伍老兵帶著慰問金、慰問品,來到巢湖市槐林鎮大汪村,看望慰問中隊官兵長期一對一幫扶的特困戶汪美中老人和困難女童袁暢暢。退伍老兵還將兩位幫扶對象交接給留隊的戰友,讓愛心接力棒一直傳遞下去。
  •   2013年3月3日,河北省邯鄲市,李利娟每天早上5點準時起床、燒水做飯,送十幾個孩子到各自的學校,晚上輔導作業,給生病的孩子熬藥、按摩,哄年紀小的孩子睡覺……忙完這些,往往已過了深夜11點。視覺中國
      李利娟在城里長大,九十年代就已是“百萬富翁”。20年間她收養了102個小孩,這些孩子中,有的是被人撿到送過來的棄嬰,有的是狠心的父母直接扔在她家門口的,他們中的絕大多數,身體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毛病,但沒有一個孩子夭折在李利娟手中。

登錄註冊用戶名 密碼 自動登錄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發表評論

往期回顧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