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州市廟子鎮長秋村,抗戰時有“小延安”之稱。這個百多戶的小山村,先後有119人投身革命,39人犧牲在戰場,63人死於日軍監獄或被抓去勞役摧殘致死。建成于清朝的東門、南門,是進出村裏的必經之地,70多年前,村裏的“抗日自衛團”從這裡奮起抗敵。
長秋村的“一門忠烈紀念堂”,也是村裏的抗日烈士紀念館,位於抗日英雄馮毅之的老宅,主要陳列著他生前所用之物,有字畫、詩詞、傢具等,現由其侄孫馮慶林看管。
抗戰時期的馮毅之畫像。
87歲的馮保傑老人,在講述當年馬鞍山保衛戰馮毅之一家六口壯烈殉國的故事,他的哥哥馮敏曾長期跟隨馮毅之並肩作戰。
青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樊光湘告訴記者,這都是馮家的老房子,當年曾是八路軍的指揮部,開國將領廖容標、楊國夫都曾在這裡戰鬥生活過。
位於淄博市淄川區的馬鞍山,遠眺山頂形似馬鞍,抗戰時期,是沂蒙山抗日根據地通往渤海區、膠東區的交通要道。1942年秋,日偽軍集結2000多人,圍攻山頂駐守的30多名抗戰家屬和傷員,馮毅之一家六口慘烈殉國。
馬鞍山東峰下的烈士紀念堂,堂內“一門忠烈”青銅色塑像,分別是馮毅之父親馮旭臣、妻子孫玉蘭、妹妹馮文秀和三個女兒。1946年4月,中共魯中區委與行署,曾敬贈給馮毅之家人“一門忠烈”燙金門匾。
1945年7月7日,中共博山縣委、縣政府在馬鞍山抗戰舊址,立了一座高2.1米六棱形黑底燙金字“氣壯山河”紀念碑,烈士有的不知真實姓名,只能鐫刻上“小張”、“老薛”。
沿東峰向上,是南天門,通往山頂的必經之處,臺階共132級,陡峭得像梯子一樣,故稱“天梯”,最陡處達70度角,最窄處僅容一人通過,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當時,勇士們在這裡一次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後來由於叛徒出賣,日寇從此處涌上南天門。
馬鞍山的南北兩面為懸崖峭壁,只有陡峭的梯形小道(“天梯”)可登山。山頂有東西二峰,遺存有兩千五百餘年前石砌的齊國古長城和古兵營,山頂上還有道教廟宇遺跡。當時,30多名抗日軍民就在山頂躲避“掃蕩”。
抗日軍民在峭壁上開鑿三個僅容一人的掩體,只有十幾厘米見方的射擊孔,正好封鎖了上山必經的“天梯”。
石壁下的一方石碾,當年八路軍戰士和群眾就在這裡用碾軋糧。據説日軍佔領此山後,炸毀了石碾。這石碾是後來重做的。
當時,八路軍一一五師副團長王鳳麟隱蔽在山上養傷,這是他指揮戰鬥的地方。旁邊,是馮毅之的一首詩《悼王鳳麟同志》,以寄託自己的哀思。
石墻邊有一黑色石碑,這裡就是“烈士殉難處”。石墻下邊是深不見底的懸崖,長滿了雜樹山草,彈盡援絕後,活著的軍民從這裡跳下懸崖,只有三人僥倖被樹枝托挂逃生。
馮毅之的妻子孫玉蘭當時背著三女兒,懷抱小女兒,想從這裡溜下去脫險,不幸的是,係著的布條被拉斷。孫玉蘭與小女兒當場犧牲,三女兒摔到溝底,哭了半夜,但日軍封山,無人能夠搭救,最終活活餓死。
馮毅之當時就帶著部隊駐紮在附近山頭,眼睜睜地看著戰友和親人罹難,為了保存實力卻無法相救,心情的痛苦可想而知,這是親人遇難後他的一首詩作。
英雄事跡可歌可泣。現在,不僅馬鞍山抗日舊址建起了紀念館、紀念碑等,還在1987年,以“民辦公助”的形式,在長秋村東的山坡松林,為抗日烈士們建碑紀念,該碑座東朝西,正對馬鞍山。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
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