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軟文化
如何打造“硬”實力?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文化強國”成為討論的熱詞。全國政協于3月8日召開主題為“深化文體改革,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記者會。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在會上的一段話廣為流傳,他説文化強國,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國家文化形象。從歷史文化來看這是非常清楚的,但關鍵是未來文化強國的文化形象應該是清晰的,應該有一個鮮明有力的、為我們公民所自信的文化精神。

  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擁有強大的政治話語權;經濟影響力也在與日俱升,美國甚至有經濟學家提出“G2”的概念。但在文化上,中國顯然沒有獲得與其經濟與政治實力相匹配的地位。如果再將此與中國歷史上文化輸出的盛況聯絡起來,就更不能不令人一聲嘆息。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為2012年主要任務之一。報告中提到,優秀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要提供優質豐富的文化産品。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積極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和檔案事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繼續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提高文化産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深入開展對外人文交流,促進中外文化相互借鑒。

   文化發展關涉到一國的軟實力。而從目前國家層面的佈局看,主要在三個方面著力:沿襲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提高文化産業水平;深入對外交流,強化文化輸出。

   這當然都是正確的方向。問題在於,如何落實則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落實的好壞也將最終決定中國文化建設的成敗。其間尤需警惕的是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可能導致的失靈,在制定規則的基礎上,要尊重民間自發秩序。

  我們要傳承什麼?

  中國的文化傳承,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我們經歷過一段“破四舊”為關鍵詞的文化革命,是在一片廢墟上重新起步,打量並研判過往的遺産。這中間,以儒釋道為主的傳統文化和20世紀硬性植入的共産思想,需要分開來討論。

   一個國家的民眾容易産生“文化民族主義”,認為自身的文化與價值規範,相較于其他異域是最好的。這一般産生於國力強盛的民族。歷史上的中國和當下的美國,都存在這種社會心理。但反過來,對一個積弱的國度而言,其民眾又容易滋長“逆向文化民族主義”心理。這種“逆向文化民族主義”通常以試圖反省的知識分子為發端,逐漸擴散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中國的大國自戀情結,在19世紀中末,被現實擊得粉碎。西方思想家伏爾泰等人對華夏文化的推崇早已成了往事,中國知識分子也開始走入“逆向文化民族主義”。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一個重要的節點,以“打倒孔家店”為標誌話語的歷史虛無與文化激進主義,開始贏得越來越廣闊的市場,而文革期間的“破四舊”則到達這種中斷傳統文化聯結的最高峰。與此同時,20世紀中國也成了外來思想、文化與制度建構的試驗場。

  這段歷史我們有慘痛的教訓。現在,我們需要重新打量傳統文化,對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也應給予討論空間。

   一個國家的5000年文化傳統,是無法完全割裂的,文化亦非一成不變,總是會隨時代情境的改變而被注入新的內容。我們現在需要改變的,是“逆向文化民族主義”思想,恢復我們自信的文化精神--當然,這也並不妨礙對西方文化的優秀部分執行所謂“拿來主義”。

   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充滿波折,而現在官方進行的反省並不足夠深刻。這種語境下的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很容易流於自説自話,既缺乏民間支持的根基,也不易在國際文化交往中獲得尊重。這大概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大困境,考驗執政黨的智慧。

  體制如何改變?

  文化體制改革是個説了多年的老話題。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的是,繼續推動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提高文化産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一大二公”的時代痕跡還在,我們現在需要通過改制進一步抹平它;但改制只是手段,目的還是要做大做強,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

  報告中特別提及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等領域。與西方發達國家相較,這些都是我國的短板,尚存在明顯差距。這些都是文化軟實力的部分。以影視而論,好萊塢可以把伊戰宣傳片拍成《拆彈部隊》這樣的經典,而我們還只是沉浸在靠明星臉搏出位的畫面精緻而內容粗鄙階段。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我們不缺資金,甚至技術也不是問題,我們最匱乏的是創意。

  不過,雖然終究還是差了那麼一層。但近兩年,中國的影視與文藝産業,確有突飛猛進之勢。我也相信,隨著文化體制改革與市場化程度的加快,情況還會有所改善。到時候,可能中國會出現如其他經濟領域所出現的癥結:不當管制固然是硬幣的一面;但缺乏規則的過度自由化作為硬幣的另一面,其弊病將越來越重。

  相比影視、文藝,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新聞出版事業的轉軌。這一塊的難度也更大。只是改革勢在必行。美國總統奧巴馬此前接受中國媒體獨家採訪時,擯棄既往選擇新華社或央視的思路,而將機會讓給南方週末,接下來德國總理默克爾亦對南方週末表達青睞。這顯示出,西方國家對中國新聞媒體業的評判標準。

  中國新聞媒體,近年較為活躍,這和其逐步與市場接軌的經營屬性有關。同樣面臨的問題是,黨政機關過於看重對政治輿論導向的掌控,而對應予規範的領域卻無所作為--譬如虛假醫療廣告在媒體上氾濫成災。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積極發展新聞出版事業,但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改革,目前卻缺乏成型的路線圖,同樣考驗政府智慧。它關涉到輿論監督的成效,也影響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觀感。

  輸出與借鏡

  中國這幾年加大了媒體外宣的力度。美國紐約的時報廣場巨型屏幕,不斷的有中國宣傳片播放。這是中國主動進行自我形象營銷,改變被“妖魔化”命運的一次努力。一方面,中國在不斷打造媒體航母,提升傳媒實力;另一方面,又奉行“走出去”戰略,試圖在西方一邊倒的對華解讀中佔據一席之地。

  與此相呼應的,是孔子學院的對外輸出。孔子是中國最具標誌性的文化符號,2004年11月,韓國成立全球首家孔子學院,此後陸續有數百家孔子學院開始遍佈全球,而以美國及歐洲為最多。這項旨在推廣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文化及國學的文化輸出行動,究竟執行成效如何,尚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其思路是值得肯定的。包括台灣亦步大陸後塵,開始了在海外開設台灣書院的計劃。

  但應值得注意的是,在自上而下的官僚體制運作中,孔子學院如何避開低效的泥沼。孔子學院的文化輸出,也應秉持更為喜人樂見的方式,這樣才能讓不同文化背景者萌生興趣和樂於了解。尤其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不要將其變成意識形態的新一輪對抗。

  媒體傳播和文化輸出,是近來中國正致力打造的“走出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自我的品牌營銷也顯得格外重要。因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的差異,東西方的誤解在所難免,但通過對話交流,增強了解,不僅有助於消除西方對中國的猜疑,也有利於我們正確認知西方。對雙方終究是有好處的。亦即,文化需要輸出,也同樣要借鏡。

  還想強調的是,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一段話:“維護宗教團體、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他們在促進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中的積極作用”。宗教對文化繁榮的積極作用,在此得到肯定。東西方宗教固然有差異,但其精神確有共通之處,相互交流有助破除隔閡,也將加深我們對宗教社會功用的進一步理解。在社會轉軌的價值混亂階段,宗教所提供的敬畏、自省、守信與奉獻精神,對守護一個社會的文化倫理尤其具有重要意義。東西方的宗教文化需要交流,而在一國之內,我們也應進一步發揮宗教的規範價值,在此基礎上的文化軟實力,才不會如無根之木。

  作者:韓福東

本期目錄

3月10日 文化發展:興國之魂

頭條重磅

“軟”文化如何打造“硬”實力?

2012年全國兩會上,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為2012年主要任務之一。報告中提到,優秀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文化發展關涉到一國的軟實力。如何落實則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落實的好壞也將最終決定中國文化建設的成敗。[詳細]

人物訪談

厲無畏:民族的靈魂是內容 不是形式

觀點評論

文化發展 旨歸在“文化權利”落實

對於公眾來説,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最終體現在個人文化權利的落實:是否能在電影院的大屏幕上欣賞到更多好片?是否能更方便更便宜地走進體育館打場羽毛球?這是與經濟權利、政治權利並列的基本人權,在某種程度上,它標誌著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詳細]

新聞背景

2011年中國文化發展報告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將“文化命題”作為中央全會議題,制定了到2020年的文化改革發展奮鬥目標,還特別提出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是“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從政治的高度確定文化強國的策略,開啟“文化興國”佈局篇章。如今,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呈現一片繁榮景象,預計十二五末期,文化産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産業。[詳細]

中國的崛起需要豐厚的文化資本

中國在掉下低谷後已經走上了復蘇之路。這種復蘇使得中國的身份變得空前複雜。一會兒是“中國落後”、“第三世界”、“中國的環境污染”等,一會兒是“中國的崛起”、“中國威脅”、“中國分裂”等。關鍵問題不在於我們的科技經濟,軍事崛起,而在於我們的文化身份不清。這就説明中國的“文化資本”還不豐厚。[詳細]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