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老支書黃大發的無悔人生_專題_央視網(cctv.com)

優秀基層幹部

黃大發先進事跡報道

一個當時年僅20多歲的農村大隊長,帶著數百個村民,鋼釬鑿、風鑽敲,前後歷經30餘年,在峭壁懸崖間挖出一條10公里的"天渠"。 潺潺渠水,潤澤了當地1200多人,使曾經閉塞的貧困村面貌一新。

當地人管它叫"大發渠"。村民們以最樸實而又最隆重的口頭命名方式,感謝他們的&&人——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老支書黃大發。

中宣部授予"當代愚公"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時代楷模發佈廳》時代楷模黃大發先進事跡特別節目

中央宣傳部25日向全社會公開宣傳發佈"當代愚公"黃大發的先進事跡,授予黃大發"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黃大發曾擔任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黨支部書記,20世紀60年代起,他帶領200多名群眾,歷時30餘年,靠著鋤頭、鋼釬、鐵錘和雙手,硬生生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長9400米、地跨3個村的"生命渠",結束了當地長期缺水的歷史,使草王壩每年糧食産量從原來的6萬斤增加到近百萬斤,被當地群眾親切譽為"大發渠"。他帶領群眾樹立主體意識,發揚自力更生精神,修村路、架電線、"坡改梯"、建學校,改變了當地貧窮落後的面貌,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期愚公移山精神。[詳細]

老支書黃大發:渠成再開致富路

前兩天我們《新聞聯播》報道了貴州遵義的一位老支書黃大發,36年帶著村民絕壁鑿山,將山泉水引到村裏的故事。一渠通則百業興,黃大發沒有停步,又帶著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路。

今年已是82歲高齡的黃大發,為了草王壩村340多戶貧困戶儘快脫貧,爭取來600畝柚子樹項目,希望能成為村裏新的脫貧産業,自家的3畝地成了他的示範田。

黃大發帶著全村人30多年修渠,大家都信服他、擁護他,願意跟著他做事。

在黃大發的家裏,至今還保留著過去修渠的賬本,經他手的工程款不下20萬,可沒有一分糊塗賬,一分一厘的花銷都記得清清楚楚。指揮部當時有八個人,為節省經費,修渠指揮部約法三章:第一,工地不開伙食,大家自帶乾糧;第二,所有支出必須詳細記錄,隨時開會公開;第三,所有施工材料專人看管、記錄,任何人不得挪用。

渠修通後,黃大發又帶著村民,把坡地改成了1200畝梯田,把硬化路和電通到了每家每戶,並且翻蓋了村裏的小學。每次勞動,都是黃大發帶著子女,幹在最前面。

2004年,近70歲的黃大發從村支書的崗位上退休了,為了讓鄉親們口袋充實起來,他&&養豬、種李子樹,鼓勵大家發展産業。今年,草王壩村新的移民安置點也建好了,住在山上的危房戶將入住新居。[詳細]

老支書黃大發: 36年絕壁鑿"天渠"

莽莽黔北深山裏,藏著一條生命渠--7200米主渠,2200米支渠,在大山之間蜿蜒盤旋。這條修建歷時36年之久,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水渠,滋潤了祖祖輩輩乾渴貧窮的村莊。

修建這條生命之渠的領頭人,便是81歲的貴州省播州區草王壩原支書--黃大發。

半個世紀前,關於草王壩修渠引水的藍圖被鋪開,老支書黃大發把實現夢想的手,指向了壁立千仞的擦耳岩--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過年才有米湯喝。"1995年前的草王壩因為缺水,全村種的是包谷洋芋,吃不上白米飯,只能吃包谷沙,無水、無電、無路,男人娶不上媳,光棍村的名聲不脛而走。

1959年,23歲的黃大發被推選為草王壩大隊長。

黃大發決心為村民幹三件事:引水、修路、通電。於是,他義無反顧地開始了這段艱苦卓絕的修渠歷程。[詳細]

黃大發:一生只為一清渠

在貴州遵義大山深處,共産黨員黃大發用36年的時間,帶領鄉親們在高山絕壁上鑿出了一條清渠,養活了全村上千口人,為了這條渠,他從年輕小夥兒幹到花甲老人,一生只為一清渠,今天帶您認識這位老支書黃大發。

這條全長近10公里長的水渠,繞過三重高山、穿越三處險崖,將山頭清澈的山泉水源源不斷地引到山腳下的草王壩村。人在渠上走,肩膀擦著崖壁,腳旁10公分就是刀削般的絕壁深淵,當地人把這條渠叫作"大發渠"。

草王壩村,地處貴州遵義平正仡佬族鄉,這裡屬於喀斯特地貌,一直乾旱少雨。眼下正值春耕,方圓幾裏地的村民只需搬開田間路旁的水渠攔石,清水就能嘩嘩地流進自家水田,甚至還能養上些稻田魚。可過去這裡根本不敢想象有一天能這樣奢侈地用水。

草王壩村沒有水源,全村1500畝耕地,大多數都是廣種薄收的旱地,年人均糧食才100多斤,缺水使得這裡成為遠近聞名的"窮窩窩"。上世紀50年代,草王壩村遭遇大乾旱,剛剛當選村支書的黃大發忍不下去了。[詳細]

短評:立下愚公移山誌 劈山引水為人民

老黨員黃大發:絕壁鑿天渠 引水拔窮根

黃大發:"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讓大家吃上米飯"
在水渠驚險處,黃大發低頭側身通過,身旁就是懸崖。

黔北深處,多為喀斯特地質。

黃大發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壩,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順著空洞和石頭縫流走,根本留不下來。

上世紀90年代以前,村裏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須來回走兩個小時,爭水打架的事情時有發生,連"牛腳窩水"村民都要收集起來。

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臉洗腳,第三遍喂豬喂牛。縣裏的幹部來草王壩考察,村民遞過來的水杯裏,滿是渾黃。

因為缺水,當地只能種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後就成了當地人餐桌上的主食。這種"苞沙飯"難以下咽,在喉嚨上直打轉轉。

沒有水,別説發展産業,村民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一些家庭吃鹽都需要賒賬。

對於貧窮,黃大發比別人有著更深刻的體會。幾歲時,母親就去世;父親抽大煙,敗光了家中房屋和田地後撒手人寰。13歲,黃大發便成了孤兒,滾草窩,吃百家飯長大。

對於擺脫貧困,他有著比別人更強的決心。

"窮就窮在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讓大家吃上米飯。"1958年當選草王壩大隊大隊長那年,黃大發下了決心。

黃大發:"這一次,拼了命也要幹"
黃大發(右)在巡查水渠途中提醒過往的鄉親注意安全(3月24日攝)。

草王壩村幾面大山的背後是螺絲水河。上世紀60年代開始,由當地公社&&,草王壩大隊、健康大隊、勝利大隊共同開建"紅旗大溝",想引來這穩定的水源。黃大發任指揮長。

當時,修這條水渠,中間必須打通一條長116米的隧道,公社認為技術難度太大,黃大發就帶著群眾自己幹。

黃大發先用農村土辦法確定水平線:豎起竹竿測量,人眼兩邊"校瞄"。洞口越打越深的時候,黃大發用耳朵貼著山聽,指揮群眾往聲音一致的方向打,耳朵都磨起了老繭。最終,隧道打通了。

但是,由於缺乏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用黃泥巴敷成的渠壁難經風雨,水渠修修補補十幾年,沒法再用,在上世紀70年代被廢棄。

"剛修渠的時候我才幾歲,十幾年裏父親經常不在家裏,都和大家在工地上。修渠失敗的時候,我已經上中學了,那時候父親經常在家裏發呆,我知道他很傷心。"黃大發的二兒子黃彬權説。

但是,黃大發沒有放棄。

1976年,遵義縣水電局幹部黃著文來到草王壩,住在黃大發家裏。"小個子、有幹勁,滿手的繭握手扎著疼。"這是黃大發給黃著文的最初印象。徹夜長談中,黃大發再次表明了修渠的決心。

再次見到黃大發,是1990年臘月,那天下著大雪,已經成為遵義縣水電局副局長的黃著文晚上回家,看到了來訪的黃大發。"10多年了,但一眼還是認出了他。他穿著破解放鞋,沒有襪子,腳趾露在外,一身單衣凍得發抖。"

黃大發的挎包裏,裝著一份沉甸甸的修渠申請。

"我走了兩天到縣裏,就是要找你。我要修螺絲河工程,想請你幫助立項。""我是村支書,有責任修通水渠,解決村裏人畜飲水,不然貧困老是改變不了。""我要實現通水願望,這一次,拼了命也要幹。"……

黃大發:"修不通,我拿命來換"
在水渠驚險處,黃大發低頭側身通過,身旁就是懸崖(3月24日攝)。

水渠工程立項了,擺在黃大發面前的第一道難關就是湊錢。

按照當時的政策,修建這樣的工程,國家補助材料、匹配一定資金,村民要投工投勞,須自籌部分資金。算下來,全村900多人,要湊1.3萬元。

當年,村民的年人均純收入僅為80元。

黃大發召開村民大會,提出了每家每戶湊錢的要求。作為村支書,他率先拿出了100元。

修建水渠的熱情被再次點燃。當晚,有的村民就外出借錢了。第二天一大早,出村小路上滿是趕著牲口,背著雞蛋、黃豆、蜂蜜的村民,他們要到附近集市賣了換錢。

村民楊春友説:"盼水盼了幾十年,有機會修水渠,家裏生活再苦都要支持。"

也有村民反對。以前那條半途而廢的水渠是村民心頭的傷疤,有的村民説:"修得通,我手掌心煮飯吃。"黃大發回答:"修不通,我拿命來換。"

妻子徐開美勸他,晚幾年,等大家經濟條件好點再修。黃大發説:"修水這事等不得,再難也要上。水不通,大家經濟怎麼好得了?"

第三天,1.3萬元湊齊。遵義縣水電局領導感動地説:這不是工程款,是草王壩群眾的心!

1992年正月初三,大雪天,開工了。

黃大發扛著鋼釬,帶著幾百人的隊伍往山上進發。

每20米水渠被確定為一個樁號,每個樁號按照施工難易程度確定不同數量的人工,每個家庭按照土地多少確定要投勞的人工……

"幹部幹,群眾看。"黃大發説。從材料運輸到實地施工,年近6旬的黃大發總是衝在最前面。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來回步行36公里到鄉鎮背回來的。築渠需要的水泥,也是他親自到縣城"押運"回來的。有一次運水泥車行至半路突遇暴雨陷入泥潭,黃大發擔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

黃大發:"黨員帶起頭,大家一起幹"
黃大發捧起一捧水渠裏的水洗手(3月24日攝)。

修建水渠要經過3座大山、大小9個懸崖、10多處峻嶺,大土灣岩、擦耳岩和灰洞岩最為險要,要從懸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才能通過。

在修擦耳岩段時,一處倒懸的崖壁無法測量,專業施工人員都不敢下去。黃大發二話不説,把麻繩係在自己身上,讓人拉著吊下懸崖,像半空中飄飛的鷹。

吊到懸崖背後,大家看不到他了,嚇得大氣都不敢出。這時候,黃大發在下面大喊了幾聲,證明自己沒事,大家這才放了心。

當時在現場的村民沈秀貴説:"沒有黃大發&&,這個工程修不起來。"

有幾次,黃大發幾乎與死神擦肩而過。在修一個隧道時,炮響之後黃大發第一個進洞打鋼釬。鋼釬拔出來才發現,上面的黃泥赫然粘著一根未引爆的雷管。剛開始,裝藥炸山,由於缺乏經驗,黃大發還沒走出"雷區",村民就開始放炮,黃大發情急之下趴在地上,用背篼罩頭躲過危險。從此之後,工地上多了一條"安全規則":炸藥發放後以吹哨為令,第一聲準備,第二聲警告,第三聲點炮……

從開工修建主渠,到所有支渠完成,總共花了約3年時間。黃大發説,這麼長時間的持續施工、擰成一股繩的關鍵是"黨員帶起頭,大家一起幹"。

如今,參與修渠的村民回憶當年的場景仍激動不已。72歲的徐開誠説,每天6點剛過,200多名村民背著鋼釬、二錘,帶著苞谷乾糧出發,下午6點放工回家。水泥和沙都要靠人背馬馱。冬天,是農閒挖渠的好時節,大家刨開積雪,一寸一寸鑿,一尺一尺敲。中午,大家圍在一起,找幾把幹柴點燃取暖,烤土豆當午飯。為了早一天通水,有些群眾甚至晚上就睡在渠上。

修渠期間,黃大發的女兒和孫子相繼因病去世。有一年年關將近,黃大發把家裏的豬賣掉得了100多元錢,徐開美以為是給女兒買藥的錢,結果黃大發拿去墊錢買了修渠炸藥。

"埋怨有什麼辦法,家裏扯他後退,他怎麼幹得了工作?"徐開美説。

黃著文:"這水渠是工程奇跡"
通往水渠的道路難行,黃大發用鋤頭挖出道路(3月24日攝)。

1994年,水渠的主渠貫通。

清清粼粼的水,第一次滿滿噹噹地流進了草王壩村,流進了亙古乾旱的坡地。

村裏孩子們跟著水流跑,村民們捧著清澈的渠水大口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

從來沒見過黃大發流淚的村民發現,老支書躲在一個角落裏,哭了。這眼淚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心裏知道。

1995年,一條跨3個村、10余個村民組,主渠長7200米、支渠長2200米的水渠終於完工。群眾以黃大發的名字命名這條渠,叫它"大發渠"。

"即使用現在的眼光看,這水渠仍是工程奇跡。"黃著文説。

通水後,黃大發又馬不停蹄地帶領群眾"坡改梯"。

夜晚,平時寂靜漆黑的山村被點燃,山坡上、土地裏燈光閃耀,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村民們在黃牛頭上、自己腦門上套上燈,徹夜挖土、築田、放水……

村民徐國樹家"坡改梯"後有了4畝梯田,全部種上了水稻。1996年,畝産達到1000多斤。他一直記得打出米那天,家裏煮了滿滿一大鍋、足足5斤多米飯。從米下鍋起,一家人什麼都不幹,圍著灶臺坐著,等著,笑著。揭開蓋的那一刻,一股從沒有過的清香,扎紮實實地鑽入鼻子,直入胃裏,沁入心裏……

"真是吃得肚子好脹,好高興!"多年後回憶起那頓飽飯,徐國樹唸唸不忘。

村裏的稻田從240畝增加到720畝,每年收稻穀80萬斤,村民從此吃飯不愁。還有村民種上了高粱,收穫後賣給附近茅臺酒廠,帶來了更多收入。

接下來,黃大發要實現他修學校、通路、通電的夢想。

村民徐國棋記得,水渠修通後,黃大發把大家喊來開院壩會,商量集資修建學校的事。

"如果有文化,渠早就修成功了。我們村文化低,出去都直不起腰桿,娃兒不讀書哪來出息?"

全村群眾又一次咬緊牙關,全力投工投勞建學校。而今,20年過去,草王壩走出了20來個大學生。

接下來是修路。團結村通往外界只有一條泥巴小道,要趟過兩條河,翻過一處懸崖。一發大水,村莊即成孤島,1990年至1995年,有5個村民涉水溺亡。

1995年春節剛過,黃大發隻身前往遵義縣,向有關部門申請修建通村公路。政府補助的資金用於購買炸藥等,村民在黃大發帶領下投工投勞。

修渠的情景再現山村。每天100多名村民上工,大家齊心協力,4公里的通村公路很快鋪通。

1996年,村裏通電工程啟動。黃大發&&拿出100元,村民再次湊錢1萬元。為節約電桿錢,每2戶村民"承包"一根電桿,上山砍樹;一圈上百斤重的電線,村民挽在肩頭往前拉……草王壩村,終於亮起了電燈。

村民夏時江,購買了村裏第一台黑白電視機。1997年7月1日,黃大發和100多名村民一起,在夏時江家收看了香港回歸慶典,大夥兒鼓掌把手心都拍紅了。

黃大發:"我終於可以交上答卷了"
巡查累了,黃大發坐在水渠邊歇一會兒(3月24日攝)。

帶領群眾奮鬥50多年,黃大發走遍了村莊周邊的山山水水,但最遠只到過80公里外的遵義市。

不抽煙、不喝酒;不吃雞鴨魚,不管家中事。這位82歲的老支書把一輩子的時間都交給了村裏工作,把所有的心力和精神都放在"領著大夥兒幹"上,將鄉親們帶上致富路。

村民徐國樹家養了9年的山羊,現在有60隻,去年賣羊收入2萬多元。他説"有了水,才養羊;有了羊,才有錢",靠著養羊收入,他把2個子女培養成大學生。

脫貧的熱情涌動在草王壩的家家戶戶。新擴並的團結村還有許多貧困家庭,去年,老支書黃大發參加政府的脫貧攻堅考察,認定了辣椒和柚子産業。經過論證,當地政府決定將之作為扶貧攻堅重點産業進行推廣。

黃大發到村民家裏做動員工作,讓兩大産業順利落地。"他有這樣的號召力,我們相信他。"村民黃兵旺説。

2015年,遵義有關領導了解到,這位80歲的老支書有個心願,就是有生之年能去省城看一看,於是決定滿足他這個心願。

時任平正鄉辦公室主任的徐飛回憶,那天,他們來到村裏,發現黃大發和老伴已經穿戴整齊在村口等著了。到了貴陽,老支書既沒有提出到風景名勝去逛逛,也沒有要求去商場轉轉,而是提出去貴州省委看看。

站在省委大門口,黃大發注視著飄揚的五星紅旗,看著"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的石碑,一言不發地站立著……

就這樣,默默站立了10多分鐘,黃大發回身對陪同人員説:心願了了,可以回家了。

陪同人員問:到別處看看吧?黃大發把頭一搖:"黨組織信任我,把草王壩村交給了我,現在,渠通了、電通了、路也通了,我交上答卷了。"

又一個春天,來到了草王壩。但見田間地頭,黃大發率領群眾新栽下的柚子樹抽出新芽,翠綠欲滴。

這塊幾代共産黨人奮鬥的紅色土地上,生機盎然。

初心——一個共産黨員的本色
黃大發走在去水渠的路上(3月24日攝)。

1992年底,新上任的鄉長商順模十分奇怪,為何草王壩村一半以上的戶數姓徐,這麼多年卻選擇一個姓黃的人做支書?

"是公心!"每每談起老支書,70多歲的老黨員徐開倫都豎起大拇指。"對他來説,公家的事怎麼硬都行,自家的事怎麼軟都成。"遵義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剛平跟黃大發打過幾次交道。

計劃經濟時代,農民頭上壓著糧、油、煙、豬、人五大指標。"鄉、村幹部為了完成任務到農戶家裏牽牛牽豬、揭瓦拆房比較普遍,黃大發不肯這麼幹,在鄉里是有名的'刺頭',敢對我和書記拍桌子。"商順模説。

修渠那幾年,車子拉來的水泥堆得像山一樣高,車廂裏灑落一丁點,黃大發都要清掃入庫。有一次老伴兒掃了多半碗水泥,想著補補家裏破損的灶臺,黃大發一把拉住。"那是我第一次看見父親對母親急吼。"二兒子黃彬權説。

"那時候買炸藥水泥,過他手的錢有二十來萬,硬是沒出過一分差錯。"往事歷歷在目,村裏的老會計楊春有拍著手説,"摳啊,他真的是摳得很。"修渠時工地上天天要錢付賬,三天兩頭倆人就往鎮財政所跑。住,3塊錢一晚的旅社;吃,就將就一碗飯,不然就一塊泡粑。

"溝是我修的,我放心不下,隨時都牽掛著。"時光逝去,但初心不變、本色不改,退職後黃大發仍然帶領村民修溝補渠。"只要是黃支書&&決定的事情,我們二話不説就跟著幹。" 一呼百應,村民們將渠取名為"大發渠"。

2014年10月,照習俗,黃大發提前一年過八十大壽。問他有什麼願望,他説:"活了80歲,最遠的地方就去過遵義市,我想有生之年去省城看看。"

去省城的當天,黃大發和妻子特地穿了一身新衣服,帽子洗得一塵不染。陪同的鄉幹部徐飛還沒到,老兩口就早早等在路邊。

到了貴陽,黃大發既沒去景點,也沒去商場,而是要求直接去省委。"老支書在省委有相識?"徐飛心裏一陣嘀咕。進了省委大院,黃大發卻不進大樓,根本沒有找人的意思。"就見他挺起腰,注視著大樓,還有遠方飄揚的五星紅旗,一言不發……"

這是一個老共産黨人的初心!在黔北深山當了幾十年村支書的黃大發,在耄耋之年,想來省委看一眼,看看黨組織到底是什麼模樣。

當天,黃大發就回草王壩了。回途車上,徐飛問:"老支書,落心了沒得?"

"落心了。"

多少年滴水貴如油,如今一渠春水流入草王壩家家戶戶。

多少年天黑孤村閉,如今這裡夜晚如同掉下星星一片。

多少年山深人絕音,如今通村路將草王壩與外面緊緊相連。

青山不負英雄志,流水有情入心田,奔騰不歇的渠水悠悠長長,拍得懸崖直作響,崇山峻嶺再難阻隔。陽光下的草王壩,像一隻振翅欲飛的雄鷹。

綜合央視新聞聯播、貴州新聞聯播、人民日報 、新華網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