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中美學者觀測到來自66億光年外的“磁星之光”

科技新聞來源:新華網 2019年04月11日 17:3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社合肥4月11日電(記者徐海濤)4月10日公佈的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引起全世界關注,但雙中子星合併除了産生黑洞,是否還可能産生磁星?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薛永泉領銜的中美合作科研團隊,觀測到一個持續約7小時、來自約66億光年外的獨特X射線輻射信號,各種關鍵數據表明其極有可能源於雙中子星合併之後産生的磁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4月11日刊登了這個重大研究發現。

  中子星是宇宙中最神奇的天體之一,它幾乎全部由中子組成,具有超高密度和超強磁場,是檢驗基本物理規律極佳的天然實驗室。但迄今為止,人類對中子星屬性的認知仍然模糊。

  雙中子星合併會産生什麼?主流研究觀點認為,雙中子星合併之後的直接産物是黑洞。也有理論預言,若中子星壓強隨核物質密度的變大而顯著增加,則雙中子星合併會産生新的特殊中子星——磁星。磁星的表面磁場強度,比目前人類能製造出來的最強磁場還要強上億倍。它具有超高的自轉速度,每秒鐘可以自轉上千周。由於快速自轉,即使它的質量超過中子星的質量上限,離心力也能幫助它短期抗衡自身的強大引力,因而不會坍縮成黑洞。

  雙中子星合併會釋放強烈的引力波輻射,同時會拋出大量的高能量伽馬射線和X射線。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領銜的研究團隊,借助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空間望遠鏡,觀測到了這種以前只存在於理論猜想中的新型X射線信號,在國際上首次證實了雙中子星併合直接産物可以是磁星。來自66億光年外的星光,也為未來的引力波探測和中子星研究照亮了新方向。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