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網新聞8月14日訊(記者 李智)近年來,中國在多邊外交場合發揮積極作用,充分書寫出中國踐行正確義利觀的外交理念,拓展中國在地球村的“朋友圈”,也讓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中國牢記大國責任 踐行正確義利觀
當前,國際形勢風雲變幻,“黑天鵝”事件頻發。作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始終將大國責任牢記於心,踐行正確義利觀,加強同各國的合作與交流,秉持公平、公正、互相尊重,在外交層面上展現大國風範。
大國,不僅指的是國土面積,更有政治大國與經濟大國應當承擔的責任。由於內亂或者恐怖襲擊等問題,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人民生命正在遭受威脅。1990年4月中國向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派遣了5名軍事觀察員,這是中國軍人首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
20多年來,中國先後參加了24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官兵3.5萬餘人次。聯合國官方統計,目前,中國共有2512人正在執行維和任務,其中包括155名警察、34名軍事專家以及2323名維和軍人。《人民日報》刊文指出,我國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軍事人員最多的國家,也是向聯合國繳納維和攤款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這些數據的背後是中國對和平的重視,也是中國對於“大外交”更深層的理解。大外交不是僅僅做好自己的外交工作,而是運用合理合法的手段,來幫助世界上需要我們的“兄弟與朋友”。
在剛剛過去的7月,中國擔任了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這一個月裏,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主持召開了30多場安理會會議,通過了4份決議和4份主席聲明,發表了7份主席新聞談話。
劉結一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深刻把握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從人類前途命運的高度,提出了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體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提出了中國方案。
中國外交事業海納百川 協同發展
十八大以來,中國提出並強化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主張中國要在國際上更好地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並體現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重點是合作共贏,要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
習近平主席曾在2016年新年講話中強調:“世界那麼大,問題那麼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當前,我們正處於努力實現“中國夢”,同時推進“中國夢”對接“世界夢”的重要發展階段。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時代賦予了中國“大國外交”新的偉大歷史使命,這就是打造遍佈全球的夥伴關係網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用中國智慧造福於民,而我們的鄰居又將首先獲益。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多年來,我們與多數周邊國家保持了兄弟般的友好關係。儘管偶有齟齬,但是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中國的“兄弟關係”大多處理得當,福祿同享。
2013年10月,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主席對“親誠惠容”作了具體闡述。他強調,做好周邊外交工作,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需要,要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周邊外交,為我國發展爭取良好的周邊環境,使我國發展更多惠及周邊國家,實現共同發展。
當前,我國周邊充滿生機活力,有明顯發展優勢和潛力,我國周邊環境總體上是穩定的,睦鄰友好、互利合作是周邊國家對華關係的主流。無論是大型國際會議還是雙邊交流場合,都能看到中日、中韓、中蒙、中國與東盟國家、中國與南亞國家等元首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的原則下,中國未來必將與周邊國家進一步加強合作,讓民間交流與政府間外交共同發展,推動“兄弟間”的深入了解。
“兄弟”一詞常常被用來形容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間的關係。加強南南合作一直是中國外交的重中之重,也是發展中國家自力更生、謀求進步的關鍵途徑。
今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在中國廈門舉行。金磚國家合作也即將迎來第二個“金色十年”。作為發展中國家合作的典範,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一直致力於推動發展中國家相互協同,在國際上爭取更多發展中國家權益,發出南南合作的聲音。
從了解到合作,從合作到發展,中國外交工作長久以來從未忽略過同“兄弟”國家的共同進步。只有讓發展中國家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讓多邊外交場合更多地看到發展中國家的身影,才能讓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一同以更加強有力的姿態佇立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