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銘刻在歷史的迴響裏,我們聽見了那永不褪色的誓言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 2024年12月27日 10:48
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 2024年12月27日 10:48
原標題:在那些銘刻在歷史的迴響裏,我們聽見了那永不褪色的誓言
正在加載

  2024,奮鬥強軍的青春誓言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許 鑫

  時光的車輪不停,2024年漸近尾聲。倏忽而過的日子裏,總有一些聲音始終回蕩,深深烙印在心底。

  “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一生,實現最大的人生價值”——這聲音,回蕩在苗鑒紀念園裏。武警某部戰士苗鑒用24歲的青春年華,詮釋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赤膽忠心。“拿獎牌,升國旗”——這聲音,響徹國際賽場。國防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學員冷潤雪讓最美“中國紅”在委內瑞拉閃耀。“國家需要我,不上等什麼”——這聲音,激蕩在遠洋大海。面對外艦挑釁,海軍南昌艦女操舵手徐文茜視祖國利益高於一切……

  這聲音,來自中國軍人。這聲音,自信而堅定,記錄了軍人的青春與熱血,見證了他們的成長與奉獻。

  這一年,我們聆聽過許多震撼心靈的動人聲音,經歷過許多牽動人心的重大事件。在那些銘刻在歷史的迴響裏,我們聽見了他們的故事和永不褪色的誓言。

  胸懷壯志、逐夢軍營,他們説——

  “青春只有一次,趁著年輕,還是想奉獻給祖國,奉獻給部隊”

  什麼樣的青春是無悔的青春?人生的十字路口,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舵手。有這樣一群青年,他們胸懷壯志,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逐夢軍營。在這裡,他們用青春書寫關於夢想與信仰的熱血故事。

  有一種選擇,叫“接力傳承”。

  “我從小聽著長輩的故事長大,軍營就是我另一個家。”對於參軍這件事,丁楠的語氣十分堅定。

  丁楠一家四代16人矢志從軍報國,對她來説,參軍既是夢想,也是傳承。

  家中一張張老照片訴説著過往榮光,丁楠曾無數次撫摸過這些照片,也常常聽長輩們説起背後的故事。

  丁楠一家的從軍路,要從太爺爺丁國宿説起。1930年,丁國宿懷著滿腔熱血參加革命,在他的帶動下,家中其他兄弟相繼參軍。二弟丁國寧是紅軍班長,在第五次反“圍剿”戰鬥中犧牲。三弟丁國宏是紅軍排長,在第一次反“圍剿”戰鬥中犧牲。

  為國而戰是他們一生的驕傲。在祖輩血灑戰場的感召下,丁楠的大爺爺、爺爺、兩位舅爺爺、父親和兩位舅舅也相繼入伍。

  身邊的榜樣最動人。2023年3月,丁楠接過保家衛國的“接力棒”,入伍成為一名衛生員。“到了部隊好好幹,給咱們家繼續爭光!”她始終牢記家人的囑託,訓練場上總是比別人訓得多、練得狠。憑藉這股韌勁,丁楠的各項訓練成績進步迅速,成為連隊的訓練標兵。

  今年,在群眾性體育比賽中,丁楠和戰友們奪得第74集團軍女子籃球賽冠軍。丁楠還愛好播音主持、文藝表演,曾被評選為“最佳主播”,後進入集團軍文藝輕騎隊。

  有一種選擇,叫“二次入伍”。

  今年夏天,一則視頻感動了許多網友。

  視頻中,一位膚色黝黑的女兵靦腆地對記者説:“後期能不能給我修白一點,我應該是我們連最黑的。”而在訓練中,這位女兵一改靦腆羞澀,變得英姿颯爽。

  這個“有點黑”的女兵,是南部戰區空軍通信某旅列兵張文旗,是一名二次入伍的新兵。早在2019年9月,她曾以廣西民族大學在讀大學生的身份,入伍成為東部戰區海軍某部的一名話務兵。

  兩年的軍旅生涯結束後,張文旗退伍返校讀書。重回校園,她很懷念部隊的生活。“軍營的點點滴滴,已經融入我的生活,抹不去了。”

  由於年齡不再符合入伍要求,在得知研究生入伍年齡可以放寬至26歲時,張文旗選擇了一條讓身邊人驚訝的路:“考上研究生再去部隊!”

  “青春只有一次,趁著年輕,還是想奉獻給祖國,奉獻給部隊。”頂著壓力,張文旗通過努力終於拿到了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也獲得了再次進入軍營的機會。

  再次來到新兵連,張文旗以一名老兵、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處處奮勇爭先。“不爭第一,怎麼算得上是一個好兵?”每次訓練,張文旗都竭盡全力,皮膚曬成了古銅色,手臂反復被擦破,成績也不斷提高。

  當問起張文旗胳膊上的傷疼不疼時,她笑著説:“不疼,爬戰術擦破點皮很正常。有點疤痕,才能證明我當過兵!”

  有一種選擇,叫“向上托舉”。

  在污水提升井中拼盡全力向上托舉落井工人,這是武警寧夏總隊某部戰士苗鑒留下的最後身影。

  今年8月2日,一名地方工人不慎跌入污水提升井中,苗鑒、周焰、劉帥等幾名戰士得知後下井施救。工人成功獲救,苗鑒不幸犧牲,年僅24歲。

  2024年2月,苗鑒向中隊黨支部遞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其中寫著這樣一句話:“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一生,實現最大的人生價值。”如今,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自己的錚錚誓言。

  在苗鑒家中,珍藏著一張舅舅手持衝鋒槍和戰友訓練的照片。“哥哥小時候恨不得鑽到照片裏去,整天對著照片敬禮。這張照片都被他摸得掉色了!”弟弟苗麒回憶道。

  耳濡目染之下,當兵成為苗鑒從小的夢想。他的從軍之路一波三折,第一次,年齡不達標;第二次,體重偏輕;直到第三次,苗鑒在寧夏體育職業學院讀大二時,才如願穿上軍裝。

  入伍後,當狙擊手又成為苗鑒的新目標。恐高是他面臨的巨大挑戰。為了實現百步穿楊的夢想,苗鑒主動給自己“開小灶”,每天站在攀登樓的窗戶前“練膽”,一層一層往上“鑽”,直到站在最高的七樓也不再膽怯。最後,那些與高度相關的劣勢訓練課目,逐漸變成了苗鑒的長項,他還當上了中隊“抓繩上”課目小教員。

  在苗鑒生前所在部隊,有一個爭創“四鐵”先進單位、爭當“四有”優秀個人“雙爭”評比欄,記錄著官兵的日常工作表現。苗鑒的姓名後張貼著5顆象徵優秀的紅色“小星星”,那是他2024年閃光的足跡……

  苗鑒曾對父母説:“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一定拿個一等功回來。”沒想到,他以這種方式做到了。

  “苗鑒!”

  “到!”

  如今,每天點名,點到苗鑒時,戰友們會齊聲答“到”。

  苗鑒路、苗鑒紀念園……營區裏,官兵們用自己的方式紀念他、學習他。

  渴望勝利、加速成長,他們説——

  “我要成為最好的自己”

  回望2024年,一次次衝鋒向前的身影,讓大家心懷敬意、熱血沸騰。

  “44分12秒!”委內瑞拉塔松國家森林公園,第四屆世界軍校學員運動會定向越野女子個人賽終點現場,觀眾沸騰了!

  來自國防科技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學員冷潤雪一馬當先,“衝”破歐美國家在這個項目上長期的領先優勢,奪得我軍選手在世界軍校學員運動會定向越野項目的首枚金牌。

  這位來自貴州大山的軍校女學員,憑藉努力和汗水,一步步從山間小道跑上了世界領獎臺。

  冷潤雪的家在貴州遵義的大山裏。讀小學時,每到週末,她便深入山林採挖折耳根,然後拿到市集去賣,以補貼家用。

  雖然家庭不富裕,但對學習的渴望、對軍校的嚮往,支撐冷潤雪每日往返于家與學校的曲折山路,堅定她走出大山、擁抱夢想的決心。

  “我要成為最好的自己!”這股不服輸的勁頭,驅使冷潤雪以優異成績考入國防科技大學。

  進入大學後,冷潤雪更是時刻保持衝鋒姿態,一刻都不懈怠。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雲層,她已在圖書館的角落與書為伴,記錄專業知識點;傍晚,當夕陽灑滿訓練場,她早已揮汗如雨,在跑道上不停刷新自己的成績。

  內心的熱愛與執著,讓冷潤雪無論在學習還是訓練中,都勇於挑戰、力求完美。在代表軍校學員前往委內瑞拉比賽時,濕熱的氣候、12個小時的時差並沒有讓冷潤雪退縮。她運用從小在山地間摸爬滾打的技巧,靈活穿梭于林間小道,每一次滑下陡崖,都是對自我極限的挑戰,每一次摔倒再爬起來,都伴隨著內心對勝利的渴望。最終,她如願榮獲3枚金牌。

  “成績屬於過去,未來的路還要繼續奮鬥。”賽場歸來,冷潤雪全身心投入課題研究中。

  衝鋒,是軍人最美的姿態。

  2024年6月,一則有關10年集齊“三色軍裝”的報道刷爆網絡。10年間,主人公譚志勇的身份不斷發生變化,而不變的是他始終保持“衝鋒姿態”。

  高中畢業,渴望穿上軍裝的譚志勇義無反顧地報考了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專業。一次到基層部隊實習,每天繞機場跑步時,一架架戰鷹在頭頂上轟鳴盤旋,令譚志勇心潮澎湃。看到飛行員英姿颯爽的身影、自信昂揚的目光,那一刻,譚志勇心中的夢想被點亮了。

  畢業那年,譚志勇順利通過空軍招飛選拔。作為“插班生”,為了補上相關知識,譚志勇一路全力飛奔。“我們需要在4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別人一年所學,還得利用空閒時間學習跳傘。”

  在空軍經過教練機訓練後,譚志勇順利通過艦載機飛行員選拔,進入海軍航空大學。經過幾年努力,他成功取得晝間航母資質認證。

  如今,在一線作戰部隊,譚志勇再次以“衝鋒姿態”奮飛新航程。“我們這一代青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譚志勇希望自己能夠向著更遠的大海翱翔。

  2024年11月,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陸軍飛行員徐楓燦駕駛國産直-20戰機亮相,並擔任裝備靜態展示解説員,這已是她第二次亮相中國航展。

  作為陸軍首批自主培養的女飛行員,徐楓燦一直備受關注。

  2017年,徐楓燦通過層層選拔,進入陸軍航空兵學院學習。在成長為飛行員的路上,恐高是她最大的“攔路虎”。對於飛行員來説,恐高是致命的,克服不了它,飛行夢想就會戛然而止。

  在一次高空心理訓練時,徐楓燦鼓起勇氣登上10米高臺。正在她猶豫不決時,教練鼓勵她:不勇敢,沒人替你勇敢,不自己走出這一步,沒人替你走出這一步。

  在教練的鼓勵下,徐楓燦閉目定了定神,大聲背誦要領,縱身向前一躍,一把抓住了橫桿。這一次,徐楓燦戰勝了自己,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把眼睛盯在目標上,就能戰勝恐懼和困難。

  榮耀背後是汗水。固定滾輪訓練、打地轉……經過4年艱苦訓練,徐楓燦成為同批戰友中首個實裝單飛的女飛行員。畢業後,她被分配到南部戰區陸軍某旅,成為直-20飛行員,“一起步就開上了最新型戰機”。

  “掠過連綿起伏的群山、波光粼粼的湖泊……每當我駕機飛行,自豪感都會油然而生。”徐楓燦説,“以青春之我逐夢藍天,守護祖國大好河山,何其榮幸!我感覺一切付出都值得。”

  忠誠使命、勇於擔當,他們説——

  “我要對得起自己這身軍裝,對得起祖國和人民”

  在時間的長河中,總有一些聲音直擊心靈最深處。

  “你還記得自己的誓言嗎?”一代代中國軍人自我叩問。

  誓言是勇往直前,誓死捍衛。

  2024年1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海軍南昌艦黨委“時代楷模”稱號。作為海軍南昌艦的首批女操舵手,面對外艦挑釁,徐文茜毫不猶豫地説:“國家需要我,不上等什麼?”

  2021年的一天,淩晨6時,西太平洋某海域,兩艘外艦先後大角度轉向,試圖穿越正常航行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

  目睹外艦的挑釁,正在駕駛艙內掌舵的徐文茜從容應對:“所有的聲音很亂,但是我要屏蔽掉。為了不錯過舵令,我的眼睛不僅要看著航向,還要看著指揮員的嘴。”

  由於外艦沒有回應我方警告,試圖繼續穿越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南昌艦不得不採取戰術機動,及時阻止外艦的穿越意圖。

  面對挑釁,徐文茜聽令頻繁調整航向,阻止對方穿越編隊。當被問及是否想過可能發生碰撞時,她毫不猶豫:“思考這個幹嗎?幹就完了。祖國利益高於一切,包括生命。”

  最終,外艦見無機可乘,轉向遠去。

  2023年初,徐文茜成為南昌艦首位女班長。自來到南昌艦以來,她隨艦遠航白令海、戰巡太平洋、演兵西南沙,多次執行重大戰訓任務。

  通過一次次執行出海任務,徐文茜內心變得異常堅定。她説:“我至少要讓我的父母、朋友放心,國防重任在我肩上,無論我們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不會讓歷史重蹈覆轍。”

  誓言是胸懷祖國,忠誠奮飛。

  王文毅是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一名95後飛行員。空中遭遇特情,他為了規避人口密集區,7秒內3次放棄跳傘。提到當時的緊急操作,他目光堅毅地説:“我要對得起自己這身軍裝,對得起祖國和人民。”

  回憶起那次飛行訓練,王文毅在返航著陸過程中,飛機發動機在高空中突然停車。發動機停車意味著飛機可能很快墜毀,情況萬分危急,但王文毅一心想著要把飛機帶回去。

  隨後,王文毅幾次嘗試重新啟動發動機,但都沒成功,短短幾分鐘,飛機下降了1000多米。此時,跳傘成了唯一選擇。

  飛機的高度越來越低,晚一秒跳傘就多一分危險。就在這時,王文毅看到左側是有人區,如果馬上跳傘,飛機很可能會墜毀在一片廠房裏,如果房屋裏有人,後果將不堪設想。

  王文毅努力駕駛戰機避開有人區,7秒內3次規避人口密集區,直至找到更空曠的安全區,才選擇跳傘。

  當時,跳傘的高度離地面只有不到300米,傘的阻力無法保證王文毅平安落地。幸運的是,降落時他的傘恰好被樹枝勾住。最終,他停在雙腳離地面僅剩一隻手掌的高度,躲過了猛烈的衝擊。

  事故發生52天后,王文毅通過重重考核,駕駛戰機重返藍天。“中國軍人骨子裏就是忠誠,祖國把這麼好的戰機交到我們手裏,我們要怎麼去回報這份信任?就是用我們的絕對忠誠,把飛行本領練好,更好地去守衛祖國的領土!”

  誓言是紮根戰位,無私奉獻。

  試飛,被稱為“勇敢者的事業”。飛“沒有人飛過的”,做“總要有人做的”,升空即未知。

  對於“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空軍某試飛大隊試飛員馬曉雲,他的獲獎事跡介紹,只有簡單的一句話:“完成重要型號飛機高風險飛行任務,在多次面臨飛行重大險情時,為挽救國家重要武器裝備平臺作出貢獻。”

  在試飛員的訓練課目裏,有一個詞最常出現——“嚴酷”。在試飛過程中,試飛員會挑最嚴酷的條件去飛。冬天去零下四五十攝氏度的最北邊飛,每年三四月份,會到出現較大側風的機場做故障模擬。

  談起試飛這項危險的工作,馬曉雲表現得很輕鬆:“這些問題隱患在我們試飛過程中發現,然後解決掉,交到部隊飛行員手裏時,能保證他們更好地安全完成任務,試飛員的意義就在於此。”

  馬曉雲喜歡紅色,因為一旦到極限時,飛機上會有紅燈閃爍。他認為那些告警信息是留給部隊飛行員用的,試飛員要把它當成“耳旁風”,因為那恰恰是“對飛極限課目能力的肯定”。

  誓言迴響,新篇待啟。面對2024年的種種挑戰,中國軍人踐行誓言、勇擔重任,跨越了意義非凡的春夏秋冬。

  我們堅信,銘記心中那份誓言,前方的道路將會更加廣闊。

編輯:肖瀟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在那些銘刻在歷史的迴響裏,我們聽見了那永不褪色的誓言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