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發力供給側 廣東經濟五年來發展成就輝煌亮點頻出

中國新聞來源:南方網 2017年04月10日 16:4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邁上“中等偏上收入”門檻;第三産業比重首次突破50%,“三二一”産業格局基本形成;一般貿易佔比首次超過加工貿易,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在全國首破1萬億元……近五年來,廣東經濟發展成就輝煌,亮點頻出,有重大意義的“首次”不斷涌現。昨日,接受羊城晚報採訪的知名專家認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發力,廣東經濟將持續釋放新動能。

  記者 馬漢青

  重大“首次”不斷涌現

  廣東是全國率先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地區,近五年來,面臨著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國內資源環境約束日益突出等嚴峻挑戰。然而,迎難而上的廣東不僅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而且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廣東省統計局提供的一組數據讓人眼前一亮:2012年到2016年,廣東GDP分別增長8.2%、8.5%、7.8%、8.0%和7.5%,年均增速8%,高於全國約0.7個百分點,遠高於世界同期2.5%左右的年均增速。

  在這當中,一系列有重大意義的“首次”不斷涌現:

  反映經濟增長質量的重要指標——人均GDP,廣東2014年突破1萬美元大關。按照世界銀行制定的劃分標準,廣東已達到中等偏上、接近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水平。

  第三産業在經濟中比重提高,標誌著産業結構的優化。2015年,廣東第三産業比重首次超過50%,廣東産業“三二一”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般貿易對加工貿易的超越,是廣東外貿結構優化轉型、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最直接的體現。2016年,廣東一般貿易佔比提高到43.4%,首次超過了加工貿易佔比。

  2016年,廣東還成為全國首個地方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萬億元的省份。這一指標反映了地方經濟的運行活力,標誌著廣東GDP“含金量”進一步提升。

  廣東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更穩固。廣東經濟總量連續28年穩居全國第一位,並再次拉大了與第二位的差距。據測算,近年廣東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0%。

  轉型升級紮實推進

  五年來,廣東經濟不斷爬坡越坎,實實在在的數據背後,是廣東省委、省政府在中央堅強領導下,圍繞“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目標,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扎紮實實推進一系列重大部署。

  廣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2016年廣東R&D支出佔GDP比重達2.58%,技術自給率超過70%,接近創新型國家和地區的水平,有效發明專利量連續7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5年保持全國第一。

  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打造珠西先進裝備製造産業帶、調整優化外經貿結構、鞏固提升民營經濟發展、建設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五年來,廣東各項舉措從多方面持續不斷地推進,釋放出巨大的改革創新“紅利”,推動著廣東經濟不斷轉型升級。

  發展動力加速轉換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全面發力,廣東經濟發展動力在加速轉換。

  去年初,廣東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經過一年努力“三去一降一補”獲得重大進展。2016年全省壓減鋼鐵落後和過剩産能307萬噸,超額完成任務;進一步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每年為企業減負131億元;總投資2.25萬億元的補短板重大工程納入省重點項目調度。

  “廣東製造”正加快打造高端化供給。2016年廣東新能源汽車産量同比增長76.3%,工業機器人産量增長45.2%。廣東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為49.3%和27.6%,同比提升0.8個和0.6個百分點。

  新産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等“三新經濟”加速領跑。2016年,廣東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商務服務業,以及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了55.3%、18.3%、19.9%。

  “近五年來,廣東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對全國經濟增長、結構調整的支撐作用也更加突顯。”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執行院長陸軍教授對羊城晚報記者分析,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廣東新的發展動能將持續釋放,推動廣東在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上走在前列。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