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熱土一抷魂。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勳,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今年4月,習總書記在金寨考察時如是説。
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為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探訪長征沿線革命文物保護、展示工作成效,2016年10月9日至13日,國家文物局組織中央主要媒體兵分三路對長征路上的部分代表性遺跡、舊址、紀念館的保護和展示情況進行採訪、調研,重溫那段艱苦卓絕的歷史,重走那段令人難忘的偉大征程。
9日,在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朱曉東的帶領下,媒體團一行來到首站——安徽金寨。金寨,地處大別山腹地,被譽為“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 ,紅色的印記在這裡處處可感、可見。
湯家匯鎮地處皖西邊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紅色大鎮,有金寨縣西北門戶之稱。在這裡,學生志願者用稚氣未脫的聲音為記者和遊客們介紹歷史、講述故事,大家被《八月桂花遍地開》優美旋律感染,也被像胡玉蘭同志為掩護隊伍而犧牲自己孩子這樣的故事所感動。
赤色郵政局舊址是全國僅存的兩處蘇維埃政府設立的郵政局舊址之一。據介紹,1930年初,鄂豫皖蘇區在湯家匯徐氏祠設立赤城縣郵政局,主要辦理蘇區文件、信函寄遞業務,紅軍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後,郵政局先後撤離或轉入地下堅持工作,為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
夜色下的金寨縣革命博物館莊嚴而肅穆。館內陳列以實物為主,突出地方特色,分為序廳,革命歷史陳列館,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和將軍廳四個部分。目前,該博物館內共陳列文物400余件,圖片470余幅,繪畫、圖表50余幅,大型雕塑4座。
汪家廣館長在介紹文物的徵集和保護情況時説:“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是精神的載體,一個博物館沒有文物就沒有物質基礎,更難以詮釋精神內涵,所以我們非常注重文物的收集、整理和保護工作。金寨處處都是革命遺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紅軍,子女或多或少都會留有父輩的遺物,這個遺物對我們來説就是寶貴的革命文物,建館之初我們就專門成立了徵集組,走鄉入戶,做了大量的工作,收穫了這些極富歷史價值的照片及文獻資料。”
偉大的精神,歷時光而不朽。了解歷史,真切感受歷史,讓長征精神變成每個人心中越來越具象的信仰,我想這是金寨這片紅色土地,賦予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圖、文/孟利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