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堅持紅色傳承 推動綠色發展(長征路·新故事)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2016年10月07日 20:5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81年前的冬天,飽經挫折的中國工農紅軍抵達貴州。

  中國革命往何方去?193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了擴大會議,成為中國革命的轉捩點。

  遵義,這一歷史轉折的地理坐標,積澱了豐厚的紅色文化。80多年後,這一文化又讓“轉折之城”煥發出後發趕超的精氣神。

  紅色文化,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小樓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鄉村公路穿行于山間,清澈的溪水緩緩流淌。遵義市桐梓縣九壩鎮山堡村“紅軍路客棧”裏,老闆楊至容正為國慶黃金周忙碌著。距離客棧一兩公里的地方,是著名的婁山關戰役指揮所。

  1935年2月25日至26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二渡赤水進軍遵義,發起婁山關戰役,揭開了遵義戰役的序幕。因為紅軍當年從這裡走過,楊至容的兒子便將農家樂命名為“紅軍路客棧”。楊至容説,九壩在鄉村旅遊發展中,注重挖掘紅色文化價值,對婁山關戰鬥指揮所以及一些傳統古宅進行開發。“從上到下,都很重視紅色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我們正是靠它致富的。”楊至容滿臉笑意。

  遵義會議、四渡赤水……作為著名的“紅色聖地”,遵義共有518處紅色文化資源,其中紅軍長征革命舊址、戰鬥遺址62處。近年來,遵義圍繞紅色文化做文章,紅色文化産業逐漸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遵義在紅色文化與生態旅遊上做好融合發展文章,讓更多的人獲得更深的感悟和更好的旅遊體驗,這很值得點讚。”在參觀了播州區(原遵義縣)楓香鎮茍壩會議會址和紅軍村之後,重慶遊客李萬全評論道。

  1935年,長征途中的紅軍在茍壩村召開茍壩會議。如今,這個因茍壩會議而彪炳史冊的“紅軍村”,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尋找紅色文化的遊客。小村莊日益熱鬧的同時,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

  遵義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周玉新介紹,遵義突出紅色文化與旅遊産業的融合發展,擦亮了紅色名片。2015年,遵義實現文化産業增加值約64億元,佔GDP比重2.97%;紅色旅遊接待遊客1946.6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47.7億元。

  綠色産業,打造農旅一體示範點

  身處“八卦園”之中,馬鞭草、油菜、桃樹、李樹和各類景觀苗木種植其間,長廊、涼亭、水車等設施錯落有致,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卷。

  這裡是仁懷市壇廠鎮“神采八卦園”。借著“打造從壇廠鎮到魯班鎮的農旅一體化綜合示範”的東風,當地村民開啟了發家致富的新征程。

  幾年前,這裡可不是此等景象。2012年,園區所在的枇杷村人均年收入僅有4800元,其中較大部分來自務工收入。談起“建設壇魯農旅一體化園區”的初衷,壇廠鎮人大主席盧錫勇説:“圍繞‘工農旅融合,産城景互動,山水田一體’的主題,我們要實現‘建設新農村’向‘經營新農村’的轉變。”

  枇杷村貧困戶汪興珍,是這個轉變的直接受益人。汪興珍患有貧血症,虛弱的身體讓其一度在家賦閒。兩年前,她的孩子又患上重病,生活雪上加霜。農旅園開園後,她被安排到停車場工作,月收入近2000元,還可以就近照顧孩子。目前,農旅園區解決就業1150人,從事的工種包括餐飲、園藝、保潔、保安等。

  如今,枇杷村的人均年收入已達到1.2萬元,全村43戶貧困戶、133人,今年底將全部脫貧。

  壇魯農旅園,是遵義推進農旅一體化的縮影。如今,遵義的農旅一體化已呈現遍地開花之勢,成為該市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截至今年8月底,遵義市打造的農旅一體化示範點達到了96個。前8個月,該市農旅一體化園區共接待遊客547萬人次,實現總産值47.12億元,其中旅遊業産值15.09億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80年後,帶著紅色傳承與綠色發展的重任,遵義再次開啟“新長征”。在“趕”與“轉”的征程中,一個指向開放高地、發展寶地、生態綠地、民生福地的新遵義,正穩步走來。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