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多彩貴州網(聯合報道組記者 章瑤/文 張玥/圖)在銅仁沿河縣這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上,有這樣一位紅軍英雄,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愛戴,他叫做劉國富。1934年在紅三軍進入沿河時,21歲的劉國富積極響應號召,參加了當時的遊擊隊,因表現出色,擔任了中界鄉遊擊隊大隊長,打土豪劣紳,幫助窮人,成為了沿河流傳至今的英雄人物。
9月28日,記者在沿河縣曉景村李家山見到了這位紅軍英雄的後人——劉永飄。
劉永飄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聽父親講述爺爺的英勇故事,父親一直以爺爺為標桿要求自己,要敢幹敢拼,永不言棄。爺爺劉國富的革命精神也成了指引劉永飄人生前進的“燈塔”。
紅軍後人劉永飄
“非典”流行 偶然發掘金銀花商機
2009年6月,輾轉于浙江、上海等地務工多年的劉永飄回到家鄉,發現家鄉的土地撂荒現象嚴重,他因此萌發了利用家鄉荒地發展産業帶領村民脫貧的想法。
“第一次接觸金銀花是一次到重慶秀山玩時,恰逢秀山正在舉辦銀花節,各大宣傳和熱賣的金銀花情景吸引了我。”劉永飄説,當時“非典”病毒流行,像金銀花這種與抗病毒有關的清熱解毒藥頓時走俏,價格高達200元一公斤。“當時覺得種金銀花能賺錢,於是就四處打聽、收集金銀花的各方面信息。了解到金銀花既有藥用價值又可以當茶,而且家鄉的土地非常適合種植時,就決定回家創業種植金銀花。”劉永飄看準了金銀花的商機,認準了金銀花市場前景肯定很好。
2010年,劉永飄回到老家曉景鄉曉景村李家山。他用多年打工攢下來的積蓄種植金銀花近70畝,第一年就喜獲豐收,賣了4萬多元。“雖然沒有在外打工賺得多,但是這是第一年,沒有經驗,種植技術也不過關,損失了三分之一。”劉永飄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大膽將金銀花種植面積擴大至200畝。為了經營好這片花地,他還經常跑到秀山去學習相關的種植技術,學習如何加工烘烤,製作金銀花成品幹貨。
沿河縣曉景村李家山劉永飄家
行情下滑 金銀花價格一落千丈
然而沒想到,2011年開始,金銀花的行情一落千丈。“2010年還是200元一公斤的金銀花,隔年就驟降到了十幾塊錢一公斤,那一瞬間我整個人都懵了,簡直覺得所有的努力都要完蛋了。”劉永飄回憶道。由於市場的飽和,劉永飄200畝的金銀花無處銷售,只能做成幹貨囤積在家中。
“那段時間,有過放棄的想法。”劉永飄坦言,但是長輩從小對他的教育讓他懂得要像紅軍一樣不怕吃苦,更不怕失敗。
劉永飄四處奔波,終於在成都談成了一筆生意,找到了長期的銷售渠道。2013年,金銀花的價格終於有所回升,他把囤積在家的幹貨以10多萬的價格賣掉,又用這部分資金繼續擴大金銀花的種植,直至今年已經有400畝。
他的這種不怕苦、不言放棄、始終堅持的精神影響了村裏更多的人。村裏已有6戶農戶加入了他的種植隊伍。劉永飄在帶領村民種植金銀花的同時,又在金銀花的枝幹上套種空心李。“我種的空心李與沙子鎮的空心李銷售時間正好錯開,因為他的空心李種植在海拔較高的山上,氣候不同,沙子的空心李銷售完了,我們的空心李才上市,果實口感又好,所以價格也就上去了。”劉永飄高興地説道,“空心李最低售價也在10元一斤左右,這樣一來每年又多了10多萬元的收入。”
通往金銀花基地的路,必將越來越順暢
不言放棄 我要帶領更多的群眾一起致富
2013年9月,10多戶農戶加入了種植隊伍,劉永飄成立了“烏江果品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沿河縣鼓勵創業的優惠政策比較多,去年創辦微企政府補助了5萬元,因創業腰部受傷至殘的劉永飄還獲得了殘聯幫扶的2萬元。基地雖然建好了,但劉永飄仍犯著難,每年的收入雖然看起來可觀,但實際落袋少。
因為通往金銀花基地有一段上坡路程難走,為了能順利的把採摘下來的鮮花運到加工廠,他把掙來的錢除了給合作農戶分紅以外,全部投入修路。“我從12年開始修路,花了41萬才修了3公里的毛路。去年政府得知了我們的情況,出資補助我們,預計今年底就能把這條路全部修好咯。”雖然創業的路艱難,但劉永飄永不會輕易言棄,他相信,他的未來,會如這條産業路一樣,越來越順暢。
“作為紅軍的後代,我要發揚紅軍的精神,克難攻堅,不放棄創業的任何機會,把産業做強做大。”劉永飄滿懷信心地告訴記者,“金銀花的市場銷售情景這麼好,我想繼續擴大規模種植,做到1000多畝,到時還可以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