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格雷格·方丹在四川夾金山重走長征路。攝影 中國日報網 林汗青
很難想象紅軍戰士如何步履維艱地走完長征路。
經過兩年的努力、奮鬥和犧牲,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軍隊最終實現了戰略轉移的宏圖大計。
但勝利的代價非常慘重——只有四分之一的戰士走到了終點。
我被邀請參加“重走長征路”四川站的報道活動。我坐在空調大巴裏,平穩地行駛在現代化高速公路上。我們穿越隧道、橋梁,一路毫無顛簸,這容易讓人低估80年前的艱難程度。
即便第一天,我站在紅軍強渡大渡河的安順場,仍然很難想象出他們為事業所遭受的艱難困苦。當年在這裡,已跋涉8個月的紅軍士兵疲憊不堪,用古老的小船強行渡過了洶湧的河流。
不管怎樣,當年紅軍確實曆盡艱險,特別是在強渡大渡河時。儘管他們最終成功穿越四川省,但既耗費了大量時間,也犧牲了很多生命。
為了最後的會師,無數戰士在這片崎嶇不平、奪命無情的土地上或犧牲于長途跋涉,或犧牲于遇敵交戰。事實上,犧牲的人數之多,甚至時至今日,都沒有確切的死亡數字。
有説法認為,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至少有370名紅軍戰士壯烈犧牲。但紅軍依然奮勇前行——部隊在山間迂迴作戰,不斷向北推進,最後進入相對安全的西北地區。
在“重走長征路”的第三天,我更加體會到當年的艱難困苦。
九月一個寒冷的早晨,我們沿陡峭蜿蜒的山路驅車近兩個小時。山路下方遭滑坡的侵蝕,路面時不時被吞噬掉一大塊;路面顛簸不平,佈滿了山上滾落的大石塊。爬得越高,雲層漸漸壓下來,後來我們四週就都是茫茫雲海了。
我們最後來到海拔4600米的夾金山頂。我一走下大巴,馬上感受到這裡空氣的稀薄。我連忙從隨身攜帶的氧氣罐中猛吸了幾口氧,才避免頭暈目眩。山頂地面白雪皚皚,幸虧我有厚厚的禦寒毛衣。
就在那一刻,在嚴寒之中,我深深體會到紅軍的艱苦。
像這樣的高山,紅軍先後翻越了幾十座。
站在山頂凜冽的寒風中,我想,當紅軍部隊最終到達草地,該是松了一口氣吧。草地也是我們此行的終點。
紅軍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為我們熟知的現代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西方,我們會紀念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將士,因為他們為了不讓子孫後代繼續生活于強權暴政之下而獻出了生命。同樣,中國也有理由紀念那些在長征中犧牲的英雄,因為他們艱苦卓絕的努力最終讓中國走向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