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洛川縣舊縣鎮洛陽村蘋果標準園內的“紅富士”蘋果。中國網記者 謝露瑩 攝
中國網新聞9月29日訊(記者 謝露瑩 李進)陜西的關中平原介於陜北高原與秦嶺山地之間,也被稱為渭北平原。陜西的渭北平原被中外專家確認為全世界唯一符合蘋果生産7項指標的優生區。經過多年的發展,陜西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連片種植蘋果區域,蘋果産量佔全世界六分之一,種植面積高達1040萬畝。陜西的洛川縣則是陜西蘋果的發源地。
近日,中國網記者隨“長征路上奔小康”採訪團走訪了位於洛川縣舊縣鎮洛陽村的“洛陽蘋果標準園”,在村頭果園與果農們聊起來了新農村建設的“致富經”。
政府支持助推標準園建設
“世界上7個人吃蘋果,就有1個是陜西的;世界上每人喝3杯蘋果汁,就有1杯是陜西的”,村支書馮建海自豪得向記者們介紹起村裏的蘋果園。據他介紹,洛陽村位於舊縣鎮以東,因地處洛河陽面而得名,是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現代果業示範村、美麗鄉村建設樣板村。
記者了解到,“洛陽蘋果標準園”始建於2007年,源於該村在1996年至2005年連續9年遭受冰雹災害,造成蘋果品質低下,群眾收入連年下滑。村支部班子通過外出考察、培訓後迅速調整發展思路,黨員幹部&&引領在全省率先推行“二次間伐”和“四大新技術”,組建了蘋果、畜牧、農機、資金四個互助合作社,降低勞動強度,便於實現機械化作業,建成全國先進的蘋果標準園。
洛陽村黨支部不僅通過增肥水、統防病、機械化操作、信息化運用等方法,使洛陽村走出了“果畜結合、循環發展”的路子,還讓蘋果每畝均達到上萬元,群眾收入不斷增加,成為了洛川蘋果標準化生産的旗幟。
“過去種莊稼一年收入不到5000元,現在我們老兩口一年能有十幾萬存款呢。”看著自家果園裏一個個紅彤彤的大蘋果,56歲的洛陽村村民喬月英笑得合不攏嘴。
中國洛川鮮果交易中心。中國網記者 謝露瑩 攝
電子商務提高蘋果購買力
借助中央、省、市政策及資金的“東風”,在縣委、政府的努力下,洛川的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走在了時代前列,出陳推新的創建了自己發展模式,即“四位一體”模式:電子政務、電子農務、電子商務、電子黨務。汁多味美的洛川蘋果也借著這“東風”,帶領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洛川建立信息專業網站“洛川蘋果門戶網”;成立了電子商務協會“洛川蘋果電子商務協會”;引進了淘寶、京東、郵樂購等線上營銷模式;還聯合旅行社推出了集觀光休閒、採摘體驗、科普教育為一體的“蘋果之都、休閒勝地”系列旅遊項目。
在中國洛川鮮果交易中心,剛剛完成蘋果包裝工作的“美域高”銷售李夢小姐向中國網記者介紹:“拿著這個彩頁,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就可以買我們的蘋果,快遞到家。”
記者了解到,縣政府制訂了許多優惠政策,鼓勵果農、大學生積極開拓以網絡化經營為主的新型果品經銷,與阿裏巴巴合作的農村淘寶店也正在全面建設,全縣共發展電商、微商230多家,洛川縣也被授予了“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示範縣”。
銷售員向記者介紹蘋果樹皮畫。中國網記者 謝露瑩 攝
配套設施開發提升産業水平
“果子多了怎麼辦?不好的果子呢,丟了嗎?”看著一大片一大片獲得豐收的蘋果園,採訪團的記者們不禁産生了疑問。
家裏有7畝地,種“紅富士”十幾年的果農梁海寶告訴記者:“多了的蘋果可以榨汁、做成蘋果醋,我們家就有,可以去嘗嘗。”
據了解,洛川縣建成了5家果醋飲加工企業,生産能力達到4000多噸。例如陜西海升集團伊天果汁(陜西)有限公司的濃縮果汁就有2萬噸的生産能力,一年可以消化殘次果14萬噸。洛川縣還以蘋果企業合作社為主體,建成了貯藏冷庫622座,提高了優質蘋果的存儲能力,也為蘋果市場價格穩定做好保障。
今後,洛川縣將進一步突出“洛川蘋果”這個主題,加快“互聯網+農村”建設發展的步伐,利用公共服務平臺,推出有中國特色的線下農村商業孵化園區,打造一個西北蘋果電子商務交易中心、中國蘋果定價中心。
洛川縣的發展,順應知識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潮流,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快速轉變,正在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陜西提出的“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的期望,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宗旨,大力發展現代蘋果産業,實現洛川蘋果的“中國夢”!
包裝精美的優質洛川蘋果可售百元一箱。中國網記者 謝露瑩 攝
蘋果醋飲等主題産品。中國網記者 謝露瑩 攝
洛川縣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中國網記者 謝露瑩 攝
記者們參觀了洛川蘋果博物館。中國網記者 謝露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