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網絡媒體“走轉改”】三色班瑪的“四面突圍”

中國新聞來源:青海新聞網 2016年09月26日 14:5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美麗的班瑪。

美麗的班瑪。

正等待深加工的藏茶。

正等待深加工的藏茶。

古樸的原生態班瑪黑陶。

古樸的原生態班瑪黑陶。

正在製作黑陶的藏族青年。

正在製作黑陶的藏族青年。

蔬菜大棚裏快要成熟的番茄

蔬菜大棚裏快要成熟的番茄

  青海新聞網訊 (記者 魏有玲、崔永燾 攝影報道) 9月19日至23日,由青海省網信辦組織的“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一行深入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採訪紅色旅遊、藏文化産業發展、脫貧攻堅等內容。位於大渡河源頭的班瑪縣,人口不足3萬,財政收入不足5千萬,規模甚至比不上內地一個發達的鄉鎮;這裡地處偏遠,距離省會西寧780公里,距離果洛州府332公里,行政面積6100多平方公里,山大溝深,以“紅軍留下長征足跡——紅色、原生態藏文化——金色、全省面積最大原始森林——綠色”稱為“三色班瑪”。這個縣發揮黨支部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保障和改善民生和脫貧攻堅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一)大渡河源黨旗紅

  班瑪,藏語意為蓮花盛開的地方,該縣基本上以藏族為主。連日來,採訪團成員發現:班瑪這個人口不足3萬的小縣,許多不會説漢語的藏族群眾,會説的第一個漢語單詞往往是“共産黨”。這裡,隨處可見到衣服上挂著黨徽的黨員幹部,胸前那一點紅色將光和熱散發給每名群眾,也映紅了班瑪縣的天空。

  黨徽挂胸前,黨章記心間,黨員衝在先。班瑪縣扎紮實實開展“結對認親”幫扶活動,組織黨員幹部走出機關,與“困難群眾”、“三老人員”、弱勢群體等結成對子,認成親戚,經常性地深入基層,及時走訪“親戚”,了解民情民意民需,掌握群眾思想動態,及時解決生産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實際困難和問題,幫助“親戚”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儘早脫貧致富,使幹群關係得到進一步密切、幹部作風得到進一步轉變。

  “結對認親”幫扶活動自2013年下半年推行以來,經過3年的實踐,無論從幫扶規模、幫扶程度,還是從幫扶內容和幫扶形式都得到了全面深化和改進。班瑪縣機關幹部在幫扶活動過程中,通過“零距離”接觸困難群眾,體驗生活、體察甘苦、噓寒問暖,與群眾“心連心”交流,努力做結對幫扶戶心靈的溝通者、困難的幫扶者。

  達卡鄉佐諾村的牧民吾群是典型的因病致貧貧困戶:吾群因為視力較弱,無法採挖蟲草,生活失去了一份重大的來源,吾群的妻子因為長期患有骨質增生小病拖成大病,癱瘓在床,一家人的日子就在唉聲嘆氣中煎熬。班瑪縣委組織部幫扶幹部與吾群認親後,先是給他家送去了現金和生活物資,解決他的燃眉之急之後,幫扶幹部迅速回到機關召開會議,商量吾群的脫貧對策,首先協調為吾群全家辦理了“新農合”,並籌集了近4萬元的醫療基金——吾群妻子的病被縣上醫院診斷為難以恢復,建議轉至省城治療,去省城不僅需要看病的錢,還需要交通費用、陪護人員食宿費用等。錢是大問題,更大的問題是,這個“疑難雜症”該去哪治療,班瑪縣的幹部也是兩眼一摸黑。還是省城人對省城熟悉,於是,縣委組織部聯絡到了省上下派的一位駐村幹部,請求其協調了吾群妻子的看病難題。順利住進醫院,醫生的診斷與班瑪縣的診斷差不多,由於長期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動不了手術,只能藥物保守治療。患者住了一個月的院,帶上一堆藥物回家休養,不到三個月,居然能下床走路了!妻子和吾群見人就説,共産黨好,共産黨的幹部好!

  班瑪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葉西説,許多結對認下的親戚們遇上難題,會主動給幹部打電話。或是到縣城看病,或是父子分戶,事情雖瑣碎,百姓大如天,而幹部們費費心、跑跑腿、幫忙出出主意,有時候甚至打幾通電話就能給親戚解決大問題。難題一件件解決了,幹部群眾如一家,啥事情都好辦。

  聯合支部建得好,穩定和諧準沒跑。班瑪縣與四川阿壩縣、壤塘縣交界。過去邊界村莊一個家庭兩口子鬧離婚,三句話沒講開,兩口子的矛盾成了兩個家族的糾紛,一不留神就能演變成械鬥,問題很快就能上升到兩個縣、兩個州甚至兩個省。

  為有效解決邊界地區發展産業難、群眾收入少、治安隱患多等突出問題,班瑪縣創新黨建工作方式,延伸基層組織觸角,打破傳統黨組織設置受行政區域等因素制約的瓶頸,主動與毗鄰的四川省色達縣、壤塘縣和本州的達日縣、久治縣等周邊縣鄉溝通交流,積極組建跨地區聯合黨支部,努力推動邊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聯合黨工委、聯合黨支部按照“為發展所需要、為黨員所歡迎、為群眾所擁護”的原則,通過召開座談會、交流會、組織生活會等工作會議,共同探討聯合黨組織自身運行和鄉村協作工作機制,制定完善了10項務實管用的支部工作制度,建立了跨省區域信息互通、矛盾聯調、活動聯辦機制。

  前文提到的兩口子鬧離婚,萌發家族械鬥的苗頭後,聯合黨支部迅速開展工作,兩個家族都放下了刀和棍。吵著要個説法的兩家人坐下來談問題,心裏的疙瘩解開了,腦袋裏的堅冰也融化了,到最後,“談判”的只剩下了小兩口,日子是繼續過還是分,便都不在話下。

  2016年,班瑪縣穩定任務重、存在地界和草場糾紛的邊遠鄉村新建立6個跨省黨支部和8個跨縣、跨鄉黨支部。同時,為各聯合黨支部撥付專項工作經費11萬元,全力助推聯合支部走上正常的運行軌道,有效發揮出了聯合支部核心引領作用。“共建、聯建、互幫、互學”,一場趣味橫生的剪牛毛比賽能讓兩個省份的兩個村莊笑聲融合在一起,一起邊界山火讓兩省的兩個村莊的群眾一起跑出來齊心撲滅,山火撲滅了,心靠在一起了。邊界群眾願意往起一湊,談發展,談和諧,談親情友情,盜伐林木、偷牛馬的賊娃子慌了神,這邊剛得手跑出省,不到半小時就被外省的群眾扭送到派出所。瑪班縣知欽鄉知欽村二社社長次保調侃説:“原來是兩家人,現在變成‘一家人’,還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

  (二)紅色旅遊産業蓄勢待發

  班瑪民謠——“紅軍走了,村寨空了;村寨空了心不焦,心焦的是紅軍走了。”。班瑪縣境內的瑪可河原始林區有一條溝叫子木達溝,紅軍長征在此休整經過後,這條溝被當地群眾稱為“紅軍溝”。1936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這裡,在石壁上寫下“北上響應全國抗日反蔣鬥爭!安慶宣”的巨幅標語,至今字跡清晰醒目。

  在班瑪駐紮休整期間,紅軍曾在唐搖溝口山林、吉德寺、班前寺,燈塔寺、扎洛寺、納大村、子木達村等地駐防、籌糧。紅軍曾在今班瑪縣亞爾堂鄉政府所在地的王柔、江日堂鄉亞爾堂村等地宿營,紅軍騎兵在亞爾堂曾與馬匪激戰六七個小時。

  在班瑪期間紅軍認真執行了民族政策,提倡各民族政治經濟一律平等,尊重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自由,嚴格執行紀律。同時採用多種形式向群眾宣傳黨的民族政策、黨的政治主張,印發了藏文傳單,在石壁上書寫了許多標語。由於模範地執行了黨的民族政策,廣大紅軍通過艱苦工作和模範行動,逐漸擴大了紅軍的影響,使廣大牧民群眾了解了黨、了解了紅軍。

  紅軍走後,班瑪藏族群眾珍藏著紅軍留下的鍋、馬鞍、馬釵子、草帽以及紅軍使用過的手榴彈等。與此同時,當地還流傳著一首懷念紅軍的感人歌謠。歌中這樣唱道:“紅軍走了,村寨空了;村寨空了心不焦,心焦的是紅軍走了。”

  班瑪縣加強紅色旅遊的宣傳,深入細緻地挖掘紅色資源的同時,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投入1035萬元修建了紅軍會議室、紅軍紀念碑、紅軍哨所、紅軍路、紅軍橋等設施。紅軍標語(紅軍亭)、紅軍橋、紅軍哨所與瑪可河林區旖旎的風光一起成為著名的紅色旅遊景點。立足山青水秀、松柏簇擁、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的生態優勢和人文優勢,班瑪積極打造集養生、健康休閒為一體的休閒娛樂中心和原生態旅遊度假中心,高原森林天然氧吧基地,圍繞“中國最美藏鄉──三色班瑪”這張名片,重點申報建設A級景區和星級賓館。該縣先後啟動瑪可河森林公園申報省級森林公園項目,完成投資660萬元的紅軍溝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基礎上,完成投資200萬元的紅軍溝主體雕塑項目,開展紅軍溝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教育基地創建工作,啟動紅軍溝及藏家碉樓旅遊綜合開發項目,將其打造成集心靈洗禮、生態觀光、民風體驗為一體的旅遊門戶區。投資100萬元修繕保護江日堂塔林,啟動4A級景區申報工作;加快推進瑪可河濕地公園建設,使濕地公園項目儘早落地。大力發展通道經濟、驛站經濟,加快藏家碉樓家庭式賓館等的開發建設,依託色達五明佛學院、年寶玉則和壤塘覺囊文化中心等旅遊資源,啟動縣城和班前村旅遊接待示範小城鎮和示範點建設。

  班瑪縣旅遊局副局長凍浩然説,全縣將開展服務質量提升工程,加大旅遊從業人員培訓力度,加快推進旅遊服務設施建設、旅遊商品設計開發,創新旅遊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不斷提高遊客滿意度,讓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愛上“三色班瑪”。

  (三)金色文化“打”到了上海灘

  幾個月前,班瑪縣達拉鄉23歲的牧民尼瑪才讓還手持牧鞭在草原上放牛。9月,他已在上海市的舞臺上歡快地跳舞。藏家孩子來到了“上海灘”,舞臺變了,優美的舞姿沒有變,每月包吃包住還有3000元的收入,收入增加了,眼界也開闊了。尼瑪才讓説,到上海“演出”打工,我很滿意。跟尼瑪才讓一起的還有19名具有文藝演出功底的班瑪青年,他們通過層層選拔審核和前期培訓教育,來到大上海跳藏舞,每年收入可超過4萬元,從此告別貧困。

  班瑪縣文體廣電局局長扎西説,尼瑪才讓這些“文藝青年”能夠走出去,起源班瑪縣的鍋莊舞隊。5年前,班瑪縣被上級和有關部門交待在一個慶典上“準備一場鍋莊舞”並囑咐“最好能夠代表班瑪縣”。彼時的班瑪,沒有演出機構,但班瑪人內心的驕傲讓他們應承下來。於是臨時從上過學的藏族學生和基層幹部中抽調12名文藝骨幹組成舞蹈隊。隊伍不穩定,表演也不專業,但應付慶典表演綽綽有餘。2015年,第四屆全國鍋莊舞大賽在甘肅省碌曲舉辦。班瑪縣接到了邀請函。這既是請柬又是戰書,寧可“戰死”不能“嚇死”!班瑪舞蹈隊驚艷亮相,一不留神,拿了個一等獎。好事連上了!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丁偉向班瑪縣發出了邀請“能不能在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晚會上跳?”

  班瑪縣在全縣範圍海選了300多人,並從這300人裏精心選出了64個鍋莊舞演員。他們中間有普通牧民,也有醫生、教師、公務員,請來省裏的舞蹈家編排舞蹈……今年8月18日,班瑪縣的鍋莊舞隊走進了人民大會堂,給黨和國家領導人帶來了草原最原生態的藏族歌舞,並廣受好評。

  8月底,班瑪縣組織代表團去上海(對口支援果洛州)推介文化,鍋莊舞隊給上海人帶去了原生態驚喜。當地還邀請班瑪縣鍋莊舞隊商演了3場,大受歡迎。由於天氣原因及時間安排,很快返程的舞蹈隊把遺憾留給了上海觀眾。9月,省有關部門及班瑪縣等協調,20名“文藝青年”順利踏上去上海“文藝打工”的列車。

  不止于文藝,更吸引人的是文化。在班瑪縣藏文化産業園“非遺”黑陶技藝傳承人果洛謝格太的廠區內,17名學徒工,一絲不茍地制坯、修邊,刻花紋,粗拋光……這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在果洛謝格太這裡學習傳統的黑陶工藝,最長的已經學習了三四年的時間。每人每月還可以拿到1800元左右的生活補助,既能學習手藝,還緩解了家庭的經濟壓力。 “班瑪黑陶以古樸原生態特色,從取土到燒制全程手工,還包含了祖傳秘方。”果洛謝格太的妻子梅珠介紹,沒有廣告宣傳,僅僅是參加了幾場展覽,班瑪黑陶已經在收藏愛好者中引起了轟動。有年在上海展出,剛剛開展兩天,展品已經被全價預定。作為藏族人,看到原生態的黑陶受到追捧,挺驕傲。

  在班瑪縣藏文化産業園,唐卡大師土登偉色的學徒們正在描摹,這些學徒出師後靠手藝可以順利脫貧;格日的手工雕藝廠,學徒們或是繪製圖案,或是練習刀工,藏香的原料發出別樣的香氣……2012年,班瑪縣抓住上海對口幫扶的好機會,爭取援建資金600多萬元,投資修建藏文化産業園。2013年9月底,産業園竣工開放,吸納了班瑪野生藏茶、黑陶、面具、泥塑、石木雕刻、唐卡、土特産加工等特色産業入駐,成為班瑪縣傳承民族文化、打造旅遊産品、幫助群眾脫貧的特色産業園區。

  班瑪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説,通過産業園區集群效應,打造出特色原生態産品,通過收徒授藝,幫助更多的貧困青年增加收入,最主要的是,吸引年輕人關注班瑪傳統民族文化,傳承傳統技藝,讓金色班瑪的藏文化茁壯成長。

  (四)綠色發展生機勃勃

  班瑪縣素有“果洛小江南”之美稱,該縣全力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生態産業、林下經濟,致力綠色崛起,逐步走上了一條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共贏”的道路,以“寧舍金山銀山,不捨綠水青山”理念,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班瑪縣強力推進生態建設上,將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和退牧還草工程作為全縣的“頭號”工程,建立縣鄉兩級政府目標責任制,通過禁牧封育、退耕還林、黑土灘治理、鼠害防治、建設養畜等項目實施,使得遭受破壞地區的生態功能正在逐步得到恢復改善,昔日礦區植被覆蓋率達到90%以上,森林覆蓋率從之前的不足20%提高到目前的36.3%,城鄉綠化率居全省同類縣榜首,為綠色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伴隨生態改善,班瑪縣繼續推進草原生態畜牧業建設和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經營機制,使草原畜牧業已由“靠天養畜”逐步向“建設養畜”轉變,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全縣草原畜牧業生産邁入持續穩定發展的良性軌道。此外,獨特的氣候、適宜的土壤,還有大片的原始森林,使班瑪縣具備了集中打造林下經濟的基礎條件,目前,全縣正在亞爾堂鄉、燈塔鄉著重打造藏茶、羊肚菌等特色産品種植基地,隨著“萬畝藏茶基地”一期順利建成,班瑪縣已經成功種植1000公頃藏茶,未來5年,藏茶基地的種植規模將達到3000公頃以上。

  生態就是民生,生態保護促進民生。班瑪縣積極引導牧民退出傳統畜牧業生産,投身生態管護、生態建設和旅遊業、服務業等,讓群眾主動保護生態。未來,“綠色班瑪”建設行動計劃,除了確保森林面積穩步增長,還將吸引更多牧民群眾在生態建設方面就業,隨著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項目建設,狠抓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生態建設工程,積極推進藏雪茶、雲杉等營造林建設,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還將向群眾發放3211.8萬元的草補林補資金,調動廣大農牧民保護生態環境的積極性。

  該縣大力實施見縫插綠和通道綠化行動,重點加大縣城西山景觀林營造、城區空地綠化、廣場公園綠化、河道綠化工作力度,抓好縣城至十八公里、縣城人行道等道路的綠化補植修復工作;推進産業生態化,大力實施環境污染治理行動計劃,抓好污水處理廠運行工作,將建成達卡鄉等5個垃圾處理場,積極爭取江日堂鄉等3個垃圾處理場項目,努力實現鄉村垃圾集中回收處理目標,從源頭上控制減少污染,開展全縣鄉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切實解決安全飲水問題。

  班瑪縣委書記夏吾傑説,生態持續明顯改善,使得班瑪縣重現“人間天堂”美景,這也是班瑪縣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最大基礎。班瑪縣將以生態保護和民生改善為出發點,以黨建促全面發展為依託,著力推動縣域經濟轉型發展,屆時將在三江源核心區和藏區率先實現綠色騰飛。

站在昔日的紅軍哨所,眺望班瑪的美景。

站在昔日的紅軍哨所,眺望班瑪的美景。

班瑪鍋莊舞蹈隊。

班瑪鍋莊舞蹈隊。

美麗的班前村。

美麗的班前村。

守著林區燒牛糞,班瑪群眾愛護生態的意識可見一斑。

守著林區燒牛糞,班瑪群眾愛護生態的意識可見一斑。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