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網南寧9月24日電(王揚)“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八十年前,中國工農紅軍跋山涉水完成了一次歷史壯舉,為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時光荏苒,經過歲月的洗禮,于不同的人眼裏,長征精神又是什麼?
在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之際,中央網信辦發起“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緬懷先烈,踐行先輩遺志。廣西站活動於9月21日啟動,主要走訪湘江戰役所涉及的興安、全州、灌陽三地。一路上,採訪團聆聽到許多長征故事,受益匪淺。
今年92歲的馬有益是興安縣界首鎮上湘江戰役的見證者。1934年,紅軍在他家門前渡過湘江時,他才10歲。在老人的記憶裏,“紅軍戰士吃得差、穿得破,但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長征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漸漸離世,但不會改變的是長征留下的軍民魚水一家親的精神。
位於興安縣獅子山下的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內,英名廊石碑上刻錄了在湘江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姓名共20321個,包括師級幹部18名、團級幹部28名。由於歷史條件所限,湘江戰役犧牲的3萬多名紅軍烈士中,有很多都不被人們所知道。
南寧新聞網記者李琴在瞻仰英名廊後由衷地感慨,學生時代曾讀到書本裏關於紅軍長征艱辛的描述和戰士們英勇就義的故事,總覺得有些誇大。這次來實地走訪反而覺得書上的描述太蒼白,革命先烈們不怕犧牲、無所畏懼的精神比書本上的一串串數字更令人震撼。
廣西新聞網記者黃勇椋説他被陳樹湘的故事感動。在慘烈的湘江戰役中,陳樹湘率領部隊與敵人殊死搏鬥,後來陷入重重包圍,傷重被俘,在押送途中慷慨就義。“身處困境敢於抗爭,敢於亮劍,這是紅軍烈士給我的啟迪。”
“你問我什麼是長征精神,我還真沒想過。不過我在這裡擺渡二十年,每年都見到不少人來祭奠烈士亡靈,我想一個人若能用自己的力量換來更多人的安居樂業,這就是新時代的長征精神。”全州縣鳳凰鎮鳳凰嘴渡口老艄公蔣陸榮説,當年這裡是紅軍搶渡湘江的重要渡口,如今時常有人前來憑吊,這讓他感到很神聖。
活動途中,採訪團還遇到不少來桂北地區旅行的遊客。被問及如何理解新時代的長征精神,他們的答案中離不開幾個詞:信念、無悔、愛國。
誠然,長征精神在奔流不息的湘江上,在高聳入雲的婁山關,也在冰封雪蓋的夾金山。紅軍長征走過的路,大都是偏遠貧困地區,落後貧瘠。放眼現階段,脫貧攻堅奔小康就是長征精神賦予我們的使命。
興安縣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種植柑橘,目前種植面積已超過10萬畝。興安縣委副書記經友新説,興安縣的柑橘曾數次感染被稱作“癌症”的“黃龍病”,導致果農血本無歸。興安縣委、縣政府組織農業科技人員尋找解決辦法,鼓勵果農在果園裏打好攻堅戰,柑橘産業終獲重生。在經友新看來,為群眾謀福利就是新時代的長征精神。
中國長征精神研究院研究員、灌陽縣史志研究專家文東柏説,和發生過新圩阻擊戰的灌陽一樣,當年那些水深火熱的地方,戰火硝煙早已散去,但紅軍留下的足跡卻烙在每一片紅色的土地上。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長征精神不曾湮滅,長征精神巨大的鼓舞力和感召力一直都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