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人民網果洛9月23日電(楊陽 李昕宸)八十年前,紅軍長征的隊伍從四川來到青海,在果洛州班瑪縣的短短20多天裏,偉大的長征精神在瑪可河畔的藏族群眾心中播下了不滅的革命火種。
八十年後,在距離紅軍溝24公里的班前村,基層黨員幹部與群眾不忘初心、握指成拳,除舊貌,換新顏,加速奔跑在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上。
在瑪可河畔,當了14年村書記的“全國勞模”尕瑪求深情凝望著眼前這片綠水青山的班前村。誰能想到,30年前連飯都吃不飽的貧困村,如今已是安居樂業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80年代初期,我們這沒有一座定居的房屋,不通水不通電,挖窮根不能只靠老天吃飯。”説起過去,尕瑪求一臉凝重。
貧困,因為這裡地處偏遠,信息閉塞;貧困,因為人們思想守舊、觀念落後。但是貧困,唯一沒有打倒山裏牧民追求幸福的鬥志。
1988年,尕瑪求自發組織了7名貧困牧民到150 公里外的班瑪縣達卡鄉採挖大黃,這是班前村歷史上第一次有人外出搞副業、創收入,尕瑪求成了當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從“吃螃蟹”到“領頭羊”,個性倔強的尕瑪求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脫貧的機會。
1994年,尕瑪求在擔任班前牧委會主任時,組織了8名牧民成立了裝卸木材的運輸隊,當年每人平均掙了1000余元,有當地人開玩笑説,班前村的好日子是拖拉機“帶出來的”。搞副業,讓村裏人嘗到了甜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轉變觀念,在黨員幹部的帶領下,牧民們的興頭更足了。
2000年,尕瑪求開始擔任班前牧委會黨支部書記。作為全村人的“大家長”,尕瑪求一門心思帶領群眾大打“翻身仗”:採集藥材、經商修路、植樹造林,如今燈塔鄉每年有800多人從事第三産業,收入達160余萬元。
“現在群眾的心思都放到了如何改變貧窮的現狀,如何勤勞致富上。”尕瑪求説。現在遊手好閒、違法亂紀的人少了,扶貧幫困、助人為樂的人多了。
班前村舊貌換新顏,而在尕瑪求的心裏一直有一個結:當年條件限制,沒能上學讀書成了他的遺憾。每當開學的日子,尕瑪求想得最多的就是“誰家的孩子沒有上學”。
如今在班前村,一所名為“紅星希望小學”的寄宿制學校為全村的孩子插上了追求夢想的翅膀。之所以起名紅星,就是為了紀念和傳承80年前紅軍長征留下的精神火種。尕瑪求激動地説:“現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當年的紅軍、今天的共産黨帶來的,我們要感恩,並永遠傳承下去。”
發揮特色旅遊脫貧換新顏
走進新時代,80年前紅軍留下的足跡,80年後成為班瑪縣最寶貴的財富。隨著班前村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的稱號,紅色精神、綠色生態成為班前村的閃亮招牌。在旅遊産業帶動下,就連百姓居住的藏式碉樓也開始“改頭換面”了。
班瑪藏式碉樓的歷史可追溯到800年前,這裡有著中國保存最完好的藏式碉樓群落之一。由古老石砌技法建設而成的棕灰色民居形似古堡,與藍天綠地交相輝映。
過去,這是民居,也是革命年代保命躲匪的碉堡;現在,這還是民居,更是和平年代待客增收的平臺。“為了發展農村經濟和旅遊業,提高當地牧民群眾的收入,2015年政府投入90萬元,把牧民生活的碉樓改造成了藏家驛站,全村共有4戶家庭建成驛站,正在裝修的還有16家。”燈塔鄉鄉長班瑪仁增説。
牧民才雲就是班前村裏最早吃“旅遊飯”的人家。如今,她的家一共有6個房間,可同時接納12人。“我們的賓館是5月份剛開業的,至今接待遊客也有幾十余人,收入比往年增加了不少。現在來紅軍溝和瑪柯河林場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了,我相信生意會越來越好。”才雲説。
近年,班瑪縣以打造“三色班瑪”為目標,充分利用當地綠色生態、民族風情、特色資源等優勢,走“特色化、品牌化、優質化”的發展路子,高原特色旅遊正在助推美麗鄉村換新顏。
“目前,我們在臨近公路的街道上放了藏家驛站的牌子,我們縣上的微信公眾平臺也在大力推薦。今後,我們將會在各大旅遊應用軟體上推廣,希望能夠實現在線預訂,吸引更多的遊客,也能夠幫助我們的牧戶增加收入,真正實現奔小康”。燈塔鄉副鄉長拉毛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