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80多年前,當紅軍走進貴州的時候,是剛剛經歷過血戰,處於較為被動的局面;當紅軍走出貴州的時候,已經化被動為主動,實現了長征中的偉大轉折。
歷史與現實總是有著微妙的聯絡。黎平、甕安、遵義……紅軍的足跡分佈在貴州的68個縣市區,長征中紅軍與貴州的這段“緣分”,到底給今天的貴州人留下了什麼?
黎平會議紀念館 香港商報 黃慶松攝
紅色的“鄉愁”:兒女外出前帶他來紀念館看一看
始建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翹街,今天繁華依舊。貴州黎平當地人在這裡開著各種小店,售賣紅色紀念品、手工藝品、銀飾等。
在這條街上有幢原胡姓富商的宅院,就是“黎平會議會址”。82年前,紅軍曾經在這裡召開“黎平會議”,這次會議決定放棄去湘西與紅二、紅六方面軍匯合的計劃,深入貴州腹地、到黔北建立以遵義為中心的川黔邊新根據地的主張。這次會議扭轉了紅軍自長征以來被動挨打的局面,也為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在政治上、軍事上、思想上作了必要的準備。
“我就想,黎平會議這麼重要,為什麼沒有紀念館?”易同軍是現黎平會議紀念館的館長。2004年他就有這樣的想法,經過多方策劃和努力,終於在2009年,黎平會議會址對面新建起了黎平會議紀念館並對外開放。
去年,來到黎平會議紀念館參觀的登記在冊的遊客數已達58萬人,最近3個月每天要接待上千人。
“我自己是主動做這個工作的,領導沒交待,但我就是想把它做出來。”易同軍説,“老百姓跟我説,以前只聽老人講過紅軍的故事,有了這個館是很好的教育基地。黎平會議不是拉開偉大轉折的序幕麼?兒女去學校、去部隊、去打工這種‘轉折’前,都要帶他來這裡看一下。”
婁山關紅軍戰鬥紀念碑 人民日報客戶端 馮慧文 攝
名氣聚起人氣:紅色文化助婁山關村特色藤編産品熱銷全國
在貴州省北部的婁山上,生長著一種青藤。用它編成的傢具透氣吸汗、舒適涼爽、輕巧耐用,藤編是婁山腳下遵義市板橋鎮婁山關村村民的傳統手藝。
很多人對“婁山關”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正是毛主席筆下“雄關漫道真如鐵”所指的地方。1935年,紅軍在這裡取得的“婁山關大捷”是長征途中的一次重要勝利。
2004年,婁山關村屬於省級一類貧困村,全村人均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家庭主要收入來源基本靠到沿海務工。村民馬毅也是其中之一,他在廣東的一家生産藤編傢具的傢具廠打工,學到了先進的藤編技術。
2009年,他回到家鄉,開辦了一家制售藤編産品的公司,把在外學習到的新技術和傳統工藝以及本地文化相結合,創作了很多有趣的藤編産品。比如在紅軍長征80週年的時候,創作了一套“遵義會議”的藤小茶臺組合;比如還創作了“藤歸雁”,喚起了多少在外漂泊的人對家鄉的回歸和回望……至今,馬毅已經獲得了20多項外觀設計專利。
在他的帶領下,村裏許多人也開始從事藤編行業,村委會還積極引導,成立了藤編協會。據婁山關村所在板橋鎮的書記彭正偉介紹,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條有100多戶從事藤編、年産值達1200萬元的“藤編一條街”。其藤編産品有2/3都是靠實體店銷售,其中大部分是被從婁山關景區上下來的客人從這裡路過,順便買走的。
“還是要依託婁山關打出旅遊的名聲吧,只有口碑打出去了,才能更多引進外來的經濟。”從小生長在這裡的小夥兒肖英傑説。去年大學畢業,他説,80%的可能性自己未來會留在家鄉創業。
“遵義會議”藤小茶臺組合 人民日報客戶端 馮慧文 攝
精神的傳承:就算收入減少,“能帶動一方是我的榮幸”
黎平會議上,中央紅軍決定轉戰貴州,除了“避實就虛”等原因,還有很重要的一條理由,就是這裡“群眾基礎好”。
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村民王治強,是村裏第一家做鄉村旅遊、開農家樂的村民,他家的店叫“紅色之家”。他説,紅軍長征路過這裡的時候,這裡整個村子曾經住滿了紅軍。於是在別人的建議下,他就給自己的農家樂取了這個名字。
2015年6月到現在,村裏迅速開了十多家農家樂,還有兩家大的公司來這裡投資。“我的生意沒有以前火爆了,”他笑著説,“可我一點也不失落,作為黨員,能帶動一方的發展是我的榮幸。”
為了集體的發展進步,自己收入減少一點、利益損失一點,他依然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