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重建後的龍門鄉白夥新村聚居點新貌。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2日訊(記者 馬常艷)3年前,雅安蘆山發生7級強震,震中龍門鄉受災最重,99%以上的房屋損毀,村落幾成廢墟。龍門鄉災後重建工作備受全國關注。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曾先後走進龍門鄉白夥新村,為“新龍門陣”加油打氣。
今天,“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來到四川雅安市蘆山縣龍門鄉青龍場村的白夥組。在這裡,記者看到了讓人欣慰的圖景:白墻青瓦、古色古香的川西民居和農家客棧錯落有致,曲折蜿蜒的觀景廊道,穿過清澈的小溪和片片農田,一座座塑料大棚整齊地排列……白夥組不僅震後重建家園,建成美麗幸福的新農村,而且重建産業,在奔小康的新征程上甩開步伐。
新村建設篇
廢墟中重建幸福新農村
重建後的龍門鄉白夥新村聚居點新貌。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攝
“有黨就有主心骨,災後重建不能輸。”龍門鄉黨委書記陳鋼説,渡過了搶險救援和過渡安置階段,最大的工作是著力讓受災群眾早日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據了解,位於雅安市蘆山縣龍門鄉青龍場村的白夥組,共有村民155戶453人。白夥新村聚居點規劃佔地面積62畝,總容量為81戶295人,于2014年2月份開始建設,2014年11月份完成建設,目前已基本裝修入住。
在重建家園過程中,白夥新村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成立由群眾代表組成的“自建委員會”,從選房址到談價格,從管資金到監質量,從集建議到理糾紛,均由群眾自己做主,形成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執行體系,充分調動了群眾災後重建的積極性。
同時,充分發揮幹部主責作用——結合縣級領導聯鄉包村、縣級網格部門聯村包戶和“走基層”等活動,專門抽調富於經驗、具有責任感的優秀幹部下沉一線,與鄉村組幹部一道走村入戶、逐家逐戶宣傳政策做好協調服務,切實抓好“五包”工作(包質量、包啟動、包完工、包分房、包入住)。
此外,組裏認真落實科學重建總體要求,按照“五加二”、“白加黑”苦幹實乾大幹的要求,嚴格落實“工期倒排、時間倒逼、問題導向”工作機制,統籌抓好住房重建進度、質量和安全。
産業重建篇
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重建後的龍門鄉白夥新村聚居點新貌。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攝
災後重建不僅承載著安居夢,更承載著富裕夢、發展夢。如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如何把有限的資源變成致富增收的産業基礎,成了白夥村發展夢的重中之重。
陳鋼告訴記者,震後3年,為了打贏重建“硬仗”、補上發展“欠賬”,龍門鄉確定了農旅結合的發展思路:圍繞龍門古鎮現代生態産業示範園建設,著力實施農旅互動提升戰略,以特色農業産業為基礎,以鄉村旅遊服務為提升,以園區品牌建設為紐帶,著力構建産景一體的産業形態。
目前,龍門已成立白夥民俗專業合作社、河心旅遊專業合作社、青龍苑農家樂專業合作社三家旅遊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積極發展業態,加入旅遊聯盟的農戶持續增加。鴻泰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與旅遊聯盟、農戶形成合作夥伴關係,形成利益聯結機制。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經營模式:一是農戶以房子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將房子出租給企業,實現農戶每年定期獲 取房租收益。二是按照“租金遞增、利潤分紅”基本原則,即農戶除獲取房租基本收益外,待企業實現利益後,按年利潤的5%為基準與農戶分紅。三是以住房為基礎,企業根據用工需求雇請房子出租農戶參與經營管理等,從而實現農戶勞務收入。
避雨葡萄園。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攝
據介紹,白夥農業園規劃佔地5685畝,其中平壩區1973畝,淺山區3712畝。目前,園區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經營模式,已引進盈安農業發展獼猴桃450畝,四川康源農業發展獼猴桃300畝、避雨葡萄50畝、有機蔬菜70畝、高標準連棟及智慧溫室大棚50畝,荷塘建設50畝。建成後的生態智慧農業觀光園將農業生産、田園觀光、採摘體驗融為一體,營造田園鑲嵌、匯水聚核,産鎮相融、田居相連、田園相依的生態自然田園景觀體系,實現生態農業與觀光農業體驗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