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網絡媒體走轉改】贛州輸“金”活“血” 助貧困戶搭乘致富“快車”

中國新聞來源:客家新聞網 2016年08月25日 11:4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客家新聞網 記者郭傳城 陳洪明

  華割禾在他承租的蔬菜大棚裏採摘茄子。

  清晨,華割禾來到自家大棚裏採摘豆角、茄子、青椒等新鮮蔬菜,趕早送往附近的菜市場,賣個好價錢。華割禾説,他打算用今明兩年賣菜攢下的錢還清建房裝修欠下的6萬多元債務。

  幾年前,華割禾還是一名負債二十多萬元的貧困戶,一家人居住在破敗不堪的土坯房裏,就連逢年過節的肉類都得靠自家兄弟接濟。直到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實施後,華割禾才開始走出生活的低谷。

  按照有關政策,作為烈士後代,華割禾獲得5萬元補助和捐贈,當地政府又為其申請了5萬元的貼息貸款。靠著這些錢,華割禾蓋起了一棟3層的小樓房,簡單裝修了一下,去年春節,一家人搬進了新房。

  雖然一家人住上了新房住,但華割禾還是發愁,因為經濟來源沒著落。在精準扶貧工作中,贛州採取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方式,拒絕停留在“面上掌握”,逐村逐戶拉網式調查摸底,把真正的貧困對象識別出來,不落下每一個像華割禾這樣的貧困戶,並建檔立卡、登記成冊。

  實施産業扶貧後,贛南越來越多的貧困戶住上了新房。圖為瑞金市沙洲壩鎮潔源村。

  為幫助像華割禾一樣的貧困戶脫貧,贛州制定貧困地區特色産業發展規劃,統籌使用涉農資金,重點支持貧困村、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臍橙、蔬菜、油茶等特色優勢産業和養殖業,引導貧困群眾就業創業。

  對無資金無項目的貧困戶,贛州積極構建貧困戶與龍頭企業、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利益聯結的機制,讓貧困戶重拾“造血強身”的信心。

  華割禾所在的華屋村,當地政府專門籌資搭大棚、修路、通水,完善好基礎設施建設後,再以每年1100元每畝返租給農戶,租金可以等蔬菜收穫後再交。

  華割禾新房的二樓被改造成供遊客休息的星級賓館標準客房。圖為遊客住過之後,華割禾為客房換上乾淨的床上用品。

  靠種植蔬菜,現在華割禾每天至少能賺200元,蔬菜新品上市時,每天能賺400多元。他的妻子在村裏做小工,每月收入也有兩千多元。“兩年把欠下的債務還清沒有問題。”8月24日,華割禾帶著“長征路上奔小康”大型採訪活動的網媒記者來到他家二樓,兩間星級賓館標準房間的空調、電視、傢具等都由政府出資配備。他説,供旅客住每間房每天又可以增加60元的收入。

  今年1月,華割禾光榮脫貧,他是贛州精準扶貧的縮影。今年,贛州市委、市政府圍繞“脫貧攻堅任務三年完成”的總目標,突出産業扶貧、兜底扶貧、安居扶貧“三大工程”,大力度、寬領域、多層次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爭提前決勝同步全面小康。

  同時,開展“財政惠農信貸通”融資試點,為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助推全市臍橙、蔬菜、油茶、特色農業、光伏等産業扶貧,已覆蓋帶動40萬貧困人口增收。

  貧困戶就近在龍南縣就業扶貧福利廠工作。圖為工人在手工製作裝飾品。

  龍南縣根據全市扶貧與推進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結合起來的思路和舉措,市場化運作就業扶貧福利廠,將更多的貧困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産業就業,幫助2000多名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貧困戶從依靠財政“輸血”到具備自身“造血”功能的轉變,贛州脫貧攻堅、振興發展的邁步更加堅實自信、底氣充盈,計劃今明兩年分別脫貧25萬人,剩餘的20.24萬人2018年全部脫貧。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