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位於村莊中部的謝氏宗祠,便是當年“一蘇大會”召開的地方。會議結束後,這裡成為臨時中央政府九部一局的辦公地點。新中國成立後,按照“一蘇大會”的場景和臨時中央政府的原貌,復原陳列並對外開放。簇擁著謝氏宗祠的是16處革命舊居舊址,其中7處被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圖為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址(8月24日攝)。千龍網記者 劉陽攝
千龍網江西瑞金8月25日訊(記者 劉陽)這是一個古樸的江南村落,村內古樟蔭蔽,粉墻黛瓦傳遞出百年滄桑。1931年11月7日,中華工農兵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一蘇大”)在這裡召開,宣告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誕生。
“寸寸紅土地,遍灑英烈血。”這樣的言辭,用來描述位於贛閩兩省交界處的瑞金毫不為過。史料記載,僅有24萬人口的瑞金參加革命者達11.3萬人,其中5萬人壯烈捐軀,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7166人。
一踏入瑞金這片紅土地,就能感受到濃濃的紅色革命氣息。葉坪革命舊址群現有革命舊址和紀念建築物2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這裡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第一個全國性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地,也是中共蘇區中央局和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在瑞金的第一個駐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都在這裡生活和工作過,“毛主席”的稱謂在這裡開始叫響。
舊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譽為蘇區五大紀念建築的紅軍烈士紀念塔、紀念亭、紅軍檢閱台、公略亭、博生堡,它們均為“一蘇大會”召開後所建。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蘇區人民遭到敵人的瘋狂報復,剛建成半年多的紅軍烈士紀念塔,被敵人徹底破壞,即便是剩餘的廢墟,也有重兵把守。葉坪村的一位謝大娘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從廢墟中找到一塊完整的“烈”字石碑運回家裏珍藏起來。1955年,烈士紀念塔在遺址上按原貌修復重建,謝大娘聞訊把石碑捐獻出來。有人問謝大娘其中的緣由,老人沉默良久:“我的小兒子走的時候,我沒有來得及看上最後一眼,我一定要把‘他’帶回家!”
如今,五角形的塔座,炮彈形的塔身,13米高的紅軍烈士紀念塔矗立在五大紀念建築中央,格外醒目。佈滿塔身的一粒粒小石塊,象徵著無數革命烈士;塔座四週分別鑲著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領導人的題詞和建塔標誌共十塊碑刻;紀念塔正前方的地上用煤渣鋪寫著“踏著先烈血跡前進”八個大字。
葉坪村這個小村承載了共和國最初的起步與輝煌。現在的葉坪村村民已遷移到新村,葉坪革命舊址群已變成紅色旅遊區向更多人講述那段烽火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