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安徽省政府近日出臺的《關於補短板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力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將通過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讓補短板工作在三年內取得顯著成效,並用五年時間,基本補齊突出短板。
補短板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一。安徽這次出臺的《實施意見》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堅持問題導向,提出以加強和改善薄弱環節為著力點,補齊創新能力提升、現代農業發展、製造業升級、現代服務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民生保障體系和生態文明建設等七個方面的短板。
安徽省發改委綜合處副調研員陶宗華介紹:“主要是通過加法來擴大有效供給,關鍵是項目支撐,通過擴大有效投入,改變比較劣勢,鍛造整體優勢,大力實施一批具有基礎性、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項目。不斷提高全要素勞動生産率,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在補短板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安徽將採取長短期相結合的思路,專門列出重點項目實施計劃書。僅在2016年,全省確定實施的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就有4796個,年度計劃投資超過一萬億元。
安徽省委黨校教授高淮成表示:“仔細地研究這些項目的指向是什麼,戰略性新興産業——第三産業,還有一個就是民生。我認為這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投資計劃書的實施將使安徽經濟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增後勁,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實施意見》還明確了將從創新體制機制、加強財稅政策扶持、強化金融支撐和完善價格政策等四個方面出臺政策措施,確保每一項任務都能夠有效落實。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安徽“補短板”的成效已經初步顯現。前5個月,傳統産業升級改造開工項目數335個,超序時進度33個百分點。上半年,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6%,增幅高於全部投資14.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