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建黨95週年特刊】在黨旗指引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中國新聞來源:光明日報 2016年06月26日 06:1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王家莊街道莊郎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炳才(右一)在了解81歲的許留英老人的生活狀況,為其制定精準脫貧方案。新華社發

  主持人:讀史明智。行路前方的夢想,需要歷史與現實的澆灌才能閃閃發光。在黨旗的指引下,各位嘉賓又是如何做的?

  束紅英:我所在的濱湖世紀社區下,居民對物業管理的要求高、投訴多,與物業公司的矛盾、糾紛讓很多居民煩心、鬧心。有的居民在QQ群裏抱怨黨委政府“屁股坐到物業公司的板凳上”。對此,我們沒有回避,通過召開十多次座談會,聽取物業公司、業主代表的意見建議,決定把物業管理作為社區管理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加強溝通協調,組建相關業主自治組織,推動成立業主委員會;沒有業委會的小區,協助成立物業專委會、民主懇談會、百姓事務協調理事會;建立物業管理聯席會議,搭建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代表協調議事的平臺,每月定期召開會議,相互通報工作,加強信息溝通,及時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加強監督考核,以黨支部、居委會、業委會、居民代表作為考核主體,對轄區16個住宅小區逐個檢查、按分排名、通報公示等,構建了物業管理與社區管理互融共促的機制。如今,居民參與平安巡邏、文明勸導、植綠護綠;物業公司與居民共同舉辦“六一”親子嘉年華、中秋“家”晚會等文化活動;物業公司便民服務隊走家串戶義務維修,得到了居民的認可和稱讚。群眾氣順了,心裏亮堂了,對黨委的認同感也增強了。

  在工作中,我們體會到,只有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組織群眾,在“有求必應”中盡心搞好服務,讓群眾受益,讓群眾認可、讓群眾滿意,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才會更穩固,廣大人民群眾才會在黨組織需要的時候,“振臂一呼,應者雲集”。

  羅金太:我是老黨員,也是永川評出的“新鄉賢”。我們家以前是朱沱鎮龍匯埡村的困難戶,20世紀90年代國家和重慶市實施脫貧工程,永川區幫助我們龍匯埡村發展龍眼産業,我家從20棵龍眼樹起步,現在每年龍眼收入近二十萬元。

  原來龍匯埡村交通不方便,全村人都守著一畝三分地過“莊稼漢”的日子。雖然餓不著,但也富不了。開始種植龍眼樹時,大家都不懂技術,只能“靠天吃飯”。我今年快70歲了,區裏和鎮裏辦龍眼種植培訓班、請專家來傳授技術的時候,不管是集中上課還是到龍眼園現場傳授技術,我一次都沒落下。專家走後,我幾乎每天從早到晚都圍著龍眼樹轉,結合自己的土辦法搞實驗。

  鄉親們看到我的龍眼長得好、收成高,都來找我諮詢。誰來找我,我都在自己的龍眼園裏給他示範,或者去他們的龍眼園現場察看、現場講解示範。2014年,永川區農委讓我當朱沱鎮幾個龍眼園的種植技術指導員,還給我頒發了高級農藝師證書。從一個沒讀過幾本書的半文盲變成名副其實的“土專家”,我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有人問我:“你把技術都教給別人了,難道不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嗎?”我可以講這樣一個事實:很多年以前,朱沱鎮這一片,只有我和少數幾個人種植龍眼搞得好,按説很稀有應該賣得最好吧,但是數量太少、名聲太小,外面沒有人來採購,只能在鎮街擺攤賣,一是不好賣,二是根本賣不出好價格。現在龍匯埡村甚至朱沱鎮的龍眼産業發展起來了,成了遠近聞名的名優特農産品,全國各地的客商絡繹不絕,賣得快,價錢還好。不用講很多大道理,我自己就是共同富裕的受益者。

  永川區最近兩年特別重視新鄉賢文化建設,全區評選了將近1000名“新鄉賢”。現在我們龍匯埡村就推選出了四位新鄉賢,區裏利用“新鄉賢”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組織大家&&制定村規民約,傳承家風家訓,在回報鄉里、造福鄉鄰的同時,引導農村移風易俗。現在鎮街都有鄉賢聯誼會,村社都有鄉賢參事會,大家在土地流轉、結對精準扶貧、清潔鄉村、調解糾紛等方面,共同發揮“新鄉賢”的引領作用,既促進了經濟發展,又推動了新農村的移風易俗和文化建設。

  黃仂:無論時代如何發展變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仍然需要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接受、擁護,這要求我們必須始終不渝、與時俱進地做好群眾工作,讓群眾能夠始終正確認識黨、全心相信黨、堅定跟著黨,唯有如此,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征程中,我們的黨才能更多地匯聚和擁有巨大力量和勝利之本,實現向人民和歷史作出的神聖而莊嚴的承諾。

  盧致輝:大四那年,我來深圳實習,作為國家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得益於黨的科學引領和創造的良好政策環境,特區的産業鏈基礎已經非常好,華強北簡直是硬體開發者的“天堂”。2006年本科畢業後,我放棄了國企穩定的工作機會,毅然南下到深圳從事無人機研發。

  追求夢想的過程總是充滿艱辛和曲折的,我經歷過“七遷”的顛沛流離,也遭遇過兜裏只剩一元錢的窘境,曾在狹窄逼仄的倉庫裏揮汗如雨,也曾因開發中遇到的挫折而黯然神傷。每一次挫折之後,我都想起家鄉,想起家鄉的老區革命精神,想起長輩們講述的發生在那裏的革命故事,我深知成功的道路總是伴隨著困難和波折,反而更堅定了信念。

  我最初研發工業級無人機的想法,是希望運用高新科技,代替人類完成高難度、高危險系數的工作,造福人類與社會。我還清楚地記得,我們推出的首個工業用途無人機,僅用了兩小時就完成了原先需要兩周才能完成的電力巡放線任務,將原先5萬元的成本降至300元。如今,我們的産品廣泛應用於電力、公安、消防、石油化工、應急救援、測繪勘探、農業植保等領域,在北美、深圳、南京、哈工大設立了四大研發中心,並在印度等國取得了可喜的商業成果。

  10年前,德國品牌MD在無人機領域曾處於世界第一的地位,但從2008年至今的八年裏,MD公司只推出了一款新品,而我們科比特公司已經開發了25款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場景的新産品,産品技術和性能都遠遠領先MD,具有壓倒性優勢。在整個無人機領域,中國已經拔得頭籌,佔領了技術高地和市場要塞。

  作為一個革命老區出身的孩子,帶著樸素的革命感情,我曾去過“一帶一路”沿途的8個國家,也曾去過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去過之後,無論是對公共安全、社會治安、城市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等“硬體”的考察,還是治理手段、全局觀念、辦事效率等“軟體”的分析,都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我們的黨。社會主義制度下,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社會環境,無論對個人還是企業的成長髮展,都是堅實的前提保障。現在中國將創新驅動作為發展戰略,全社會創新創業正蔚然成風。

  許多年過去了,“做個發明家的夢想”已經實現,而更宏大、更美好的“中國夢”仍需追逐。未來,我的目標是讓科比特成為全球無人機的領先者,讓工業級無人機打開安全、高效的大門,不僅成為人類雙眼的延伸,更要成為拓寬世界的雙手,讓天空為世界所用。

  最後,我還想再説一下,我的另外一個夢想,那就是加入中國共産黨。學生時代,我幾次與入黨的機會擦肩而過。畢業之後,我一直在民企工作,後來又忙著自己創業。現在我知道我們這些非公有制企業員工可以加入“兩新”組織黨支部,我要再次向黨組織提出入黨申請。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